旧日浮光
繁体版

第16章 我们家的副业

    农村农忙季节的确是很辛苦的,但是还有大段的农闲季节。比如漫长的冬天,那时候大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除了有集的时候去赶集,就是看看电视唠唠嗑打打麻将打打牌。所以农民说辛苦也辛苦,说快乐也快乐,尤其是早些年家家户户经济条件都比较差,没有很强烈的贫富差距,人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不像现在这样物质拜金,所以冬天的时候一起玩的比较嗨皮。

    但是如果有副业就不一样了,有副业不仅农闲时节要一直干,农忙季节更是忙上添忙,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时间去维持副业正常运转。副业有很多种,比如有的家杀鸡做烧鸡,有的压胶垫,有的在集上卖东西,有的养羊养猪养鸽子,各式各样只要能挣钱大家都愿意干。

    我们家的副业有3个,一个是在集上卖东西,一个是做蜡烛,还有几年帮忙管理队上的水井。

    卖东西主要是我妈每天去赶集,卖些内裤袜子之类的日用品,还会带着卖卖自家的蜡烛和时下流行的东西,比如非典时候的口罩。去集上得赶早,所以很多时候我多半天都看不到我妈,有时候赚不到什么钱,舍不得在集上买东西吃,回来了就急吵吵地下白菜稀面条凑合一顿。后来有了三轮车尤其是三轮摩托车后经常带我一起去集上赶集,赶集赚钱真的很看运气,有时候一天的生意都特别好能卖百十块,有时候开个张都困难一天也卖不了几块钱,最惨的时候还会赔钱。为什么会赔钱呢?因为摆摊要交管理费的,一天要交好几块钱,每个集都要存自己摆摊要用的架子什么的,摊下来又是一天块儿八毛的,要是赶上扎了胎什么的意外事件,一天可真就白忙活了。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坚持每天去赶集,几乎没闲过。冬天的时候可冷可冷了,站在街上从头冻到尾,冻得脚尖疼的要死,站都站不住,还要骑十好几里地的车,真的是很辛苦很辛苦的赚钱。

    管理水井比较简单,井坏了找队上修,平常按大家的需求排浇地的顺序,家与家之间的间档帮忙抄抄表,协调浇地引发的矛盾。管理水井是靠吃差价赚钱,但是钱不多,一度电可能也就几厘钱连一分都赚不到,就纯粹半义务劳动。干这活是因为我们家住在村边,离水井也就几百米,大家有什么事叫人或者借个工具比较方便。但后来因为农忙时节大家都着急浇地,因而产生了很多纠纷矛盾,这活太得罪人了,我们家也不想干了,但是队里找别人也没人干,就硬着头皮干了几年,后来我爸得病了就彻底不干了。

    我们家最主要的副业是做蜡烛,做蜡烛不仅要占用农闲时间,农忙的时候也不能停手,这和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关系。我小的时候电力供应不稳定,动不动就停电,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备着火柴和蜡烛,记忆里很多时候作业就是在烛光下写完的。要是赶上农忙时节,因为要保证用来浇地的农业用电,村子里基本上就会断电,所以那时候需求会有一波高峰,因为天已经热了,做好的蜡烛很容易受热变形,因此需要现做,有时候我们家就是点着蜡烛做蜡烛。过年的时候是蜡烛的最大销售高峰期,家家户户都要采购摆供的大红蜡烛,和在院里、胡同里的摆的小红蜡烛。这时候不仅自己家要加班加点做好多红蜡烛,还有好多蜡烛需要进货,因为家里只有两种规格的蜡烛磨具,一种是常规的一种是大号过年用的,更大或者更小的、描龙画凤有印花的就都需要进货了。

    做蜡烛很麻烦的,生产环节需要做蜡烛、做包装、装包、再打包成大袋,销售环节要送货、卖货、退货、收款,总之挣这个钱很不容易。

    做蜡烛首先要买来大袋的50斤-100斤装的蜡油,每次要买一卡车,有时候和村里其它做蜡烛的合买就能少买些。这些蜡油有的是成块的,需要用大斧头先砸碎,还有粒状的就可以直接倒到大铁锅里加热化开。火候很重要,温度太高了不仅难晾凉,还容易着火,我们家就着过不只一次火,蜡油又是易燃物,有一次把整个屋顶都烧黑了。温度太低了或者原料蜡油的品质不好,蜡烛就发白不好卖,最好的蜡烛是像无浊无纹无裂的实心白玉一般。

    蜡油化好后用铁勺舀到带壶嘴的铁桶里,再将蜡油倒到蜡烛模具机器里。倒油要沉住气、平缓地倒,让蜡油充满了一个个的孔洞再往前流,不然洞里有空气没排出来,蜡烛就会空心或者直接少一截,这批蜡烛就报废了。蜡烛模具机器有一米多高、两米多长、半米左右宽,所有接触蜡油的部位都是不锈钢做成的,其它部位多为木质,最下面是几排铁签子,每个铁签子上都插着一个蜡烛芯线团,中间是两排蜡烛模型,蜡油倒进里面晾凉就是蜡烛了,最上面是长方形的一个浅池子,多倒的蜡油就放在里面,等晾凉了后用刀铲下去,这样蜡烛的尾部就是平整整齐的了。除了自然降温,还会利用水来降温,因此每个蜡烛模具前面都会有一个小水缸和一个大水缸,凉水从比较高的大水缸里用软管引下来流入模具中,水在一支支的蜡烛状金属管外流过,再流到小水缸里,小水缸里的水满了再用水桶倒入大水缸。

    连蜡烛芯线团也是我们自己家做的,进来的线是很细的有水桶那么粗的大棉线筒,要根据蜡烛粗细所需把几根棉线纺在一起才能当蜡烛芯使用。那种木质的纺线机现在应该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吧,后面是辐射状的木头组成的圆圈,和自行车轮子很像,前面伸出来的长长的几根棍儿,用手一圈圈的摇,就可以把几根细线纺在一起成为一根粗线,同时把粗线缠在纸管上成为一个一个的小线团。

    起蜡烛是利用杠杆原理,但也很费力气,蜡烛起出来后要摊在模具机上方的木板上再晾一轮,也起到固定芯线的作用。木板上有两个铁棍,每隔几厘米就有一个空格,用来给起出来的蜡烛排位置,防止芯线歪掉,一直到下一波蜡油倒进去后,上面小池子里的蜡油已经晾凉了,才能把上一波的芯线用刀割掉。做蜡烛时要盯着每一个孔洞里的芯线有没有用完,随时替换,不然蜡烛没有烛芯也无法使用。蜡烛包在纸包里,一包10根,纸包制作有专门的木质长方体模型,这样做出来的包装装十根蜡烛刚好,少一根显得瘪多一根就很难塞。纸包用的纸是印花印错了的广告纸按要求切割好的,套着模型折好后用面糊粘好,等面糊晾干后再使用。装好的蜡烛再用大口袋打包,一大袋能装100小包,这样价格比较容易计算。

    再然后我爸就会根据订购情况开三蹦子去送货,有时候一两小时送完,有时候半天才回来,最惨的是遇上交警查车就要给好多钱。除了我妈赶集带着卖,过年的时候我爸也会摆摊卖,过年摆完摊还得去挨个找进货的要钱结账。因为红蜡烛过了年就没人买了,还要把没卖完的红蜡烛退货拉回来,放在深井里防止化掉等来年再卖,如果变形了就融化了再重新浇铸成新蜡烛。

    最难的就是去要账了,有的就磨磨唧唧不给,这时候就只能说好话干等,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天都黑了,我们那边讲究年前要账,反正基本每年的最后一天回去天都已经彻底黑透了,这一年的辛苦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