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浮光
繁体版

第17章 别人家的副业

    因为农村穷吗?大家都想着弄点副业多赚点钱,交学费买种子化肥人情往来的时候,手头上能宽裕些,不至于遇见个事就得去借钱,怪丢人的。

    这里面做的比较成功的除了我们这几家做蜡烛的,还有村西头几家做烧鸡的,做烧鸡得是大家庭才能干,一般是家里有几兄弟或者娘家婆家在一个村里的,因为需要很多人手。这里面有一家是我哥的发小家开的,我们经常去帮忙。还有一家是我同学家开的,因为他父亲很小的时候出车祸死了,他母亲没有改嫁而是选择自己带两个孩子,做这么累人的副业很辛苦,因此村里都更愿意去他们家买烧鸡、白条鸡,这是农村人心照不宣的善良。

    做烧鸡是从买鸡开始的,买的好像都是淘汰的蛋鸡,因为买来的时候还在不停的下蛋,卸鸡的第一道手续就是把蛋捡了,不然倒腾倒腾蛋都破了就更赔钱了。为什么说“更”呢,因为鸡蛋的重量是按鸡的价格付的,而鸡蛋比鸡便宜,因此卖家就更愿意让鸡带着蛋卖,而买家看到这么多鸡蛋就心烦。每次卸鸡都要装上一两框鸡蛋,这还没算完呢,有壳的鸡蛋最起码能卖钱,鸡肚子里那些软壳蛋、正在发育的鸡蛋,才是真的赔钱货,卖也没人买,吃又吃腻了,做熏货也用不了那么多,最后只能让来帮忙收拾鸡的人分走。

    鸡卸完货会统一杀掉,这个步骤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不起来是怎么做的了,我们自家杀鸡就是用刀抹一下鸡脖子,放完血鸡就差不多死掉了。我估计这么大批量的杀鸡不会有放血的流程,但是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后续是脱毛,会把鸡们放在一个热水锅里烫一下,然后丢到一个脱毛机器里。脱毛机器是一个大圆桶,里面有好多凹凸不平的地方,机器转一会儿,鸡毛就脱的八九不离十了。但是这还不行,鸡身上还有很多小碎毛呢,这时候就需要人工再摘一遍毛,尤其是头、脖子和屁股等部位,机器几乎脱不到。在手工脱毛的同时还需要把鸡嘴皮和脚指甲皮掰下来,把鸡耳朵眼扣一下,这一步弄完了鸡身上基本就干干净净了。

    外表干净了就该开膛了,肚子里的内脏都要抠出来,脖子里的鸡嗉子也要掏出来。鸡嗉子就是薄薄的一层膜裹着没消化完的玉米饲料什么的,基本上没什么价值了。鸡内脏还有些有用的部分,比如鸡油统一收集起来可以熬好了卖,鸡肝鸡心等可以摘下来做成熏货卖,鸡肠子等收拾麻烦经济价值又低的部位就直接喂狗或者扔掉了。鸡内脏中值得说的有鸡胃,鸡胃很大一个,需要用刀小心划开把里面未消化的部分连着内膜一起撕下来扔掉,但很多时候没弄好把膜划破了就得一点一点抠了,这个部位熏制好后很有嚼劲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鸡蛋苞,就是裹着好多未发育好的鸡蛋的部位,应该是鸡的输卵管和子宫的集合,这个部位的特点是做好之后特别香,吃着很有韧劲儿但是嚼着又有持续不断但不腻人的香气。长大之后每每想起来鸡蛋苞都馋的要死,但是有一次在烧鸡店看到尝了却并不好吃,大概现在的烧鸡就是小仔鸡,根本就不是淘汰的母鸡,所以相关部位发育并不完全,就没有香味和韧劲了。

    鸡掏完膛后彻底洗净后如果直接这样售卖就是白条鸡了。做烧鸡的话还需要给鸡统一整形,要把其中一只鸡翅塞到鸡嘴里,两只鸡爪塞到肚子里,这样不仅好看,可以防止尖锐的爪子相互划坏鸡皮,而且鸡翅和鸡脖子可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可以挂起来的环。整完形需要晾干一下,然后就是主家给鸡刷上一层红色的混合物,具体是什么我不太清楚可能是糖水之类的,反正鸡刷完了外皮就从黄白色变成了红色,刷完了还需要再晾干,然后再刷一遍保证完全均匀上色。

    最后就是炖鸡了,把晾好的鸡放在大锅里面煮,一个锅里可以放很多只,大锅里满满的都是老汤和香料,具体的配方我们外人是不知道的,总之要炖煮好久,炖完了还需要在汤里泡好久入味,再捞出来就是烧鸡了,可以批发给别人,也可以自己运到集市上去卖。但一般都是批发给别人,因为做烧鸡实在是很需要人手,一般的家庭分不出人手运到集市上卖了。

    知道做烧鸡很赚钱是因为我哥发小有个哥哥是白血病,这种病现在来看存活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二三十年前农村想要养活一个有白血病的孩子很不容易的,一个是医疗条件有限需要天南海北地去给孩子看病,另一个是治病需要花很多钱。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把得了白血病的孩子养活真的是很烧钱,也正是这么辛苦的副业才给了这个哥哥续命的可能性。我记得那时候他们家还会给这个哥哥吃羊胎补充营养,但是他的整个身体都一直是惨白的,也不怎么出门,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可怜。

    在农村养殖也是一个常见的副业,但是我接触的不多,只能跟大家粗略地说一下了。

    比如养鸡,我闺蜜家养过,要专门建很大的养鸡棚,每天要去喂几次鸡开多久灯保证照明,鸡都密密麻麻地呆在铁笼子里,打生下来就没见过日光。一般不让我们这些生人进鸡棚,因为会惊到鸡导致鸡踩踏大量死忙,她们每天要捡1-2次鸡蛋,打包放在纸蛋壳里,会有收鸡蛋的来统一拉走。比较有意思的是鸡会下双黄蛋,一看就比普通的鸡蛋大不少,她们家会把这样的鸡蛋留下来腌咸鸡蛋,有时候也会送给我家一些。

    还有一个同学家养猪,在我们小学附近有一片专门的猪圈,养的是专门的瘦肉型猪,我同学挺勤快的,她每天都帮爸妈熬猪食、喂猪、铲猪粪,但是我们没进去过她家的猪场,因为猪很怕传染病,外人容易带病菌进去,我还记得有一阵因为传染病她家扔出来好多死猪,是很小的猪,估计都没吃几天奶就死了。

    还有养羊的,养羊需要放,我们那边没有草原,养羊的不多,好像就两三家,我记得一家专门养绵羊看着肥嘟嘟的特别脏,另一家养山羊稍微干净些。因为羊很容易啃了庄稼,所以放羊人必须跟着,拿着一个巨长的捆着绳子的竹竿,羊一啃庄稼就赶紧抽几下。农村大多地里都种了庄稼,因此放羊人只能把羊赶到河沿、荒沟、废弃林地里去啃草,等秋天旱地里的作物都收完了,羊就可以肆意地在大片的旱地里找吃的了。

    偶尔还有养鸽子的,鸽子的繁殖能力很强,不久就生一窝,我记得那时候一只鸽子可以卖5块10块的,算是很值钱了。养鸽会有专门的小屋,或者用纱窗布围出来一片区域,用砖头给鸽子垒很多窝。为防鸽子飞丢了,会把鸽子的大羽剪掉,让它无法高飞。因为占地不多、吃粮也有限,养鸽子的人还挺多的,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的区别,因此串门的时候经常听到鸽子咕咕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