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浮光
繁体版

第14章 做家务

    农村里的小孩子每天光玩也不现实啊,肯定要帮着干点活的,这些活往往是力所能及的。

    活有很多种,很多活是在家就能干的,比如很多家务。

    那时候的衣服总是要缝缝补补着穿的。大人要缝缝补补的时候需要用到棉线,那时候的棉线不像现在是可以直接用的,而是像毛线那样一捆一捆的,买回来后需要找到线头,然后把它一圈一圈的绕成线团方便用,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用手把线捆撑开,随着缠线的节奏一点点地放线,小孩子就派上用场了。说到毛线,那时候好多人都是自己打毛衣穿,毛线买回来也需要自己绕成线团,除此之外,还会把旧毛衣毛裤拆开重新利用,小孩子就可以帮忙拆帮忙缠线团,还有的想花色漂亮些,就会用几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配在一起,小孩子眼神好,就帮忙配色、分开线团防止缠在一起。

    农闲人不闲,院子里的菜也要种植、浇水、除草,收回来的粮食也需要再进一步处理。比如花生晒干了不管是用来吃还是要做种子都需要脱壳,这时候一家人就会围着口袋一起剥花生,碰到干瘪的就直接吃掉,别看外形干瘪味道却比一般的花生甜很多,我们都会喜欢吃。与之类似的是剥玉米粒,有农村生活经验的都知道,在玉米集中脱粒的时候大家会选又大又好的玉米棒子留几口袋,等磨玉米粉的时候手工脱粒,比直接储存的玉米粒更有玉米香气,更接近新收玉米的味道。手工脱粒是拿一个改锥,先顶着玉米粒脱下来一两排,然后另一手拿一个比较结实的玉米芯,相互摩擦玉米粒就很容易脱下来了。

    还有每日三餐,早晨小孩子起不来基本上是不用帮忙的,但是午饭晚饭就要帮忙摘菜烧火了。摘菜比较简单,豆角青菜把烂了的、有虫的部位掰掉,扁豆把两头的硬丝扯下来,韭菜葱蒜把最外面的皮扒掉等等……比较麻烦的是烧火,那时候点火用的都是泊头火柴,可谓物美价廉、便宜大碗,要先把火柴划着后快速把麦秸、杂草、废纸、塑料袋等易燃物点燃,再用这些易燃物把棉花杆、玉米秸秆、树枝等不易点燃的柴火点燃。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流程做起来却不简单,有时候天冷风大柴湿,点了好几根火柴却连麦秸都没点燃,或者麦秸着了却点不着柴火,这也是后来用塑料袋引火的原因,虽然它污染大味道很难闻,却很容易把柴火点燃,而且有废物充分利用的味道。

    农村对废物利用有一种执念。比如人做饭吃饭剩下的菜叶瓜把果皮,要和刷锅水一起煮一下拿来喂猪或者鸡鸭,人和动物的粪便拿来当肥料。比如化肥袋子要拿来缝“包”,废旧布料用剩黏粥一层层糊起来晾干做布鞋的千层底,棉衣被褥里面的旧棉花要一遍一遍拆了晒再整理成为新的棉衣被褥芯。小孩子的衣服要拆了缝缝了做,不够的地方就用其它的布料来补,配的好看的看不出来丑,配的不好看的袖子一节一节的特别丑。如果布料花色好看但太小不够做别的了,就会剪成一块一块的做门帘,我家有个门帘是把布剪成10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条,再缝在一根根长布条上,再把所有的长布条缝在一个长布筒上,布筒穿上竹竿挂在门两侧的钉子上,就是一个结实耐用的门帘了,夏天挡苍蝇的效果很好,我家用一个用了二十多年了都没坏。那你要问孩子们在干嘛?打杂呗!

    到了十来岁的时候,只打杂就不现实了,很多活都需要自己干了。比如做饭,午饭比较简单,一般是熬点稀饭蒸下馒头炒个菜就行,有时候会茬个样做个面条米饭什么的,我比较爱吃的是焖饼,所以很早就学会了。焖饼用的饼丝要去买,因为自家烙饼很麻烦更切不出来那么细的饼丝,如果用绿豆芽焖要一起把豆芽买了,如果用豆角焖则大部分用自家种的,肉按需购买。先放较多的油炸花椒爆香葱花蒜粒,然后把蛋或者肉放进去炒熟,再放豆芽或者豆角炒七成熟,最后把饼条放进去,放酱油盐等调料,盖上锅焖一会,打开放上生蒜粒或者葱花拌匀即可。

    做饭最有挑战性的一个是蒸馒头包子一个是包饺子,这俩都有两个共同难点——和面、拌馅,蒸包子馒头还有一大难关——发面。和面最难的是水和面的配比,和的稀了稠了都不行,稀了到处粘稠了根本擀不动,还有就是用手把面和匀实很费劲,真的感觉面盆里的面有千斤重,怎么也和不匀实,每次最后都是想“差不多了凑合用吧”,没想到面“醒”了一会后感觉还真能凑合,这种体验只有跟我一样亲手和过面的人才能体会。发面的难点在于温度没办法控制,我们老家都是用“旧面剂子”发面,它是上一次发好的面团特意留下一块放面粉里保存,要用的时候用温水泡开搅匀倒在面粉里。面和好久要发面了,如果是夏天随便放在哪里2-3个小时就发好了,如果天冷了就费劲了,我记得有时为了发面把它放在阳光下晒、放在暖气火炉旁烤、放在棉被里面捂,但总是不尽人意,用没发好的面团做出的包子馒头塌塌的、韧韧的,颜色也是黄黄灰灰的,一点也没有白白嫩嫩蓬松软乎的感觉。拌馅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味道很难完美,一般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偶尔的时候还会完全忘记放盐;再一个是馅儿很容易出水,比如韭菜、白菜等,可能用着用着水就出的越来越多,包饺子皮就捏不上了,等煮饺子的时候饺子就变片汤了……

    做饭烧火还有一个恐怖的点,就是你不知道会在柴火里碰到什么小动物,我记得有一次去门洞的筐里面拿麦秸,里面就盘着一条大“长虫(即蛇)”,吓得我嗷一嗓子就跑了。蛇这种动物特别喜欢待在麦秸堆里,所以一定要小心,我姑姑家有一次做饭的时候蛇还爬到了锅里面,她没看见就烧水,结果水开了蛇都熟了,吓得她洗了好多次锅心里还是毛毛的。除了蛇还可能遇见虫子、老鼠啥的,这也很常见,有一年春天我去麦秸堆拿柴火的时候碰到了一窝刺猬,一只大刺猬带着一群小刺猬排成一队特别可爱,做完饭我想再去看,但是已经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