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月之南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骂战

    ‘哐当!铛铛铛~’,一盏纯金打造的酒杯,从玉阶上飞掷而下,摔在大殿的金砖之上,发出一阵刺耳的金属声。

    魏国公正在慷慨陈词,也被这突然的变故给打断了,怔怔的看向皇上。

    皇上在龙椅上端坐,左手扶着膝,右手指着墨海,面露怒容,从嘴里挤出几个字:“你,你大胆……”

    炳南心里刚才也是一惊,但迅速缓过神来,他明白在这种‘孝顺’的戏码中,最核心的就是得让大长辈顺心。看风向,现在皇上已经站在自己这边了,何不再加把火,直接把魏国公烤成乳猪。

    念头一闪,计上心头。

    炳南作势往前匍匐了几步,对着皇上大喊:“爹啊,是孩儿不孝。要是这么招人烦,那孩儿干脆自己辞职不干了,不当这个太子了。也别选什么老臣之子,孩儿看着魏国公就不错。干脆把您老人家的位子,给魏国公得了。让他认您当干爹,您封他为太子。或者让他认孩儿当干爹,认您当他干爷爷也行。总之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您把位子传给他,别人也不会说他这是谋朝篡位。不就是改个姓吗,魏国公如此为朝廷着想,想来也不会在意这点事儿吧。”

    炳南心说,‘老子来到这个世界,不也是改姓了嘛。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先让你跟我的姓,恶心恶心你再说。’

    此话一出,皇上突然不禁一笑。在场的许多大臣,原本对魏国公的提议颇有反感,正待驳斥,也被太子爷这幅滚刀肉的言论给逗乐了。星火燎原,不一会儿大殿中就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有几人都笑弯了腰,扶着案几,不住的擦眼泪。

    再看魏国公,脸上青筋暴起,牙关紧咬,咯咯作响。身体已经不由自主的朝着炳南走了两步,眼瞅着就要往上扑。炳南此刻还沉浸在自己刚才营造的氛围中,对身后的事情一概不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听大殿中响起一位老者的声音。

    “陛下,魏国公~!”

    这声音,虽然不如魏国公的响亮,但深沉浑厚,让人一听,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威严。大伙儿看向声音的出处,发现是范岐范老大人。

    只听他说:“陛下,魏国公!诸位臣工!且听老朽一言!刚才国公所言,初闻有理,但实则大谬。古往今来,为君者,天命属之,是为天子。为臣者,代天子巡牧,是为臣子。二者有别,如同天地。二者相连,如似胶漆。君臣一心,国泰民安。君臣互疑,祸乱之源。这天下承平之法,在于各自安守本分,君为纲,臣为属。君为根,臣为叶。为上者,无为而治。为下着,常思恭谨。于此,方能成就我朝中兴之望。”

    魏国公被他这一打断,恢复了一些理智,冲着范岐吼道:“范老大人,不愧是夫子,大道理讲的是一溜溜的。可这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是把朝堂交到了无能昏庸之辈的手上,就算有满朝的良将能臣又能如之奈何!”

    范岐抢先说道:“国公爷,此言差矣。臣下有劝谏,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议,君主听从。这样的主君,就是明君。”

    “照范老大人的说法,哪怕是一个傻子,或是一个耳根子软的鼠辈,也能当得了皇上?!”,魏国公抢白道。

    “国公莫要强词夺理,君臣各安本分。臣子之责,就是辅佐天子治理这天下。所谓天子,乃上天所定,臣子不可非议也。”

    “话可不能这么说。范大人,要是依您所言,前朝伪帝祸乱天下,民不聊生。那先帝是不是就应该恪守臣子本分,无论遇到何事,都应该本本分分的恭顺。那又如何能开创这新朝盛事,如何拯救黎民于水火,如何还天下以太平?!还是说,若臣子有劝谏,而君主不接受。或臣子有建言,而君主不听从。这做臣子的就可以一意孤行,行这改天换地之举?!!”

    这番话惊得众人一身冷汗,范岐也没料到他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惊怒之余,正寻思用什么话来反驳,就听得身旁不远处又传来一个声音。

    “陛下,臣有话说。”

    众人看时,发现是太子太傅袁胤袁大人,只听他缓缓的说:“陛下,太子殿下,列位王公、公主,诸位同僚。老朽不才,刚听了好半天,才听明白。如今这世道,跟微臣刚出仕朝廷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很多新道理,从前都是闻所未闻。可老朽就自己心里琢磨着,都说,大道至简。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什么才是这世间的道呢?只怪老朽才疏学浅,大道理不甚明了,但小道理还是懂得。臣明白的是,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子孙祭祀先祖于宗庙,却未曾见过谁将自己的祖宗给拱手让人的。臣明白的是,即便是在民间,若有老翁膝下无子,过继之人能否尽孝,还尚未可知,更何况是这风云变幻的朝堂。臣明白的是,说自己是忠臣的,未必忠心。被别人指责是奸臣的,未必奸诈。臣明白的是,若一个人杀过人,就很难再做良善之辈。若一个臣子动了不臣之心,就很难再放弃对权柄的诱惑。当然,臣更明白的是,老朽作为太子殿下的师傅,对殿下还是了解一二的。不敢说殿下是空前绝后的文武大才,但殿下心智忠纯、行为孝悌,虽偶有跳脱之所为,但实乃是这四方天地,难以容纳殿下的雄心壮志而致,绝非秉性之过。老朽敢问诸位臣工,若朝中有人想学那曹阿瞒,谁人愿当这祢正平啊?”

    说罢,袁胤老大人双手挽袖,怒目攥拳,作势就要跟魏国公争斗。身后群臣中,不断有文官、学士、翰林等人陆续起身,口中应和。魏国公的跋扈、太子的演技、范岐和袁胤两位老大人的忠勇,此刻在众人心中激荡起一股神奇的化学反应。

    眼瞅着一场争斗在所难免,此时见到京兆尹齐国远带着鬼捕头段刻从大殿外闯了进来。一看眼前乱哄哄的场面,高声断喝,“诸位!诸位莫要斗嘴,在下有国事容禀!”

    说罢给段刻使了个眼色,段刻上前分开群臣,让出一条通道给齐大人。

    齐国远快走几步来到玉阶之下,噗通一跪,说:“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今天随魏国公进城的蛮人,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