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匠
繁体版

第20章 吃顿饱饭

    生活如爬山一样辛苦而艰难,时间像滚滚的黄河飞快地向前奔流。

    过了五月端午,阳面山圪崂的麦子已经离着开镰收割不远了。塬上大面积的麦子虽然变得一片金黄,但是还没成熟到能开镰收割的程度。微风吹过,麦浪翻滚,这是黄土高原上最为壮观的美景,也是庄稼人最为欢欣的时刻!

    富正月,穷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经过一个漫长寒冷饥饿的冬天和春荒,现在看到这黄灿灿的麦子已经成熟了,恨不得趴在地上磕几个响头,感谢上天的恩赐。

    只要夏收一开镰,就不怕饿死人了。农民在给生产队收麦子的时候,可以边收麦边把麦穗放在手心上搓一搓,揉一揉,然后憋足一口气把麦苅吹掉,金黄色的麦粒拢在手心,头一仰放在嘴里咀嚼,以慰劳饥肠辘辘的肚子。

    眼看夏收就在眼前了,可各生产队的精壮劳力都抽调到了鸭子掌,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一个个地心焦火燎,晚上也睡不踏实。一些留守的老人,三三两两地跑到队长家里说事。生产队长也无计可施,如热锅上的蚂蚁,整日整夜愁得坐卧不宁。

    麦子到了收割的时候,不按时收割,如果遇上一场暴雨或者冰雹,眼看到手的粮食就要受损,有时甚至颗粒无收。这可是老百姓一年的辛劳和全部的劳动成果啊!

    各生产队队长都急着向大队反映情况,大队主任又急着去找公社反映情况,压力一级一级地往上传。

    从普通老百姓到生产队长,从大队主任到公社的领导干部,都一个个快要急疯了。如果修水库的精壮劳力不回来,眼看着夏收就要泡汤。村里留下的有限劳力,怎么能完成这么重要的夏收任务呢?麦收不比秋收,秋收可紧可慢,麦收就不一样了,讲究个三快,快收、快打、快藏。由于援建鸭子掌工程,他们也只能心里冒火眼巴巴地看着干着急!

    各公社的反应非常强烈,可大坝工程建设也是关键时刻。如果在雨季到来之前,大坝工程不能按预定计划合龙,有可能一场暴雨,各沟沟岔岔下来的洪水汇集到马莲河,河水暴涨,就可能把用黄土填起来的土坝全部冲毁。

    地区领导谁也不敢发话停止大坝建设,把劳力放回去收麦子。各公社一次又一次地告急,地区领导经过几次会议研究决定,还是先停一停大坝施工,让参加工地会战的精壮劳力先回去收麦子。夏收完后,快速返回工地继续修建大坝。

    狗娃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几乎一夜都没合眼。因为从过完春节他来到这里参加劳教,就一直没被允许回过一次家。他特别担心家里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尽管家里的烂包日子过得艰难,但只要自己在家,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现在来到工地上已经三四个月了,他不敢想象家里是怎么过的!尤其是想到母亲每次在做饭时,望着没有米面下锅的无奈和忧郁的眼神,狗娃就苦涩难受;再想想弟弟妹妹们趴在炕台上,望着锅里稀得透亮的糊糊,一个个嚷着肚子饿的情景,更是让他坐卧不安。

    接到放假通知后,一些人把平时节省下来的白面票,在工地的大食堂打上白面馍馍,高高兴兴地背着往家赶,而狗娃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狗娃看着那些社员,或多或少都背着些白面馍馍回家,这让他羡慕不已。现在狗娃身无分文,他不知道进家门后,看着弟弟妹妹们那期待而渴望的眼神,自己该怎么面对。想到这里,狗娃那兴奋的心情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不论怎么说,现在回去参加生产队的夏收,这总该是个好事。

    在回家的路上,狗娃的腿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加快了步伐往家赶。

    进了自家大门,爱香、狗锁和狗蛋正在院子里玩耍,见哥哥回来了,三个匆匆忙忙地边跑边喊:“妈,妈,我哥回来了!”

    狗娃的母亲听狗娃回来了,赶忙从屋子里迎了出来,说道:“狗娃,你走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给家里捎个信,把妈都快急死了。”

    狗娃关切地问道:“妈,我走后家里没有出啥事吧?”“没有啥事,家里都好着呢。”

    其实,自从狗娃走后,狗娃的母亲整天算计着省吃俭用。好在狗娃去年秋季出去在后山干了几个月的土活,挣了些粮食和钱。还有给焦自信修窑时焦自信给狗娃的银元。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狗娃的母亲把银元拿出来偷偷地兑换成了钱和粮食。可喜的是,菊香已经订婚了,菊香的订婚彩礼是四百斤高粱和一百斤玉米,这样才度过了这个饥饿而漫长的冬春。

    她现在说好着,无非是不愿意给狗娃增添负担和不愉快,所以尽量把困难说得轻松了一些,好让狗娃放心。

    狗娃和母亲一起进了窑,见狗锁光着屁股趴在炕上,憋得满脸通红,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狗娃问:“妈,狗锁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狗娃的母亲难为情地说道:“他拉不出来,我正给他往出掏呢。”

    狗娃满脸疑惑,不解地问:“这是怎么了,吃了啥东西,怎么拉不出来了?”

    狗娃的母亲心里一酸,说道:“你走后家里就没有啥吃了。听说粮站用一斤麦子换五斤麦麸子,我就把你留给我的钱拿出来,在黑市上买了五十斤麦子。又用五十斤麦子换了二百多斤麦麸子。这麸子吃了,孩子总是拉不出屎来,我经常给他们往外掏。”

    狗娃也理解母亲的难处。他走后,家里留的那点钱和粮,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如果不是母亲省吃俭用算计着过,弟弟妹妹早就该饿死了。就是母亲用麦子换麦麸子,才使他们度过了饥荒而活了下来。

    “妈,现在好了,麦子黄了,我们终于能缓口气了。等我把咱家自留地里的那半亩麦子收了,您赶快打上,让弟弟妹妹们吃顿饱饭,再不用给他们吃麦麸子了。”

    狗娃的母亲点了点头,酸楚地把头偏向了一边。

    中午饭仍然是母亲用麦麸子蒸的窝窝头。这麦麸子窝窝头并没有高粱面窝窝头那么黑硬难看,吃起来也是松松软软。可麦麸子在做窝窝头的时候没有一点粘性,勉强团成团,上笼屉上一蒸,很是松软,吃的时候还要用手掬着吃,不然一口下去就散开掉到地上了。

    狗娃吃了三个麦麸子窝窝头,便对母亲说:“妈,我去把咱自留地里的麦子先割上两担拿回来,您打上点,晚上吃顿白面吧。”

    狗娃的母亲心疼狗娃,说道:“娃娃,你刚回来先歇上一天,明天再说吧。看你的脸色干瘦蜡黄,肯定是在工地上没有吃饱,干活累的。你先睡上一觉,睡醒了你和妈一块去割吧。”

    “妈,不用了,我不困,也睡不着。您不用去,我叫上菊香就行了。等狗链

    放学回来,您让他到地里来帮忙背麦子。”母亲见狗娃执意要去,也不再阻拦。

    狗娃把割麦的镰刀在磨刀石上磨得雪亮,然后收拾好扁担和绳子,带着菊香去了自留地。

    自留地在村子西头靠阳面的一个山坡上,看着这黄灿灿的麦穗,狗娃心中升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此刻,他也顾不上自己的一身疲倦,躬下身子,挥舞着镰刀,飞快地收割起来。

    狗娃边收边对菊香说道:“我在前面割,你在后面把我割下来的麦子抱在一起捆好,有掉在地上的麦穗也捡起来,不敢遗漏。”

    菊香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也不用狗娃操心,两个人一前一后,愉快地收割起来。大概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就已经割了一大半,他估摸这些够挑一担的了,便停了下来。

    狗娃把捆好的麦捆子往扁担两头一扎,忽闪忽闪地挑回了家。

    “妈,您把这些麦子摊在院子晒着,我再去挑剩下的。”

    狗娃的母亲应了一声,回屋拿来扫把,把院子扫开一块,将麦子摊开,用棍子捶打了起来。

    太阳偏西。为了晚上能吃上一顿白面,全家大大小小的人都集中到院子里,手里拿着棍棒,叮叮咚咚地捶打麦子。

    狗娃挑完最后一趟麦子回家,看见母亲低着头,汗流浃背地正在一个劲地捶打。他赶紧放下扁担,让母亲先歇息一下。他去边窑拿出连枷,甩开膀子,大干起来。连枷在空中飞舞,顿时一阵噼噼啪啪叮叮咚咚的声音响彻小院。

    母亲拿来了簸箕和筛子,先把打下来的麦子簸去麦苅,狗娃用筛子又筛了一遍。

    母亲对狗娃说:“你和菊香在这里收拾,我把打下来的麦子放锅里焙干,先去磨面,赶晚上我们就能吃上新麦面了。”

    菊香听到晚上就能吃上让人朝思暮想的白面了,高兴地说道:“妈,那您快点啊,我肚子饿得都叫起来了,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就你嘴馋,等着,还早呢。”狗娃的母亲回过头来责怪着菊香。

    狗娃见菊香迫不及待的样子,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说道:“想晚上吃白面,就不能偷懒,赶快收拾麦子。等以后的日子过好了,哥让你天天吃白面馍馍。”

    狗娃数落着菊香,反而让菊香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母亲把麦子放在锅里焙干后,带着菊香赶快到队里的石磨上去磨。直至日落月升,才把二升麦子磨完。回到家里,娃娃们早都等不住了。母亲让菊香烧火,然后烟熏火燎地开始做饭。掌灯时分,母亲才把孩子们朝思暮想的白面片片做好。好长时间都没有闻到过麦香的孩子们,一个个围在锅台前,恨不得下手去捞。

    母亲见孩子们拥挤在灶台跟前,责怪道:“你们八辈子没有吃过饭,不要挤,一个一个地来。”

    先舀上吃完的孩子,又端着碗过来了。母亲怕孩子们因长期饥饿而把握不住饭量,一再地告诫孩子们:“吃饱就行了,不敢吃得太多,别撑着。”

    在这困荒时月,饥肠辘辘的人,饿得时间长了,遇上好吃的,连大人有时都把控不住,别说孩子们了。以前村里也有因饥饿而吃得撑死的例子,所以母亲也不敢掉以轻心。

    狗剩吃完了两大碗,还觉得没有吃饱,嘴里嘟嘟囔囔地嚷道:“妈,我肚子还饿,给我再舀上半碗。”

    母亲摸了摸狗剩的肚子,已经撑得像吹足了气的篮球,鼓鼓囊囊。她担心地提醒道:“娃娃,你不敢再吃了,再吃肚子就撑破了。”

    “妈,我还饿着,求求你给我再舀上半碗,让我吃饱。”狗剩还在一个劲地请求母亲。

    狗娃的母亲说道:“再不敢多吃了,麦面还有,今天吃饱就行了,明天妈给你们再做。”

    菊香多嘴了一句,骂狗剩:“你就是个猪,吃多少都不够。”

    狗娃听菊香一提到猪这个话,立马有了神经性的反应,他的脑子里又闪现出了张有理和师娘骂他全家是猪的话,便训斥菊香道:“你吃你的饭,别多嘴。”狗娃看着弟弟妹妹狼吞虎咽的样子,眼里有些潮湿,心想:啥时候能过上好日子,天天能吃上这白面就幸福了……

    自己家里吃上了白面,可巧巧家里现在又怎么样了呢?自从天保去世后,狗娃常常为巧巧一家人的生活担忧。他在鸭子掌劳教的时候,甚至不敢想象巧巧和两个孩子是怎么熬过这个困荒时月的。一想到这些,狗娃的心里便着急起来。

    尽管狗娃以各种方式来帮助巧巧渡过难关,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狗娃这点帮助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巧巧家的根本问题。

    第二天早晨一睡醒,狗娃就急着问母亲:“妈,您知道巧巧家这么长时间是怎么过的?”

    狗娃的母亲说道:“你走后,巧巧也没有来过咱家,具体是怎么过的,我也不知道。听说巧巧的女娃在开春时得了痢疾,巧巧也没有钱给娃看病。孩子拉了七八天也止不住,最后抱到医院,医生把巧巧骂了一顿,赶紧给孩子输了液,才把孩子的命保住。”

    狗娃听完母亲的话后,心里难过极了,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帮助巧巧一家人。巧巧的两个孩子还都小,正是长个子、长身体的关键阶段,没有啥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

    狗娃毫不犹豫地对母亲说:“妈,把昨天打的麦子给巧巧装上一升,我到巧巧家去看一看。我估计她家断顿肯定好长时间了,给她送点救救急。”

    狗娃的母亲知道狗娃的脾气不好,可心肠特别好,从小就知道同情人,她也不愿意伤狗娃的心,便依了狗娃,说道:“娃娃,你总是那么心软。自己都吃不饱,还总惦记着别人。等会儿,我去给你装点,你去看看巧巧,她们母子也确实过得不容易。”

    狗娃带着母亲装的小麦,匆匆忙忙地到了巧巧家。

    刚到大门口,巧巧正要出门去上工。见狗娃来了,问道:“岁大,您啥时候回来的?”

    “我昨天回来的,你要出门吗?”

    “我正要去上工,这些天队里比较忙,山里的麦子熟了,生产队正组织收割呢。”

    巧巧放下手里的镰刀,接着说道:“岁大,您进窑里坐吧。”

    狗娃和巧巧一起进了窑,只见窑里除了两只水缸和一个旧木柜子外,家里一贫如洗。炕上也没有褥子,发黄的席片上放着一床破旧不堪的被子,补丁的外沿已经无法勾连,露出了棉絮。看了巧巧这烂包光景,狗娃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他用语言无法来形容的。

    狗娃看了看巧巧,问道:“今年的冬天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巧巧表现出一脸的寒酸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今年的冬天比去年的冬天更难熬。没吃没穿,我实在没有办法,去娘家借了几斗高粱,再加上冬天晒的干菜叶,凑合着一天一天地往前熬,总算没把两个孩子饿死。”

    听了巧巧的述说,狗娃的眼眶有些酸涩。他把提在手里的麦子往巧巧手里一送,说道:“这是我昨天回来把家里自留地里的麦子割了,你老奶奶收拾干净给你拿了点。你别嫌少,给孩子擀顿面条吃吧。”

    巧巧见狗娃每次来都不空手,并且在困荒的年月还常常接济自己,感激得热泪直流。

    巧巧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地说:“岁大,您每次都这样帮衬我,给我送的东西也不少了,我心里真过意不去。拿多了,以后我用什么给您偿还啊!”

    狗娃说道:“还啥啊,这年月,你更不容易,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娃娃,比我家更难过。就这点小麦,我知道也解决不了啥困难,也就能吃上个四五顿,你别嫌少,只管拿着吧。”

    巧巧接过狗娃手中的袋子,转身放在了锅台上。

    狗娃问巧巧:“你自留地里的麦子熟了没有?如果熟了,我放工后帮你收回来。”

    巧巧回答道:“麦子已经熟了,我这两天就准备去收。”

    狗娃说道:“今天收工后,我帮你把麦子割回来,先打上点救急,这些天活重。”

    巧巧觉得盛情难却,推辞道:“岁大,啥事都麻烦您,我真的心里过意不去。我还是自己去割,我知道您很忙,就不麻烦您了。”

    狗娃坚持说道:“这个你就别推脱了。我一个大男人,你不用操心,下午收工后,我帮你收完,再给你挑回来。”

    巧巧知道狗娃的为人处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拒绝这个比自己年龄小而又长自己一辈的好心岁大,于是就以默许表示同意。

    狗娃说完转身要走,巧巧说道:“岁大,您再坐会吧,我给您烧碗水喝。”

    狗娃说道:“不用了,我还要到队上去割麦呢。”说着狗娃就出了门,回队上参加夏收去了。

    到了下午放工后,狗娃也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巧巧家。他帮助巧巧把自留地的麦子收了回来,也没有在巧巧家吃饭。他知道巧巧家里打下的这点粮食不容易,转身就回家去了。

    夏收季节,农民忙得一塌糊涂,天气好像着了火,烤得人浑身冒油。明晃晃的太阳从早到晚,像个火球直射大地,光着脚丫走在地上都感到烫脚。直至夜里的十点多钟,白天的热浪才逐渐开始消退。而劳累了一天的社员,一个个大汗淋漓地躺在土窑洞里,鼾声如雷地进入了梦乡,村子里死一般的安静。

    在回家的路上,一阵清凉的夜风吹过村子,田野里麦浪发出唰唰的声响,让狗娃感到充实而惬意!

    他叹了口气,觉得脸上沙漉漉的,他知道这是劳动时汗水蒸发后留在脸上的盐渍,他把手指头往嘴里一嘬,有些咸咸的味道。

    狗娃抬头看了看满天的星星,望着深邃遥远的苍穹,心想:什么时候才能使自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安逸清静地生活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天天吃上白面馍,过上不再饿肚子的日子……

    或许在这浩瀚的宇宙中,这些平凡而渺小的星星放射出的光亮不足以照亮夜空;或许有些更加遥远,隐藏在这黑暗中并没有被人发现。但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星星点点的亮点,才妆点成了美丽的天空。这就像生活在广袤土地上和狗娃一样的农民,他们尽管平凡而渺小,但是他们贡献出来的力量同样是光荣而伟大的。他们默默无闻地辛勤劳作着,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活着,无怨无悔地实践着自身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