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山多高,亦不知江湖多远
繁体版

第十六章 一问一答一扇

    “姑娘请问。”秦朝真说着,心里权衡之后,又补了一句:“若我等答上了姑娘所问,到时还请姑娘遵守此时自己定下的约定。”

    红衣少女微微一笑,很似倾城:“自然。”

    秦朝真道:“姑娘请。”

    红衣少女问道:“诸位既修儒道,当知道君子论,那我在此问,诸位可会背君子论的竹日篇?”

    秦朝真心里觉得疑惑,君子论于儒道学者来说,视为圣典,又岂不会通篇牢背灵活运用。

    虽不知对方此问为何用意,可只要背出竹日篇,便可保下枝天,这是让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最好结局。

    无论是围观看热闹,还是大唐国子院的学子,都看向流星台里的红衣少女,在等她的问题。

    人群中的白秀也对红衣少女的问题产生了好奇,因为在他刚刚开了天眼,瞧出了对方的修为,就眼前这群手中握扇的国子院学子,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可她却给了这些人能够赢她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很渺茫,可始终是一个机会。

    就此举而言,白秀能想到的只有一个理由,那便是红衣少女的问题答案无论是什么,最终指向的方向都是她胜利的位置。

    因此,白秀心里也起了好奇心,想知道红衣少女会问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众人静等其问,红衣少女也没吊人胃口,开口提问:“我问诸君,谁可背下君子论竹日篇?”

    此问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虽说围观的大多数没修儒道,也没行君子之风,做君子之事,尊君子之礼,可儒圣孔予的君子论,众人可是自小于学堂,或私塾里,在先生的教导下,都烂熟于心。

    虽说有些人已经忘了许多内容,可能通篇背诵下来的可是大有人在,更别说是那专修儒道君子风的大唐国子院学子。

    站在人群中的白秀听到红衣少女的问题时,也有些不能理解,毕竟他虽不修儒道,可君子论也能背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定然难不倒国子院的学子,可她为何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竹日篇,竹日篇…

    忽然间,白秀灵光一闪,他明白了红衣少女为何如此提问。

    此行带队之人秦朝真不解红衣少女为何出此一问,但守君子之礼的他并没有往更深的层次去想,直接回答:“月三,花开季,东游去。过三川之地,渡九江之水,临天下第一,入境踏甲,至镜花水月。观夜时湖景,叹景色独秀,沉于其间忘乎所以,以至晨曦来临,方如酒醒时分。欲回之,见一峰青竹,似君子之风,兴起,采风登峰,至顶时,面朝镜花水月,望春暖花开。忽被一秀引之,近观望,竹高三尺三,其叶形十,一枝独秀,欲近视其理,竟止步半尺……”

    背诵至此,秦朝真停了下来,他在这一刻,明白了红衣少女此问用意。

    君子论竹日篇后半段,讲了儒道圣人孔予站在枝天半尺外,观看了三天三夜,见其十字叶定格在天地间,无论风来风往,它们都如镜花水月附近的山峰一样岿然不动。

    当年儒道圣人孔予登青竹峰时,已经是那神度境,却被枝天拒于半尺之外。

    后有不少少年天才,在江湖秘境开启前登足青竹峰,都欲靠近枝天来衡量他们与圣人之间的距离,两千年来,无数天之骄子来此挑战,都止步在枝天的九尺外,也就是流星台的面积。

    两千年前儒道圣人孔予都止步与枝天半尺外,如今红衣少女却可进入流星台,并且触摸枝天。

    一开始,所有人都忽略了最显而易见的问题。

    而现在,红衣少女就用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堵住了秦朝真的嘴。

    “秦师兄,为何停下?”说话之人,站在秦朝真左侧。

    他知道君子论对于秦朝真来说,就如书在眼前,照读般简单,因此他不明白秦朝真停下来到原因。

    不止是他,其他国子院学子以及围观的人,都将目光从红衣少女身上转到了秦朝真身上。

    之前,众人在等红衣少女提问。

    此时,众人在等秦朝真一个解释。

    而秦朝真看着红衣少女许久,然后拱手行了君子之礼:“既然如此,只望枝天在姑娘手里,能行君子之事。”

    话说完,目光飘向快要被连根挖起的枝天,纠结之后,是一声叹气后转身。

    “我们走。”

    秦朝真准备离开,可其他国子院学子却心怀不解,有再次问道:“秦师兄,君子论于你如眼前书页,为何不背而离?”

    “儒道圣人,半尺之外,千古岁月,无人触及流星。”秦朝真说着,轻抬握扇的右手,以绿水之扇下令道:“国子院学子听令。”

    “学子在。”国子院的众学子握扇,将扇顶朝下,拱手应道。

    秦朝真右手左右摇晃,手中绿水长流扇张开:“枝天无岁月,今已遇主,我等护竹之心就此了结,下山待时机,入江湖。”

    “吾等听令。”

    绿水长流扇,国子院七扇之一,排名第四,唯有将儒道修行至君子不器境方可持此扇。

    国子院以扇名天下,以赤焰、橙武、黄文、绿水长流、青鸾火凤、蓝田生玉、紫薇君子七扇定学子等级,也对应儒道七个君子境界。

    持赤焰扇者,为国子院刚入学的学子,当怀赤子之心,虚心求教,恪守君子之礼。

    在场国子院学子,只有秦朝真一人持有绿水长流扇,其他学子皆是赤焰扇。

    以扇定境,以扇为君,因此秦朝真之言,国子院持赤焰扇的学子当听,更当尊听。

    秦朝真带着国子院的学子离去后,看热闹的人自然也逐渐散开。

    白秀自小困于月安城,故对月安城以外的天下心生向往,自小到大,也就从那书中瞧一瞧外面的世界。

    好读书,便从书中知晓了许多不为人常知的事,也曾熟读儒道圣人孔予的君子论后,对书中许多事物感到好奇。

    其中,枝天就在他的好奇列表里。

    君子论竹日篇里,已经是神度境的孔予只能靠近枝天半尺外,读到此时,白秀便想见一见枝天,也看一看自己能离它几尺远。

    今流星台在前,枝天将被挖起,白秀踏步向前,此举吸引住了准备离开的人。

    这些人停下脚步,目光投向一袭墨衣的少年,见他踏足流星台,众人眼里有好奇,有惊喜,有不屑,也有那意气风发的期待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