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山多高,亦不知江湖多远
繁体版

第十五章,流星台,有棵竹

    天下第一城虽分为三个大区,以城墙为起点百里之地,名为入境。

    入境之地,多是酒馆、酒楼,或是客栈,还有就是一些买卖丹药的灵丹妙药铺子。

    入境之外,就是延绵不绝的山川河流,名为:甲天下。

    山中景色独秀,有着天下十景之一的“九曲流金”,其景色于黄昏日出之时,犹如一片金色彩云落于山间。

    从入境区过甲天下有着数千条道路,此时从云端俯视,可见每条道上都是策马奔腾的少年与少女。

    所有人的方向,都向着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便是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湖泊,范围有三百多公里,呈梧桐叶片形。

    在湖四周,屹立着无数高耸入云的山峰,虽高耸入云,却都在不知道山脚下。

    若站在这些山峰顶上向湖望去,湖面犹如一面镜子,仿佛将天的部分影子映了下来。

    特别是夜晚时,若夜空出明月,湖面便会泛起星光点点,此景只可远观,若近距离接触,则什么都没有,由此得名镜花水月。

    山间道上,少年少女们策马扬鞭,一路走走停停,行了五日,终是进入镜花水月范围之内。

    镜花水月西南方向的大道上,入江湖之人越来越多,这个时间白秀便弃了马徒步直行。

    十六年来,他的活动范围仅是月安城百里内,所见所闻少得可怜,平日里也就抓几个跟着他父王白龙南征北战的侍卫聊聊天下事,以此从他人口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就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

    如今得了自由,自然是要好好的看一看这天下的风景,以及各路天之骄子的趣事。

    还有一个原因,他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王不留行,或是那要山上山下天下第一的李根生。

    若没这运气,那就看一看,能不能碰到意气相投的朋友。

    总之,一旦到了人多的地方,有趣的地方,白秀的前进速度就会慢下来。

    白秀独行七日,中途倒是遇到不少有趣的少年,可对方都策马奔驰离去,也有几个牵着马儿,与他走了那么一段路,可最终都扬鞭催马去。

    一路走来,运气似乎没从他身边经过,他并没有遇见王不留行与李根生。

    虽然有些失落,少了酒友,也少了知己,可见到镜花水月时,失落的心得以填满了一角。

    青竹峰,围绕着镜花水月的速千座山峰之一,也是修浩然正气之之最长登足的山峰。

    千年下来,有过无数天之骄子来到这镜花水月,登上许多道不出名的山峰。

    有人意气风发,以一树留剑意,剑意与树相生相克,最终在时光的洗礼下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这青竹峰上,最让人称奇的便是那峰顶“流星台”里的一棵竹子。

    这棵竹子存在了不知多少岁月,第一个发现它的是儒道圣人孔予,至今已经快两千多年。

    儒圣孔予见到它时,它三尺三高,当一甲子后,孔予再踏青竹峰,来到一甲子前的位置,念道了不知几遍的青竹依旧是那三尺三。

    后来儒圣孔予名学宫之人为此竹修建了流星台,寓意流星之美一瞬之间,青竹之气,万世不灭。

    流星台建好后,儒圣孔予召集学宫三千弟子,写下了旷世奇作“君子论”。

    其中有一篇名叫“竹日论”,篇中所论,以青竹一甲子不生不灭论昊日轮回不休。

    君子语竹日篇的结尾,孔予将此竹称为“枝天”,后每次江湖秘境开启,都会有不少学者来此观竹,两千多年过去了,儒圣孔予已身死道消,可这棵枝天依旧如初。

    此时青竹峰上,突然热闹起来,刚爬到峰顶的白秀听到一群人叽叽喳喳吵个不停,他好奇上前,花了些力气挤到了最前方。

    “恳请姑娘放下手中锄头。”

    “请这位姑娘放下手中锄头。”

    “望姑娘念其生长不易,放下手中锄头。”

    一群穿着儒雅的少年站成一排,对着流星台中的红衣少年作揖求道。

    这些人乃是大唐“国子院”的年轻一辈,此行入江湖秘境前,想一观他们祖师君子论中提到的枝天。

    可谁也没想到,刚到这流星台,便见一红衣少女手持一尺长的锄头,正在挖枝天根部的土壤。

    流星台里,红衣少女将锄头放到一旁,这个举动让国子院的学子们心生喜色,可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便见红衣少女双手扒开枝天根部的泥土,随后双手握住枝天,用力的左右摇晃,这个举动,惊呆了围观的人群。

    “姑娘手下留情!”国子院的带队之人秦朝真急忙叫道。

    红衣少女见挖的还不够,便拍了拍手,拿起一旁的锄头,准备开挖。

    此时国子院的学子们再忍不住,手中纸扇齐刷刷的指向红衣少女。

    “姑娘,还请您手下留情。”秦朝真手持绿扇,语气带着几分怒意。

    红衣少女抬了下头,瞟了一眼国子院的学子,便又专心的干起了手上的活,只是这一次她没有再沉默,而是边挖边问道:“敢问诸位,天下第一城可有主?”

    “自是无主之城。”秦朝真回答。

    红衣少女继续问道:“既然是无主之城,那城中之物,可是无主之物?”

    秦朝真听出红衣少女话里的意思,既是无主之城,无主之物,那自然是强者取,缘者得,那对方挖取枝天合情合理更合法,本就没有法度,自然也就合了法。

    虽然是这个道理,可秦朝真还是不想千年之物就此毁去。

    儒圣孔予在君子论竹日篇里提过,枝天聚天地灵气,已有了灵识,若得造化,便可成为天地间已知的第一个精灵。

    若此时被红衣少女挖了去,不知多少岁月的成长功亏一篑,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惋惜。

    因此,秦朝真先礼后兵,既然劝没用,说又说不过,那只能以武胜之,再谈护竹之事。

    “姑娘,得罪了。”

    话落,秦朝真准备挥扇动手。

    红衣少女又是一锄头挖下,同时说道:“先别急着动手,我还有一问,若你们能回答上来,这竹子我也就不挖了。”

    此话一出,准备动手的秦朝真又被牵制住,毕竟对方给了他下的台阶,就开他能不能下去。

    他所学为儒道,修浩然正气,行君子之风,红衣少女抛出了以文止戈的形式解决问题,若他不接,不但自己一行人有失风度,也扫了国子院的声誉。

    因此秦朝真不得不接,哪怕红衣少女即将提的问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