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榆儿盼
繁体版

第八章 雨中的邂逅

    又是一个夜晚……

    躺在床上的宋小榆,睁开了眼睛,她并没有起床,而是转动着眼珠扫视着整个房间。无处安放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斜对面的衣柜上。她起床走到衣柜面前,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了那件因岁月侵蚀而破败的披风。披风上面还有她当年缝补的痕迹,如今上面又增加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破洞。

    她在晨光洒落的木窗之下一针一线地缝补着,直到太阳公公从东边落到了西边。

    她出门的时候,顾娘问她要不要留饭。她说,不用。刘伯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她说,日落。

    她朝那条僻静地胡同奔去,抱着自己用心缝补完整的披风。

    她不太记得是哪个门了,门口也没有名字,因为今天所有门都紧闭着。她问蹲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哪个家是庞将军的家,小儿指了指旁边的门。

    宋小榆走到门口,踌躇着,犹豫着,最后她还是没有鼓起勇气敲响那扇门,而是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望着远方城楼上渐渐淡去的夕阳。直到那个人再出现……

    庞英回到家时,黑夜已经完全笼罩在了整个大地之上。当他看见门前蹲着一个人时,心里既欣喜又心痛。他轻轻地走了过去,低头看着她。而她将头缓缓抬了起来,望着他笑了。

    此刻,也许信息传递的最好的方式便是无言。在爱情面前,语言都是苍白的,让真正相爱的人去感受当下,体会身体中荷尔蒙带给自己的深刻体验吧。

    “我……我来给你送披风。”宋小榆不好意思说。然后将手里叠得整整齐齐的披风递到了对方的面前。

    他们沿着汴河岸边向西南方向走去。那段时间只属于两个人,所以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他们便来到了佟府门口。他看着她走进大门,却又突然叫住了对方,说,你做的鱼羹,真的很好吃,然后笑了。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笑了。

    第二天,她拿着煮好的鱼羹来到了那条胡同里,她还是坐在那个角落,他也“如约”而至,他们还是沿着汴河往西南方向走去。一条汴河感觉好短好短啊,他们沿着河对岸走了回去,然后又走回来,直到时间很晚很晚不得不挥手说再见。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

    “我最近会有些事情要处理,这几日都不会回家……”庞英说。

    “嗯。”

    “晚上你自己就别出门了。”

    宋小榆连连点点头。

    “最近宋姐姐,为什么总是回来得特别晚。”昏昏欲睡地小口袋说。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去,快回去睡觉。”顾娘把小口袋轰走后,自己却偷偷扒在门缝往外看。此时,刘伯正依靠在门口的一张木椅上,打着呼噜。

    庞英走的第一天,她便在家坐立难安,干什么都心不在焉。顾娘总逗她说,魂丢了。

    有一天,她到街上买五香调料,却不知不觉来到“庞府”门口,意外发现门正敞开着。她心想,既然都来了,干脆进去跟老太太打声招呼吧。

    “是谁啊?”宋小榆的脚刚跨进屋,屋里便传来老太太的声音。

    “是,是我……”宋小榆回答道。

    “我听出来你是谁了,就是上次跟尹洙来的那位姑娘吧?”老太太杵着拐从屋里走了出来。

    “是。”宋小榆说着便跨了进去。

    “你怎么好一阵子没来见我了啊。英儿也不回来,尹洙也不来看我。都快把我这个老太太给忘喽……”老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责备的心意,却带着自嘲的语气。

    “以后,我天天来看您。”宋小榆脱口而出这句话,她都惊讶自己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那好,快过来,跟我老太太说会话。”老太太笑着招呼宋小榆过去。

    老太太仔细望着面前的宋小榆,瞧了又瞧。宋小榆低头看了看自己,问:“老祖母,您在看什么?”

    老太太没有马上回答,过了一会,她笑着说:“哼,曲儿那丫头说瞎话,我这孙媳妇,哪里又黑又丑了,我看是个大美人儿。”

    太太的话让宋小榆十分不好意思。

    “老祖母,怎么就您一个人在家啊?”宋小榆问。

    “嗨,曲儿那丫头,嫌跟我待在一起无聊,便跑到外面去鬼混了。”

    “那您吃饭了吗?”

    “中午吃了几口点心,倒是不饿。”

    “点心不能当饭吃,您等着啊。我去给您做饭去。”宋小榆说着,便起身到厨房去了。

    一会的功夫,宋小榆便为老太太做了一碗热气腾腾地汤饼。宋小榆静静地看着老太太用汤勺食下一口自己做的饭。

    “嗯,咸淡适应、软糯合口,好吃。”老太太说着,便开怀大笑了起来。得到一种赞扬,便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宋小榆也跟着笑了。

    第二天,宋小榆做了鱼羹。她一大早就去水产市场买回来最新鲜的鲫鱼,熬了好几个时辰才做好。他先给宋安端了一碗,给佟林留了一碗,又给老太太装了一些。剩下的便让刘伯、顾娘和小口袋三个人都吃了。

    庞老太太吃了宋小榆做的鱼羹后,连连夸赞。宋小榆就这样用眼前这碗朴实无华的鱼羹一下子捕获了一个老人家的心。

    “曲儿回来了。”老太太突然说。宋小榆赶紧抬头往外望去,只见,那位打扮俏皮的姑娘走了进来。宋小榆用不可思议地眼光望着面前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她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练就了一双比眼睛还灵敏的耳朵的?

    曲儿一进屋便看见宋小榆坐在庞老太太的身边,而老太太正开心地喝着对方煮的东西,她们有说有笑的样子,场面十分和谐。她觉得自己的出现倒是很不和谐。

    曲儿感到十分生气,她朝庞老太太大声说道:“哼,老太太既然已经有人给你做饭了,以后我就不做了!”说完,对方便走进屋,“碰”的一声将门关上了。

    “瞧瞧,瞧瞧,这丫头,现在脾气越来越大。她今儿个又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还跟我们闹脾气,哼,我才懒得理她呢。”老太太也非常生气。生气得都没有胃口继续吃东西了。

    时间不早了,宋小榆准备离开。她刚起身,就被老太太一把抓住了胳膊。

    “明天,你还给我做鱼羹吃。”

    “好。”

    就在此时,里屋突然传来一个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

    庞英已经离开了一些日子。京都的春雨又下了两场,土里的小草都冒出了嫩芽,屋檐下的雀鸟又开始筑巢了,他,却怎么还不回来啊……

    这一天,宋小榆依然如往常一样去看望庞老太太。她刚跨进门便看见一位打扮精致,看起来温婉娴淑的女子,一看就是某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老太太正拉着她的手说着话。那位姑娘看见宋小榆走进来,便首先向对方微笑表示友好。而身旁站着的曲儿却对宋小榆的到来并不开心,她用不太欢喜的目光瞟了一眼对方,想要赶人出门的表情历历在目。

    “柳儿啊,你快说说,英儿在书信上还跟你说什么了?”老太太拍拍那位柳儿姑娘的手说。

    “他说啊,他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动物,浑身红褐色,有一张圆脸,长得像猫,但又不是猫。它的耳朵尖尖的,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

    “唉哟,那这是什么怪物?”老太太好奇问。

    “我看像乡下的地爬鼠。”曲儿说。

    “胡说,我看倒像你。”庞老太太说。

    “老太太您好好看看,我的脸哪里圆了,耳朵尖吗?”曲儿生气地说。

    “老太太这么一说,我到觉得曲儿和那怪物长得有几分相似。”柳儿调侃地说道。

    “哎呀呀,你们都胡说。那怪物有尾巴,我又没有尾巴!”

    “你老爱往外跑,尾巴早被门夹掉了。”老太太说着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旁边的柳儿姑娘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眼前的这一幕是多么和谐,多么欢乐。宋小榆觉得自己站在那里是如此的多余,于是她便将手里的鱼羹放在了石阶上,然后悄悄离开了。背后传来的欢声笑语,让此刻本就孤寂的她,内心更加失落了。

    他给柳儿姑娘写信了,怎么没有给自己传来一字书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没有再去那个胡同,但是她却忍不住每日无数次地往朝门外翘首盼望。

    不管前门有多少人,心都是空荡荡的。

    有一天她正在屋里做针线活,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声“庞将军来了”,她便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跑了出去。结果,什么也没有看见。她失落地重新回到了房间,把门重新关了起来。

    “宋姐姐怎么了,好像不开心了?”小口袋问旁边的顾娘。

    “她呀,现在得了相思病。”顾娘笑着说。

    “什么是相思病?”小口袋不解地问。

    “相思病就是心里特别想念某个人,可是那个人就是不出现。”

    “哦,我知道了。我就得了相思病,我有时候会特别想念那些和我一次做乞丐的朋友。”

    “你现在还是个小屁孩,不懂大人的这些事情。”

    听顾娘这么说,小口袋不服气地说:“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

    “行行行,你是大人。快,小大人给我把水拎过来。”

    小口袋虽然嘴上犟,但是行动上却从来不落下。

    有一天,刘伯朝屋里喊:“宋姑娘有人找。”

    宋小榆一听立马跑了出去。当她跑出来的时候,惊讶的发现门口坐着庞老太太。老太太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简直让人不不可思议。

    “老祖母,您怎么来了?”宋小榆走过去将对方从石阶上扶了起来。

    “你都好几天没有来看我了,我都想你做的鱼羹了。”庞老太太一把抓住对方的手,生怕对方跑了一样。

    那一刻,宋小榆心里感到了某种温度,感受到被需要的温暖。她扶着老太太进屋歇歇,然后便到厨房为其做一些吃的。

    庞老太太与顾娘、刘伯和宋安在院子里唠着家常,时而传来几个人的欢声笑语。那一幕是多么幸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庞老太太在这里开心的待了一天,也该回家了。大家都热情地邀请她经常过来玩,老太太调侃地说:“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来。”

    宋小榆想顾一辆马车送老太太回家,但是老太太拒绝了。她说想要宋小榆陪自己走回去。于是,她们便这样慢悠悠地走着。路上,宋小榆问老太太是怎么找到自己家的。老太太调侃道,自己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哪个犄角旮旯没去过。逗得宋小榆哈哈哈大笑起来。

    她们来到“庞府”,曲儿正两手叉腰气呼呼地站在门口。她走到老太太面前说:“老太太,您不怕遇到坏人,把您给卖了啊。”

    “嗨,我都老婆子一个了,谁还敢要啊,躲我还来不及呢。”

    “请让开!”曲儿对宋小榆“吼道”,然后接过老太太便往屋里走去。

    “宋姑娘,明天你来不?”老太太转过身来问。

    宋小榆看了看老太太,又扫了一眼旁边的曲儿,想了想,最后想说“来”,可惜这个时候曲儿已经带着庞老太太进了院子,然后把门关上了。

    第二天,宋小榆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再去看看庞老太太。这一天,她不仅为老太太带来了鱼羹,还做了几种香脆酥软的点心。老太太说宋小榆做的点心很好吃。这话使曲儿十分生气,她不服气地嘀咕道:“哼,吃里扒外的红眼狼!”

    不巧这话被老太太听见了,老太太说:“你说什么,我老太太虽然眼瞎,耳朵可没聋。”

    曲儿一听,只好憋嘴不说话了。

    当宋小榆再次来到庞府的时候,发现曲儿正双手交叉地站在门口。

    “站住!”曲儿喊道。宋小榆并没有理会她,而是继续往前走,准备上台阶。

    “我叫你站住,你听见了吗?”曲儿抢过来想拦住宋小榆,见对方依然不听劝,便用手一把将其推倒在地。

    鱼羹和点心撒了一地。

    曲儿看着眼前的景象还是有点惊讶刚才自己的举动,但是她又很快恢复了理直气壮地状态,两手叉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宋小榆从地上爬起来,她将散在地上的食物捡了起来,便站起来重新走了过去。

    “我是来看老太太的。”宋小榆眼神坚定地看着面前的曲儿。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这是我家,又不是你。”

    “这是庞府,你姓庞吗?”宋小榆不客气地回怼道。

    这话可能是刺激到了曲儿,她立马跳起来,指着宋小榆大骂道:“你这个乡野土老帽。我可是庞府的人,就是比你高贵。你想攀龙附凤,想都别想!”

    宋小榆站在那里瞪着眼睛看着对方。

    “看我干什么,我又没说错。你想成为我们庞家的人,让我喊你夫人,门儿都没有!我们家少爷喜欢的是柳儿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关系好得不得了。他们私底下,还互相称呼夫君和夫人呢。啧啧啧,那个让人脸红啊。”曲儿越说越起劲。

    宋小榆还是不走,她根本不信别人的胡言乱语。

    “喂,你还不走?怎么跟条臭虫一样,想赖在我们这儿是吗?你是不信我说的话吗?”曲儿生气地说。她见宋小榆对自己所说的话无动于衷,于是又说:“好,你等着。我去拿点真材实料出来给你看看,让你彻底死了这条心!”

    说着,曲儿便跑进了屋,很快便抱着一个木盒子走了出来。

    “喂,看见了吗?这里面全是我家少爷写给柳儿姑娘的情书。”曲儿说着便顺手将木盒打开了。果不其然,里面全是信。为了让宋小榆相信,她从里面抓出一大把信件出来,并把每封信的封面翻过来让宋小榆看到。信的正面全部写着“杨柳儿”的名字。她记得,那日在边塞的营帐中,一阵风吹散了桌面上的信纸,她本想帮忙捡起来,但是被庞英抢先一步。她记得,信封上就写着“杨柳儿”三个字。

    曲儿看宋小榆愣在那里,心想对方估计还有疑虑,于是随便拿出一封信就开始念,念之前,她清了清嗓子:“吾妻柳儿,近日可好?我在这里十分思念你。想你的时候,我都无法安睡,脑海里全是你。我是多么想早日回到你的身边,和你团聚,跟你在一起。我想每天……”

    曲儿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为了更形象地展现给宋小榆,她还加上了肢体动作,让画面感更强烈。

    宋小榆再也听不下去了,她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对了,等他们成亲那天,我一定会亲自给你送一张请帖的。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喜酒啊。”

    宋小榆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她转身便离开,一个人沿着汴河走去。今日的汴河怎么好长好长啊,怎么走也走不完……

    庞英,我还等你吗?这是她的心在问自己。

    天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很快便成了豆大的雨滴。她不想回家,独自走在雨中,想让雨水把自己冲洗干净,从那幻梦中清醒过来。

    第二天,她病得很重,全身滚烫,根本没有力气从床上爬起来……

    庞英回来了。他一回到京都,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家。此时,隔壁邻居的小孩正蹲在门口玩耍,他见庞英回来了,便立马跑了过去。

    “大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庞英一把将其抱起来,笑着说:“是啊,我回来了。你是不是想我了?看我给你带回来什么了?”

    庞英说着,便从身上掏出来一把做工精细的木剑。

    “哦哦,我也有剑喽。以后就可以像大哥哥一样,上战场杀敌人喽!”小男孩从庞英身上滑下来,拿着剑就开始威武地耍了起来。

    “我走的时候,你有没有帮我好好的看家啊?”

    “有,我天天都在这里守着。”小男孩说,“你走的时候,有一个姓宋的大姐姐经常过来看老太太,她会给老太太带好吃的,每次还会给我一些。”

    “是吗?”

    “嗯。不过曲儿姐姐好像不喜欢她,她不让宋姐姐进屋。还把宋姐姐堵在门口。那天就是在这里,曲儿姐姐把宋姐姐推到了,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庞英一听,心里顿时颤动了起来。

    他来到佟府,门口的刘伯说,宋姑娘病了,不想见任何人。可当他转身离去时,躲在屋里的那个人却隔着木窗黯然伤神。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作践自己,心里明明念着对方,却偏偏要将其拒之门外。

    转天,她听说他接到调命令,又离开了京都。

    “宋姐姐,外面有一个人找你。”小口袋跑进宋小榆的屋子说。

    “找我?”

    “是,她说找你。”

    “什么人?”

    “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大姐姐。她就在门口。”

    宋小榆想了想,便放下手里的针线活,随小口袋出去了。

    门口确实站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她见宋小榆出去,脸色依然挂上了温柔地笑容。她就是曲儿口中说的那位即将和庞英成亲的柳儿姑娘!

    她还是按照待客之礼将对方请进了屋。

    柳儿将怀里的一个漆木盒递到宋小榆的面前。宋小榆认得那个盒子,里面装着庞英给柳儿写的所有信。

    “姑娘,这是何意?”宋小榆不解的问。她从内心抵触面前这个伤了自己的东西。

    “宋姑娘,你难道不想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吗?”柳儿反问。

    此刻的宋小榆心里七上八下的,她不愿意画面继续下去。但柳儿并没有等对方回应,便从木盒中随便抽出一封信递到了宋小榆手里,并示意对方看一看。可宋小榆将那封信又重新放回到了木盒中,她不想看那封信,也并不想知道信中的内容。柳儿见宋小榆无心理会,便帮忙打开了一封信,并递到宋小榆的手上。

    “宋姑娘,请相信我。”柳儿很诚恳地说。

    宋小榆低头扫了一眼信纸,抬头的那个称呼赫然纸上——“祖母敬上”。她迷惑了,这些信不是庞英写给柳儿的吗?为什么信中的称呼会是“祖母”?

    “这些信全是庞英写给老太太的。老太太眼睛不好,走路都成问题,别说看书文了。所以,庞英便把信直接寄给了我,由我负责给老太太读信。信中除了对老人家的问候,讲述一些日常琐事外,便无其他。”柳儿说,“你应该也听说了庞英的家事,老太太是他唯一的亲人。常年在外,为了不让老人家担心,他便时寄来书信宽慰老人家。”

    “我知道曲儿这丫头一时冲动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宋姑娘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千万别放在心上。我和庞英从小一起长大,自然关系很好。但我们之间情同兄妹,他把我当妹妹,我视他为兄长。我们之间并无其他,宋姑娘应该能明白我说的这些话。”

    柳儿的话就如一颗定心丸让宋小榆的心彻底踏实了。柳儿还将曲儿抓来,特意向宋小榆道歉了。

    一向傲慢的曲儿,不服气地说:“我是被柳儿姑娘逼过来的,不是自愿来的!”

    “曲儿,你怎么这样说话?咱们出来的时候,不是说好了吗?”柳儿生气地说。

    “是,出门前,我是答应柳儿姑娘你过来跟这个人道歉。但是来到这里之后,一见对方,我就变卦了。我就是讨厌这个人!装也装不来!”曲儿说完,便洒然地离开了。

    “宋姑娘,您别生气。曲儿毕竟还是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脾气冲是冲了点,但却是一个性格直率没有心眼的人。”

    其实,宋小榆并没有为曲儿刚才说的话感到生气,反而觉得这位个性直爽的小姑娘有那么一丝可爱。

    “宋姑娘,我的话说话了,先告辞了。”

    柳儿姑娘从佟府出去的时候,正好遇见从外面回来的佟林。他们打了一个正面,两人对视了一会,便互相行礼告别了。有人猜测他们是不是之前就认识。其实,他们很久以前就见过一次面,只是那时互相还不熟悉。前几天,他们又在御史大夫鲁谏宗的家宴上见过面,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这便算是认识了。

    柳儿是鲁谏宗的外侄女,她知书达理温婉娴淑在京都很多人都是知晓的。柳儿很久以前便读过佟林殿试时写的那篇文章,当时虽未见其人,但是从字里行间处处能感受到了一个热血男儿心系国家的胸怀,以及为了百姓甘愿赴汤蹈火,并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他是一位富有雄才大略的难得将才,他的很多思想和观点都非常有创见。这一点,她的叔父鲁谏宗早已看在了眼里,所以他一心想要栽培这位年轻人。

    佟林被调回京都就是鲁谏宗安排的。有人可能不太理解鲁谏宗的用意,说既然如此看中这个人才,为何不直接委以重任,使其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其实,鲁谏宗自有他的安排。他正在和朝廷的恶势力下一盘棋,而佟林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棋子。

    五月,城外的寺庙里举行庙会,宋小榆也趁机到那里去祭拜菩萨,为家人祈求安康。在回来的路上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早晨出门时有一些阴云,她当时并没有在意。她想趁雨不太大的时候,赶紧跑回家。但雨却越下越大,于是她不得不到附近的亭子里避避雨,等雨稍微小一点再回去。这老天爷好像故意与人作对一般,心越期盼,它便越肆意妄为。很快,整个天地就被密集的雨帘笼罩,原本可以清晰可见的远山与城区轮廓也早已被雨雾晕染成了一团深灰色的丹青。

    待雨水渐小后,她又继续上了路。可惜,这雨水就像乱了节奏的节拍器,突然由弱变强。身处这前不着店后不着庙的郊外,真是让人无可奈何。无处可躲,宋小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走。雨水实在太大了,她不得不停在一棵树下暂且避避雨。她用手拧了拧衣服,积的雨水便顺着纺织纹路哗哗地流了下来,变成一条小河,和脚下的雨水汇聚在了一起。她望着远处浑浊的汴河水,上面此起彼伏地冒着水泡,一时间入了神……

    不知道什么时候,头顶上的雨水突然停了。这雨来得突然,去得也果断。奇怪,眼前的雨帘依旧如还在,汴河里的水泡依然此起彼伏。那是什么呢?宋小榆好奇地抬起头,惊奇地发现头顶上正撑着一把油纸伞,她对面前这把伞好熟悉,因为伞骨上有她用颜料画的一只雀鸟。

    当她缓缓地转过身去时,整个人都愣在那里。她看见那个让她心心念念无数个夜晚的男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庞英,你怎么会突然出现?你不是已经离开了京都了吗?你又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她望着那双闪烁着光芒的深邃眼眸,心如汴河里此起彼伏的水泡久久无法平静。

    头发上的雨水滑下来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分不清眼前的一切是真实还是幻想。

    庞英伸出手轻轻抹去了对方脸色的雨水。

    她的视线清晰了,她看见了,真是真真实实的感受,不是幻想!

    宋小榆眨了眨眼,嘴角上扬,弯弯的眼睛,笑了。

    她一头扎进了对方的怀里,他们紧紧相拥。互相嗅着对方的味道,感受着对方此刻最快速的心跳……

    这应该就是爱吧,让人情不自禁的为此付出。

    这应该也叫缘吧,辗转天南海北,没来由的转角中,承接相遇,遇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