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十八节 诸王讨逆

    永康二年(公元301年)三月,曾经为了共同目标一道诛灭贾氏的齐王司马冏在事成后,方便自己大权独揽的司马伦,将司马冏一纸任命,外放到许昌去镇守了。

    本想让他能愉快的享受生活,这位齐王可没有他老爹司马攸那般刚直智慧,本以为自己复仇得胜,哪想还有只老家雀在后,谁叫自己实力与辈分都不如人呢,只能乖乖的就藩,身体是走了但心还是留在了那个繁盛的帝都,洛阳城中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的都在这位齐王关怀之下。

    机会,一个自己能够重回来的机会,或许是真诚感动上苍,他司马伦老匹夫居然将自己敢想不敢做的事做了出来,对于齐王司马冏来说那真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感慨过后,理智重回大脑,这不就是自己要的机会么?

    既然你抢了老子的场子那老子就去砸了你的场子,于是司马伦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时,齐王司马冏就将讨伐檄文广发各地诸王试图联合同样被排挤身在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此时仍是被贾后贬封的常山王)、新野王司马歆,乘机起兵讨伐篡逆赵王司马伦。

    檄文传至各地,各王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成都王司马颖也是年轻血性,且有贤臣卢志辅佐自然是积极起兵响应,整军待发,兵锋直指京城。

    尚在被贬的长沙王司马乂同样正义感爆棚,也立马起兵响应。新野王司马歆经过了幕僚们热烈的讨论之后,经过慎重考虑也加入到了还算正义的讨伐大军一方。

    唯有河间王司马颙虽也是实力不俗,但作为叔叔辈的他可没什么兴趣与一群侄子辈的毛头小子们造反去以卵投石。

    长安,河间王府,议事大堂中,藩国文武井然在列,身体微微发福的中年王爷正坐中央,从那已被岁月磨砺出烙印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年轻时疏财仗义的豪气了。

    靠前的长史李含起身到:“殿下,现如今新皇刚刚登基,那齐王又起逆兵,臣听闻各地不臣贼子都蠢蠢欲动,前几日,有安西参军夏侯奭自封了个侍御史,在始平聚合了数千兵众来响应叛军,今又派信使来邀请王爷一起举兵,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王爷理当出兵剿灭以正视听。”

    “臣愿领兵进剿”旁边一个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的军汉说到。

    河间王点头同意,并再向李含到:“依长史意思,那齐王的信史我们将如何处置才好呢?”眼珠子咕噜转了几转的李含说到:“既然是逆臣贼子,那我们就将其押解送到京师去,交由陛下处置,以表我等一片赤诚之心。”“甚好、甚好”那就由长史去处置吧。

    于是河间王司马颙授命派遣主簿房阳、悍将张方领兵前去剿灭安西参军夏侯奭的义军并将为首者全部在长安闹市腰斩以示拳拳忠心,还将前来报送檄文的齐王使者给一锅荟了,全部收押送往京城,邀功请赏去了。

    同时积极配合新皇帝司马伦调遣,又派遣张方率领关右强将入京帮助司马伦平叛。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未达到预期全效,但也攒足起兵的声势了,可偏偏出师不利,齐王司马冏自阳翟屯兵,与从堮坂出兵平叛的司马伦方将领闾和、张泓、孙辅首战大败,只能退守坚垒不敢再战。

    幸好成都王司马颖的军队在黄桥攻破司马伦方军队,打了一个大胜,给司马冏军以鼓舞,士气大振,方能再次引兵作战,一鼓击溃闾和等人。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新皇帝司马伦和宰相孙秀都已从刚开始听闻叛乱的慌乱中缓和过来,不信苍生信鬼神的主仆组合,再次将战争叛军的希望寄托在神仙保佑上了,各路江湖术士轮番上阵,各个都是忽悠界的翘楚,自然是将这二位主子们伺候的心满意足。

    前方将士用命换来的不是援兵粮草,占据领军高位的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辈,本已大好的形势被折腾的七七八八,奈何,讨伐诸王一方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再厉害的神鬼也敌不过刀枪斧钺,兵败如山倒……

    正意气风发进兵勤王的河间王司马颙大军行至华阴时,前方传来皇师大败的消息,聪明机智的李含果断建言河间王司马颙改换门庭,由保皇派转身成为讨皇派,方向不变,目标京城,继续擒王。几股大军最终汇聚成几十万人的大军,直扑京城而来。

    战力战意皆无的京城众卿也是谁都没闲着,各种阴谋诡计在不断的私下行进着。

    先前全靠兵强马壮连哄带吓才能镇住场面的赵王系,此刻军队精锐尽失,自然也是没了继续硬气的资本,为守京城,孙秀又是昏招频出,命京城四品官以下的子弟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人都到司隶之所,准备随老皇帝御驾亲征,原本得罪只是少数,这回是无一放过了,弄得孙秀自己也自知小命危矣,开始深居简出起来,并与亲信商议跑路后事。

    有人建议重整残兵败将、有人主张干脆一把火烧了宫殿带着老皇帝向南跑路,更有甚者建议直接上船东出大海,一时奇招百出,可能是人性的通病,每到生死关头,正主们都会犹豫不决。

    主角们在忙碌,配角们却也未闲着,眼见形势不妙,善于投机生存的人们也在密谋接下来的打算。

    洛阳城内,某密室中,广陵公司马漼与左卫军将军王舆二人四目相对,双手紧握,刚刚对他们来说做了一个世纪大决定,他们要拨乱反正,起兵捕杀篡位始作俑者宰相孙秀。

    一切准备妥当,四月的一个月黑风高夜,二人借值守便利率兵七百入宫,攻杀孙秀、士猗、许超于中书省,其后又一鼓作气将其亲信党羽孙弼、孙会、谢惔、黄门令骆休、司马督王潜等都搜捕斩杀。

    同时挟持老皇帝司马伦,失去了主心骨的司马伦已是六神无主了,在王舆的逼迫下给自己下了一道诏言到:“吾为孙秀所误,惹怒三王;今已诛杀孙秀,迎取太上皇复位,吾归老于农亩。”随后又派人持驺虞幡信令传示诏书让不明真相仍在忠君爱国的将士放下武器。

    人们常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爷孙两辈皇帝三个月就来了个轮回,傻皇帝稀里糊涂的当了三个月的太上皇,又被接回了皇宫,而当了三个月新皇帝的老爷子司马伦将被曾经的心腹爱将王舆等囚禁于金墉城中等待命运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