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十七节 赵王篡位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又一场挑战智商的大戏开演。老迈的赵王司马伦为了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过把皇帝梦,也是开始不断降低道德下线。

    本就迷信于鬼神之术的他,此时更是将这一希望寄托在了神仙显灵上。孙秀作为资深马屁专家更是明了老王爷的心意,全力以赴投其所好。

    于是,神迹尽出,牙门将赵奉被宣帝司马懿上身附体并大放厥词,要孝子贤孙老赵王司马伦早入西宫护佑大晋万年的天预适时上映。

    一时间神州大地必然是祥瑞频出,又有宣帝司马懿在北芒山上显灵,于是顺应天意,会溜须拍马者立即在山上建宣帝庙以佑赵王护卫社稷。

    经过了两次事变的打压,敢于公然反对异己已经绝迹,禁军兵权也已牢牢在手,造势活动又如此到位,赵王司马伦离登基只差一步之遥。

    于是经孙秀全权安排,派傻皇帝堂叔义阳王司马威兼侍中,入宫让傻侄子交出传国玉玺,将皇位禅让给叔祖司马伦,皇帝虽傻,但却也知这玺绶是个好东西,当然是抱着不肯放手给别人的,这叔叔司马威也不顾及什么脸面了,伸手就上前抢夺,差点将傻皇帝的几根手指掰断,痛得他鼻涕眼泪横流,得手后扬长而去,让傻皇帝记住了这个堂叔的恶行。

    接下来带着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捧着皇帝的玉玺、印绶转场去司马伦府邸继续进行禅位表演,司马伦自然是要假装谦让坚决不能接受的,于是群众演员的作用就要发挥了,宗室诸王、群公卿士都上前进言称上有天人感应,下有众望所归,这大宝之位除了赵王再已无人能坐,再三推迟后司马伦“无奈”的同意登基称帝,改元建始。

    为表自己对司马家的一片赤诚仁爱之心,将傻侄孙尊为太上皇,送往金墉城派亲信张衡领军看守,对已经被立为皇太孙的司马遹之子则没有这么好意,而是派人送入密室一刀结果小命,永除后患。爷孙辈分倒置,事实再次证明这权力的魅力真的是有扭转乾坤之能的。

    司马伦如愿当上了皇帝后自然是要对有功能臣大加封赏的,为了尽显自己的博爱,对当时地方孝廉以及有一应学识的都不用考试均授予官职爵位,凡是之前在学的太学生也都给予官位,各式任命多如牛毛。

    为拉拢世家大族和地方官吏更是人人有份都被封侯进爵。外人封赏完了,最好的自然留给自家儿孙了,任世子司马荂为太子,司马馥为侍中、大司农、领护军、京兆王,司马虔为侍中、大将军领军、广平王,司马诩为侍中、抚军将军、霸城王,导师宠臣孙秀更是加授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

    其他亲信张林等诸公不论才能大小也都登上卿将之位,大加封赏,破格提拔晋升之人不计其数,就连奴仆士卒杂役只要是奉承有度的也都加封爵位。

    当时有身份的官员上朝都是要带貂冠以示身份尊贵的,经过司马伦老新皇帝这么一痛放水,官员人数那是几何基数的膨胀,一时间弄的各地野生貂差点绝迹,无奈之下,新得官职的众生也不能什么也不带,那多没面子,什么时代都不缺少聪明人,于是乎,随处可见的猫狗们可就遭了殃,因此,那个时期又为后世的国语增添了一个新语“狗尾续貂”。

    不光是貂冠短缺,用于册封的金银封牌印绶储备也赶不上消耗的进度了,为了能如期封赏,就更有弄块白版封侯之事了,蝇头趋利者自然乐见其成,真君子之士者,都耻于接受他的赏赐。任由司马伦如此番的折腾,稍微有良知之人都能预示到此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虽然新朝开局,表面人人得喜,一派歌舞升平。但华丽外表之下又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小人孙秀得志青云,从寒门小吏一跃成为国之宰相,那风光自是无限的,但出身的卑微仍让其有所不甘心,正好有权有势,那就好好使用一下,改天换命精心安排之下儿子得取傻皇帝与贾南风的女儿河东公主,也是正式入编皇亲国戚之列。

    家族命改后,必然是要权力稳固,新皇帝虽对自己那是言听计从,但这阿谀奉承的本事也不是自家独有的,其他奸佞之人自然也是极力上进的,蛋糕就这么大,别人多吃一口,自己自然就会少得了许多的,表面一团和气的篡权集团内部也是暗流涌动的。

    孙秀大权独揽之下,张林自然是十分不开心的,要论功劳他自认也不差几分,要论谄媚功力自然也是要强过那文化匮乏的小人的,可自己却连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都没得到,简直天理不公啊,为了得到“应得的”那就必须上手段了,于是趁着给新晋太子司马荂汇报的机会对孙秀大加“赞扬”……。

    显然张大人是没有找对人选,司马荂将张林所奏报之事一一向皇帝老爹做了汇报,这老司马伦也是实诚儿人,又将这一奏本原原本本向孙宰相进行了“汇报”。

    孙秀是什么人,能受得了他这份窝囊气,一个不高兴,老皇帝又是一道谕旨,将张林诛杀并夷灭三族。本就人心不齐的篡逆集团这回又内斗升级,终于让实权藩王们有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