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兴衰之北族南望
繁体版

九节 杨消贾长

    太熙元年(290年)五月,司马炎正式下葬峻阳陵,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三十二岁的“蠢笨”太子司马衷继成大统,史称晋惠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熙,正式走上了帝国的前台,按照宫中传出的遗诏,由太傅杨骏辅政。

    杨骏自然知道,自己的权势得来不正,为了便于监控新皇帝,以防左右近臣说自己的坏话,便命自己外甥段广、亲信张劭安插在晋惠帝周围作近侍随时监控傻皇帝的动向。同时,在外朝大布恩泽,大开封赏之技,以图取悦于群臣,用利益笼络众人,妄想树立威信,甚至于将北方少数民族入质京城的部族酋长们都给加官进爵,也变相助长了胡族不臣之心的欲望。

    权力确实是个好东西,但要成功的驾驭却不是那么简单的,杨太傅作为依靠裙带专营上位者,对权的攫取可谓成功至极,但去如何用好却又显得过于外行了,尤其是在那个社会矛盾已然到达临界值的时间点上,更是显得手段拙劣滑稽了。司马炎皇帝在位时,杨骏所能发挥的功能就是负责阿谀奉承,一切大事定夺自然有皇帝决断,这或许也给了杨太傅一种错觉,自恃也能英明决断打理天下,现如今,皇帝已然成了吉祥物般的存在,一切定夺之事都由自己下达时,再不自量力的人也是会在内心深处感到能力不足的惶恐与不安。

    知识可以现学,经验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初站权力巅峰的杨骏是要急于作出一波操作以证已身的,皇帝可以傻,士族公卿们可不是各个也傻,尚无大才的杨骏可谓是将一手好牌面打的稀烂了,仗着大权独揽,其为政严苛而琐碎,且0刚愎自用,将众多皇族士卿算是得罪了个遍。

    由于惧怕颇有微权的汝南王得知老皇帝临终真实遗诏,杨太傅在掌权依始本就计划痛下杀手,将其置于死地,以除后患,但却未能如愿算计过老奸而谨慎的司马亮。

    晋武帝刚死,司马亮就托辞有病不能入朝,就已然防备了一手,当有亲信何勖等劝谏司马亮率军入宫废除杨骏时,爱惜小命的老王爷却星夜奔赴许昌就任去了,也因此得以免祸,保全了身家性命得以在日后京城戡乱中挑起惊涛骇浪。

    太傅杨骏这边正是春风得意,可作为实名皇后的贾南风就心情郁闷得多,原因无他,皇帝傻可皇后却是人精。傻皇帝上位之路能走的四平八稳,这位虽无姿容但却机智无比的皇后贾氏南风可谓是居功自伟的。

    自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成为太子妃后,矮丑挫的贾氏南风就成了太子东宫实际的主子,从小就遗传了父母优良佞臣基因的贾大小姐,将贾氏的精明作风发挥的淋漓尽致,前有精心策划让傻儿丈夫能够顺利通过皇帝公公的考核,终登大宝之位,后有自己一手遮天将东宫其他有机会诞下皇子的妃嫔们一一穿在枪尖。

    本以为这十几年的殚精竭虑,一朝得还,终可得偿所愿了呢,可谁曾想,这杨氏外戚恣意专断,吃相也太过难看了,他们吃肉连口汤都不给自己留,真是欺人太甚了。

    一脸愁容正思虑间,寺人监董猛平日就善于察言观色,今日见主子这般心绪不宁,自然是想上前奉承几句,讨得欢心,没准自己也能得个不错的赏赐。“娘娘,何事让您能如此费心呢,需要小的办谁您尽管吩咐。”说完,表现出决绝的眼神望向贾皇后。

    “嗯……,那杨家逆臣做的也太是过分了,我居于东宫之时,那老婆娘就看我不顺眼,现如今,那杨骏老匹夫,在朝又广布眼线,处处挚肘于我贾家,长久以往,这天下怕是快要姓杨了吧?

    唉!”眼珠子滴溜儿转了几圈后到“要扳倒杨家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需要内外同心,形成合力方能一举事成。”

    “哦,你小子一向鬼点子多,有何方法不妨说来听听,若事真能成,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小的先谢过娘娘的恩赏,小的听说那杨骏自任太傅以来,任人唯亲,赏罚无度,以弄的朝堂内外士人无不憎恶,娘娘要想扳倒杨骏一族,只需联络那些素来与其不和之人,并以皇帝秘旨,召一二手握兵权的外驻王爷,进京清君侧,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到时,再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听闻此计,贾后顿时喜上眉梢,妩媚的朝董猛一笑到“甚合我意,就是不知这外朝何人堪此重任?”“回娘娘,小子风闻,中郎孟观和李肇二人一直为杨骏所轻视,对其常有怨言,早有积怨,可加以善诱。”

    “此前,汝南王也与这杨骏有先隙,正好也可好好利用一番,还有那坐镇荆楚之地的楚王司马玮也是早有异心,也可联系一二。”听得贾后连连点头。谋事已毕,依计行事,一时间京城各地又是暗流涌动……

    太傅官邸,小厮呈来朝报,杨骏慵懒的翻开,将近尾声时,注意到,楚王司马玮请表入京朝圣,杨骏本就对这个驻外掌兵的年少果敢且英武勇锐的少壮派王爷大有想法,先前几次三番的召回都未能如愿,此时竟要“自投罗网”真可是老天给力啊,旋即以傻皇帝名义下召同意进京。

    元康元年(291年)又是一个四月天,阴云密布,洛阳城中满是肃杀之气,自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已有数月,贾后的密谋也在有序的推进中,朝堂之上,杨贾派系对立日趋明朗,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起来,杨骏依然我行我素,专横祸乱着朝纲,朝会又是在两派的内斗之中草草结束。

    入夜十分,纯愚的惠帝司马衷正在酣然大睡,猛的从睡梦中被殿中中郎李肇、孟观等人唤醒,“陛下,太傅杨骏拥兵谋反,证据确凿,请您立刻签署缉拿诏书。臣等奏请派遣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率禁兵前去缉捕逆臣贼子”。

    一脸蒙逼的傻皇帝哪见过这阵仗,竟吓的不知所措,还好贾后早有先手,指导着夫君将大印盖上,使得召命得以快速下达。

    太傅杨骏府第原为前魏曹爽故府,京畿重地且紧临国家武库,也算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之地,在宫中变故第一时间传到杨骏手上之时,太傅主簿朱振力劝到:“现在宫中事,目的必然是冲着您,定是那贾后设计谋划的将要置大人您于死地啊,为今之计,您应立即让人放火烧了云龙门向变乱者示威,让宫里交出造事的首恶分子,并打开万春门,调遣东宫及城外兵士速速增援,您应亲自带着皇太子,入宫索取奸佞之人,他们为求自保必然会斩杀奸人送出首级,这样才能保我太傅府邸族人的安全啊。”

    杨太傅怯弱无主的本性在这一刻尽显本色,犹豫不决起来,好大功夫才到“这……云龙门是前魏明帝耗费巨大钱物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烧掉呢!这得损失多少官家财物啊。”便无了对策,这一表现真是让众幕僚大失所望,眼见事危,侍中傅祗便上前到“还请大人早早定夺,眼下宫中是何情景尚未可知,臣这就前往探听。”言罢,起身离去,其他众幕僚也是各有托辞的一哄而散,留下杨骏孤家寡人在风中凌乱。

    杨骏不动作,不代表贾氏集团也会对等操作,事以至此,禁军一路直奔太傅府而来,迅速包围并放火烧门,弓弩手居高临下,将杨府的守卫全部打压得不能出头,片刻就已杀入府邸,杨骏慌不择路,无奈之下能只藏身于后院马棚之中,却也未能躲过身死乱兵戟下。

    此后,杨氏外戚一族连同诸多亲戚党羽如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亲信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等都被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之众。心思缜密的贾后在灭杨氏一门之时,仍不忘令亲信李肇焚烧杨骏家中的书信文件,以便将晋武帝给杨骏的顾命诏书等一并销毁,避免留人以话柄。

    处理完宫外,后宫之内,皇太后杨芷也因“谋危社稷”之罪被贬为庶人,杨氏为保老母亲性命“截发稽颡”,上表儿媳贾氏,低声下气的自称臣妾,哀求希望能饶其母亲一命。

    贾后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不求还好,这一求正好激起了她那无尽的报复欲望,竞当着这位“婆婆”的面杀掉杨骏妻子,之后将杨氏太后幽禁金墉城,贾后将其内侍及宫人全部遣散,断绝杨太后的吃食,活活将其饿死。人已死贾后仍不甘心,继续让巫师在杨氏的棺材上贴了灵符布置了镇邪的符书与药物,让其永世不得轮回,以防止杨太后将自己所作之事在阴曹地府向老皇帝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