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剑歌
繁体版

第27章 论道(一)

    八月初二,燕沧海一大早就起床吃过了早饭,换上自己的那身短袖出了门。

    东方的太阳照常升起,天际线泛着橙红色的霞光。秋高气爽,云淡天高,玉醴泉的水碧绿如洗,石板路旁的松柏枝叶繁茂,走在其中,确实令人感到精神一振。

    来到会场,这里已经被划成了四片区域,每片区域都用实木搭成了座擂台,擂台上铺了一层地毯。

    这里已经站了很多受邀来到紫阳宗的武者,摩肩接踵的,都在等第一个上擂台的人。

    燕沧海并没有看见来自无相寺、水月庵、崇圣寺的一众僧尼,这也许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他在人群中穿插行走着,随处可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武者。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个难得的经历。

    论道大会以和为贵,禁止伤人性命,每座擂台旁边都站着两位紫阳宗的长老,一旦有人出现杀红了眼的情况,是会被及时制止的。

    没有性命之忧,就可以放开了打;输了、伤了也不用担心,紫阳宗有的是治疗内外伤的药品。

    但那些想要拜入紫阳宗的年轻武者,就会更功利一些。

    对他们而言,这两日的比武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表现的好,就很有可能获得紫阳宗的青睐;即便最后没有加入紫阳宗,或许也能得到某些紫阳宗强者的点拨或肯定,结下一份善缘——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会起到莫大的帮助。

    此刻,燕沧海的脚步停了下来,因为终于有人按捺不住,跳上了其中一个擂台。

    “快看,这不是鳌头榜第八十九名的李刚吗?”

    “天哪,没想到他都来了!这李刚虽然无门无派,但据说他的师傅曾是太乙教的真传弟子,传给李刚的剑法也是刚猛至极。两年前,时年二十五岁的李刚便跻身鳌头榜,也算得上是东土武林的天骄了。”

    燕沧海双目一凝,看向站在场中的李刚。

    他五官清秀,身材颀长,也是穿着一身短袖,胳膊上有着隆起的肌肉块,看上去非常精壮;他的手里提着一把剑,剑长三尺,是精钢所制,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射出冰冷的光芒。

    那李刚站在场中,朝四周抱拳致意:“诸位,在下是来自徐州郡的李刚,此次来到紫阳宗的论道大会,就是为了见识一下咱们东土的少年俊杰们。李刚不才,愿抛砖引玉,不知有哪位好汉愿意上来比试一番?”

    燕沧海觉得,在擂台上打车轮战是有很大风险的,即便一个人的实力足够强劲,但在迎战不同对手的过程中,也会暴露自身武功的缺陷和长处,台下围观的武者们不是傻子,自然会在心中琢磨应对的法门。

    大家的差距本来就不大,此消彼长之下,再强的人,也会输。

    看来这位鳌头榜上第八十九名的李刚也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徒有一腔血勇之气。

    燕沧海的目光瞟向四周。

    显而易见,几乎所有站在擂台下围观的武者,都是抱着跟他一样的想法,原地不动,一个赛一个地进入了吐纳模式。

    倏忽,一道豪爽的笑声响起。

    “鄙人来会一会你这鳌头榜第八十九位的高手!”

    一名年过三旬的汉子跳上了擂台,此人身高八尺,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看上去甚是凶悍。

    李刚抱拳,看向面前比他高了半个头的中年汉子问道:“阁下怎么称呼?”

    这中年汉子摆了摆手说道:“鄙人徐德志,也是来自徐州郡,跟你也算半个老乡。当然,我岁数大了点,排不进天榜,也排不进鳌头榜。正好,我也没有那么多顾虑,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上来跟你比,那就让我来试试你的斤两!”

    李刚将长剑斜挡在胸前,沉声道:“那就请徐兄出招吧。”

    徐德志咧开大嘴笑了笑,从后腰处抽出一柄长刀,摆开了架势,厉声喝道:“我这刀法,名为断魂刀!后生,你可要小心!”

    这徐德志也不谦让,只见他双足蹬地,踩得擂台吱呀作响,身形如同离弦之箭,冲向了对面的李刚。

    借着身体的惯性和冲力,徐德志自上而下,狠狠劈出势大力沉的一刀。

    围观的众人发出了惊呼,甚至有人开口惊呼“小心”。

    但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之间,李刚一个鹞子翻身,闪到了徐德志的身旁,一掌挥出,印向了徐德志的右胸口。

    徐德志劈出的这一刀,虽然势大力沉,但在燕沧海看来,动作并没有变形,很显然是留了余力,以免被李刚躲开、形成反击。

    果然,徐德志见一刀落空,便掉转刀头;泛着寒光的钢刀,从其左臂下方探出,直取李刚的小腹。

    李刚提气屈膝,袭向徐德志胸口的那只手略一抖动,按在徐德志的肩膀上,李刚顺势借力,整个人腾空跃起,有惊无险避过了这一刀。

    他稳稳地落在地上,面不红、气不喘,一脸云淡风轻,并没有接着动手的意思。

    徐德志见状,胸膛微微起伏,一把抹去额角的汗珠,银牙紧咬道:“不愧是鳌头榜上的天才,出手都这么有分寸。”

    李刚面色淡然,微笑着抱拳致意。

    徐德志只感觉擂台下围观的武者们投来的目光,正火辣辣地钉在他的背上,那一张凶神恶煞的脸庞已是泛着红色,恼羞成怒。

    徐德志再次冲出,只见手中的钢刀如同蝎子摆尾般向上扬起,直取李刚的下颚。

    李刚手腕一转,挥出长剑。刀剑交错,金铁铮鸣。

    这一剑,将上挑的一刀卸去了大半的力道,引得徐德志整个人冲向擂台边缘。

    徐德志身形魁梧,一时之间停不住。险些掉下擂台,幸好他急中生智,将刀插入擂台的木板之中,这才顿住了身形。

    “好一招避实就虚,顺势而为!”

    “不愧是进入鳌头榜的天才武者啊!”

    擂台下方已经有人开始鼓掌叫好。

    徐德志的侧脸已有汗水从胡须中渗出,顺着下颌线滑落在地。他大口喘着气,看向自己手中被他一向视若珍宝的钢刀。

    他垂下双臂,抬起头看向李刚年轻的面孔,缓缓说道:

    “李刚老弟无愧于天才之名,鄙人甘拜下风。徐某人的功夫不到家,多有得罪,还请海涵!鄙人……认输了。”

    燕沧海目光逡巡着,似乎看到有的年轻武者面露遗憾。估计他们是觉得这徐德志只有匹夫之勇,连李刚的看家本领都没能试探出一二,雷声大雨点小,令人大失所望。

    徐德志说完话,自顾自地径直跳下了擂台。

    李刚这个时候才抱拳,冲着徐德志的背影说道:“承让了,徐兄!”

    说完,他环顾四周,目光中饱含自信,扫过台下众人。

    一道略显矮小的身影跳上了擂台。

    “在下落英岛弟子张然,请李兄指教。”

    燕沧海循声看去,只见这身高不足七尺的挑战者,面庞还残留着几分稚嫩青涩,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年纪,手中拿着一杆齐身长的红缨枪,颇有些威风凛凛。

    “落英岛?难道是那个孤悬海外数百年的隐世宗门?”

    “落英岛近年来也是人才辈出。别看这张然年纪只有十六岁,但是已经将手中的一杆红缨枪练得出神入化,据说在宗门比武中一路连胜,被落英岛岛主收为真传弟子。他上擂台,应该能试探出李刚的真实水平了。”

    李刚微笑道:“请指教。”

    说罢,他再次将长剑斜挡在胸前,等对方来攻。

    张然点了点头,双手紧握住枪杆,双足蹬地,手中长枪宛如腾云驾雾的巨蟒,吐出殷红的蛇信,冲李刚袭来。

    长枪舞动,红缨翻飞。

    张然一口气连出三枪,招招狠辣,自上而下、依次点向李刚的太阳、神阙、会阴三处大穴。

    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

    这张然展开攻势,一时之间竟是逼得李刚疲于防守、左支右绌,左臂外侧见了血痕,狼狈不堪。

    长剑与长枪所使出的劲力是不对等的。

    李刚防守了片刻,卖了个破绽,跳出了圈子。

    张然见状,将一杆长枪立在地上,微笑道:“这三枪是我们落英岛传承枪法的起手式,虽然李兄刚才还能防得密不透风,但接下来我就不会再客气了。”

    李刚面色略显凝重,朝对面的张然提醒道:“我也要动真格了。”

    既然防守不利,那就索性以攻代守。

    李刚双足点地,身影飘逸,几乎是眨眼间便来到张然身前,一剑刺出,直取其左肩。

    剑光凛然,青色的剑影溢出肃杀之气,牢牢地罩住了张然。

    仓促之间,张然只得起手,将长枪挡在自己的左侧,硬生生挨了这一剑。

    他退了两步,目中不禁流露骇然之色。

    李刚剑势不止,高声长啸道:“此招,名为仙人指路!”

    两个人战作一团,一时之间,刀光枪影反反复复、来去不停。

    燕沧海砸吧了一下嘴,感觉有些无趣,这李刚显然是留了一手,所以看上去才会有如此激烈的场面。

    从李刚方才的身法动作来看,他的轻功造诣很不错。

    这就意味着在攻守转换之间,李刚比这个年仅十六岁的落英岛天才弟子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燕沧海转身看了看其他三处擂台,此刻也都已经有武者拳拳到肉地较量着,场下的欢呼声、叹息声不绝于耳。

    他的目光回到李刚与张然身上,只见两人近身对拼,张然的长枪已经发挥不出优势了。

    李刚闪转腾挪间,对面少年的长枪已经封不住他的走位。李刚愈战愈勇,一套剑法施展开来,有如呼啸奔腾的江河,汹涌不息。

    张然双臂的动作略有迟滞,一枪斜刺,欲袭李刚的侧颈。

    他以为自己已经能涉险取胜,正暗自庆幸,陡然间才发现自己的眼角余光处,正飘落着几根青丝。

    剑风拂过脸庞,张然后知后觉地苦笑道:

    “李兄好本领。我输了。”

    李刚收剑,目光如炬地盯着张然:“或许,我正在见证一位枪术大师的崛起。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