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
繁体版

第四章 为共赢闪展腾挪必双方受益 临现场觅源寻根知病症所在

    回到住所,林栉很高兴,同时,他也为阀门销售代理公司的事发愁,首先,有了代理权,阀门产品就有了来源。但是,从厂家提出来等待销售的阀门存放,就是一个大问题,存放就需要一个大的库房,库房的租金、库房基本设施,库房管理人员,都需要大量资金,怎么办呢?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一会儿困意上来,林栉渐渐地睡着了。

    天亮后,林栉去习惯性的拜访客户,当来到一家钢铁厂的机动科,和大家打了招呼,问其中的一位备件计划员小李“小李,挺忙吧”,小李说“我干了十几年备件计划员了,每个月都是这样,班组、车间报计划,我们点库存,做报表,再上报生产备件计划,每个月都是这样,特别麻烦,你不这样干还不行,库存的阀门数量,不一定能满足需要,不需要的阀门,也许库存还很多。一旦库存没有了,库存少了,耽误了生产,就有大麻烦了”。林栉听了小李的发牢骚,突然感觉到心中豁然开朗。林栉忙问小李,“最麻烦、消耗最多的,是不是中小型阀门”,小李说“可不是。这些中小型阀门最麻烦了,一个规格的阀门没想到,就出乱子,特别是有一些突发性的事故,就会发生大量的阀门备件消耗,原有的库存计划就全部打乱,库存不够,就会影响生产,可是一旦进货太多,暂时用不上,又可能就会扩大库存,又可能占用备件费用,太难办了”,林栉说“如果我们把你们厂家需要的这些中小型阀门,按照大概的使用规模,事先存进入到你们的库房,并留有一定的数量富裕,这些阀门不进入你们的备件库存账簿,当然也不发生采购费用,你们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随时使用,每个月我们之间对帐,进行最后的结算,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可以得到解决呢”?小李想了一想说“那感情好,如果真是那样,有你们和我们两家对账,不只是保证了备件供应,还降低了备件计划费用,那也是仓库管理创新啊,我觉得行,就看领导是否能批准实行了”林栉非常高兴,如果这个方案可以实行,自己这也就不用为大面积的阀门储存仓库做准备,同时,需要大量资金困扰的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天,林栉找到了机动科的王科长,王科长也就40多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透明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透着是那么精明;两个嘴角微微上翘,一幅笑模样。因为已经很熟悉了,林栉开门见山的王科长说明了来意,王科长说“昨天你一走,计划组的小李就把你的关于阀门库存的想法和我做了汇报”,王科长说,“这么办行吗?以前是没有先例的,需要好好想一想”。林栉笑着说,“科长,您说的真好,这样办,咱们两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双方都有利,也就是共赢,这就是规则。其实,您也知道,道就是规则,道就是人经常走的路,所谓道,就是人们用头脑想过,并总结出来的规矩。没有走过的道,就需要验证,只要合理、合法、共赢并经过实践,这就是以后的路,正因为没有先例,这才是您的管理创新,这样对我们两家都有好处”。王科长说“我觉得你这个乾坤大挪移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具体怎么实行,你和计划组再做进一步的、细致的、可行的实施方案。但是,小林,这个事,虽然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事,实现共赢,这是一个原则,这个事,对我们的生产设备的备件费用和备件使用保证,是有了一个较以前更为保险的安全系数,说实话,你的销售成本也降低了,是不是也应该从进货价格上,对我们厂有所表示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你所谓的共赢,把共赢落实到实处”林栉说“那是自然”。

    离开了机动科王科长,林栉到了水处理车间,平常干干净净的车间一片狼藉,原来是水处理车间正在检修。地上的水坑存满了污水和油渍,从过滤器中掏出来的沙子已经沾满污油,又脏又臭,呛得人出不上气,干活儿的工人浑身污泥,工作服已经分不清是什么颜色,平常用油漆刷的碧绿色的过滤器罐体,也被涂抹的黑色油泥覆盖。林栉问身边一个检修工人,“师傅你好,我想知道,张主任在哪儿”?那个检修工人说,“大概在6号过滤器里检查过滤器内部设备”,林栉走到6号过滤器,看到过滤器的中上部有一个用于安装检查用的椭圆形人孔,从人孔口到地面,有一个简单的竖梯,从人孔向内看,有微弱的灯光,林栉刚要登上竖梯,只见从人孔口露出一张黑乎乎的人脸,不熟悉的人,根本无法分辨是谁,“来两个人,扶我下去”,林栉和两个工人扶着那个人,从人孔钻出来,又从梯子下来,回过头来对林栉说“小林,怎么找到这儿来了,有急事吗”?林栉听着声音,这才认出是张主任,张主任中等偏高的身材,非常结实,文质彬彬的脸型,工作服原来的本色几乎看不出来了,因为全部被污油脏水覆盖,林栉说“原来是张主任,你蹭了一脸油。我也没有看出是您,我没事,就是听说过滤设备检修,我就想来看看,多知道一些,多学习一些,原先只是听你们念叨的各个名词,我连号也对不上,这次能有机会看到这些设备的内部,对我来说,机会不多,抓住这次检修的机会很重要”,张主任说“哈哈~,你真是见缝插针,行,你稍等一会儿,我去洗洗手,然后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稍等了片刻,张主任回来问林栉“小林,你想了解那些情况”?林栉说“太高深的技术我也不懂,我就是想知道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是多长时间,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张主任说“你问的这两个问题是评价过滤器的关键,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过滤精度、反冲洗周期等,是评价一台过滤器好坏的标准,是可以用数据表示的,而对这些数据造成影响的关键,就是滤料,可以说过滤器外壳是载体,滤料就是过滤器的心脏”,林栉问“为什么说滤料是过滤器的心脏呢”?张主任说“没有滤料,就没有过滤器,所以,滤料的寿命,就决定了过滤器的寿命”?林栉马上问道“那为什么滤料就失效了呢”?张主任说“你看看换下来的石英砂滤料就知道了”张主任领着林栉来到一堆刚刚换下来的滤料前说“你看出来什么没有”?林栉仔细看了一看说“砂子外面黑乎乎的是废油吗”?张主任笑着说“是啊,这就是粘在石英砂上面的废油,由于粘在滤料表面的油污不能被有效的清洗干净,就是滤料失效的明确标志”,林栉问“张主任,是不是把这些废油从砂子表面洗掉,砂子就能重新使用了”,张主任说“是呀”,林栉问,“那为什么不洗呢”?张主任“就是因为用水洗油,洗不掉,用其他的清洗剂,一是洗的时间长,二是费用太高,特别是不能在线清洗,也就是不能一边使用一边清洗。如果停产清洗,影响就更大了,所以只能停产彻底更换。对于厂家来说,成本也不合适。所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栉说“是不是滤料不沾油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张主任笑了一笑说“那感情好,可是不容易,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你说的那种不沾油的滤料。其实,对含油的污水过滤处理,对滤料的要求很高,不止是不沾油,还有比表面积、使用周期、反冲洗周期、理想的滤层状态等等,都是使用企业对滤料的起码要求”,林栉听着有点蒙,“那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这个不沾油的滤料”?张主任说,“我估计,对这个问题,大的科研所,嫌这个题目太小,小的科研单位,又没有这个能力,设备制造厂和使用单位想研究解决这问题,更没有这个能力,估计这是个技术空白”。林栉听了张主任话,总算对石英砂过滤器失效的原因及问题所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具体细节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学习,张主任看林栉的若有所失又若有所得的面部表情,对林栉又说“有可能,我说的是有可能,有一些冶金行业的个别有心人,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研究或想法,可是,环境和身份不允许他们做更深一步的探索,就是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他们也没有实验的经费和场地,因为工厂不是试验场,工厂是不可能允许做这方面的实验的,一旦实验失败,对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这些人空有一些为国排忧解难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另外,这些人搞技术的人一般不善言谈,不善交际,也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无法倒,有解决问题的想法或者办法,他们也不会说,因为说了也白说,只是心里有数。所以,发现这样的人,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一时间,林栉有些无语,张主任的一句玩笑话,打破一些气氛的凝滞,“小林,人家是干什么,就说什么,卖什么,就吆喝什么。你可不一样,这才是,人家是脚站家门口,眼看脚指头,你是脚站家门口,眼看全中国”,一句话引得林栉笑了起来。

    过了二十多天,林栉突然接到机动科王科长的电话,说关于仓库的事有了结果,让林栉一趟厂里,见面具体协商一下。

    林栉马上赶到机动科,王科长说,“等着有点着急了吧。这个事有点大,我也不能自己擅自做主,请示了厂领导和公司机动处的领导,得到了两级领导的允许,并要求我们为此事制定出科学的、有效的、细致的、能够规范双方的有关文件,并签署合同,规范双方的行为,做到件件实物有人管,事事都有制度管,取得经验后,在全公司各厂矿的备件库拓展性的推广”,林栉问“什么是延展性的推广”王科长说“也就是把你提出的阀门的管理经验,推而广之,运用到其他备件的管理”林栉说“这是不是就叫一石激起千层浪啊”。王科长又说“可不是。把你找来,你和我们科的同志共同商量一下这个事的具体细节,按照公司的指示,尽快逐一落实”。林栉十分高兴,“感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个工作做好”,随后的十几天,林栉和机动科的同志快速、细致、规范的完成了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