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明月祭河山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入太湖

    白头发的于伯站起来对末央一边说话一边指了指胖老汉,把装着鱼虾的篮子拎到胖老汉的身边。虽然末央一句没听懂,但是却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对胖老汉恭了恭手道:“听于伯说老先生的手艺也是不赖,我这里有些碎银子,请老先生代办一顿午饭,不知行不行?”

    胖老汉看了看于老伯,白头发的于伯也笑盈盈地看着他。

    胖老汉道:“即便是有银子,我这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好吃”。

    “老先生守着这一湖的湖鲜,还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吃”末央笑着说。

    胖老汉望了一眼湖面,自己先就笑了起来,放下手里补网的线梭道:“这位客官是个明白人,天底下最好的美味都赶不上我们湖鲜三白”。

    末央见胖老汉来了兴趣,又道:“老先生,这湖鲜三白是什么鱼,不知道我今天有没有这个口福?”

    “白鱼、白虾、银鱼,这是我们太湖最好的湖鲜”老汉说着站起来,“我带你看看”。

    白发于老汉却笑着坐了下来。

    末央随老汉到水边,胖老汉解开柳树老根上一只乌篷小船的缆绳,拿起一根竹篙,示意末央上船,竹篙轻轻在岸边一点,小船就离开水岸,朝湖里飘过去。

    末央不知道这个胖老汉意欲何为,小船撑出了一丈多的距离就停住了。原来小木划子停在一个离水面一尺高的木桩子旁边。胖老汉把竹篙插进湖底停稳小船,伸手从木桩子旁边捞起一只大竹篓子,揭开竹盖从篓子里抓出一条一尺长的白条鱼扔进木划子中间的小木仓里,又伸手抓了两把细细长长通体透明的小鱼放进一个小鱼篓里,道:“今天浪大没有白虾,我们回吧”,又撑起小船回到岸边。

    岸边,于伯正捡了一抱枯枝朝灶台过去。末央看着两个老汉的情绪,感觉吃过午饭去鼋头渚的漕运码头没什么问题了。

    鼋头渚是太湖七十二峰之西北岸伸入湖中的宝界山、鹿顶山、南犊山和附近的小三山岛组成,状似入水浮鼋翘首而得名。胖老汉划着揺撸小船从鼋头渚进入伯渎河就来到无锡城鼎鼎大名的“水弄堂”。弄堂是南方城市对住宅里小巷道的叫法,“水弄堂”顾名思义就是水巷道。水道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尽是“人家尽枕河”的景致。末央坐在船头竟有些目不暇接的样子,却不知自己到引来过往摇橹小船中众人的目光。

    胖老汉“咯吱、咯吱”摇着撸,边笑呵呵的对末央道:“客官,你的模样瞒招人眼的奥”。

    末央一惊回头问:“你说什么?”

    “我是说这伯渎河上来来往往的人都盯着你看”。

    末央笑了笑,看了一眼周围,心上立刻就有了计较:这样惹人眼目可不是好事,自己的行踪一定不会太平。

    便对胖老汉道:“送我到前面那个石埠码头停下就行了”。

    “怎么,客官不到南头的漕运码头了吗?”

    “也不急着赶路,先在这边会个朋友再说”末央说。

    末央告别了胖老汉弃舟上岸,登石埠上了街道猛然间进入一番喧闹的井市里。

    尽管是午后时光,街道上依然是熙熙攘攘,店家竟是一间挨着一间,鳞次栉比;百物千色琳琅满目,末央倒是不觉得显眼了,见前面有家估衣铺子,就径直过去迈过门槛。

    昏暗的铺子里倒是安静,铺顶上挂的都是待价而沽的成衣;坐在高高的柜台后面是一个精廋的中年男人,戴着六合一统的小帽,嘴巴两边挂着两条鼠须,一双小眼盯着末央。

    “掌柜的,卖衣服吗?”

    “客爷,你老要买什么样的衣裳?”

    见是来了生意,掌柜的便也来了精神,从柜台后面出来,却是个又瘦又矮的人,笑着抬头望着末央问。

    “普通的土布衣服就可以了,旧一点也行“。末央寻思是越普通越不惹人眼就越好。

    掌柜的上上下下打量了末央一眼问:“客爷,是你老自己穿?”

    这时候末央穿的是一件银灰色纥丝直身长袍,头上也是一块银灰色公子巾,倒也是气宇轩昂的样子。

    末央点点头。

    掌柜的笑道:“客爷是不是想换一身低调些的装束?”这句话问到了点子上。

    末央跟着笑了笑问:“你这里有吗?”

    “小店不敢说有昆仑山上的千年火狐子皮天蚕丝的蝉翼霓裳衣,那些粗衣破衫还是不缺的。客爷,你坐下喝碗茶稍等一会,我给你取几套过过眼”。

    掌柜的引末央到墙边的圈椅上坐下,从旁边的几子上拎茶壶给末央到了一碗茶,道了一声:你老稍等。转身出后门朝库房去了。

    末央一碗茶没喝完,掌柜的胳臂肘上挂了几身衣服转进来说:“客爷,这几件衣裳倒是合你的身架,你老试试可不可用?”

    末央一件一件地看了,留了一件半旧的黑色圆领盘扣偏开布袍,起身脱掉身上的直衣,就换在了身上。果然很是合适。

    末央换衣的时候,露出贴身的紧身夜行服,和头上不长不短的头发,掌柜的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心里的话这位客爷非同一般,本打算在衣服价格上涨涨水份的心思也大大的打了折扣,还送了一块头巾讨好末央。

    末央从估衣店里出来就跟换了一个人一般:穿着那件黑色半旧布袍,背上斜背着包袱卷,特别是头上多了一顶竹编的斗笠,前檐压的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张脸,脚穿清水布袜蓝布鞋,更像一个出门办事的伙计。

    按照估衣店掌柜的指点,末央沿着街道一直朝南头走,出了街市不久就看见伯渎河的漕河码头了。

    此时是下午时分,河边停了十多条大大小小的木船,有两条船正在装货,除了几个装船的伙计从跳板上上下,也不见别的动静。末央看着这些静悄悄的船不知道哪只是要开往镇江府。他见一个伙计扛着一条空扁担从一条船上下来,边擦着汗走过来,上前道:“请问这位兄弟,打听一下这里有船去镇江府吗?”

    那人站住,打量了末央一眼道:“不省得。你要搭船去镇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