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雄北宋
繁体版

第四十章 经济改制 思路拓展

    听罢蔡京的汇报后便微微一思索道:蔡太师果然是我朝经济之大家,非常的专业,特别是对全国的农业发展基础分析的条条是道,并且调理清晰、数据准确,实乃堂下尔等之学习之楷模。堂下众人皆拱手道:谨遵太子爷训示,下官必定学习蔡太师之楷模。我便点头继续道:基于有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如何保证其顺利的运行是关键,如何保证丰收年份,不以谷价下跌从而造成来年农民种植意愿下降,如何保证荒年,谷价不大规模提高,导致底层百姓望粮兴叹,从而保证我朝稳定的粮食税赋收入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这就成了目前的关键。王棣你且说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毕竟你祖上王安石的变法至今还是影响着我朝的各个方面。

    便见王棣出列拱手道:谢太子爷信任提携,自太子爷上次召集下官等商议后,下官回蔡太师府衙便在蔡太师的帮助下,认真研习祖上之法,加之祖上的口口相传,至下官对此问题有几个想法,望太子爷和众位大人指教也。

    以朝廷之力,先期筹备一千万石粮食及钱币(各半),成立粮币司,目前京师的几十座大粮仓及可观的京师赋税完全可以支撑成立粮食司,通过便利的漕运直达东南各路做试点,粮币司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之目的。民户贷请时,须五户或十户结为一保,由上三等户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贷请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贷请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别于五月和十月随二税偿还,各收息二分。这样就极大的缓解了底层困难农业种植户及手工业者的资金需求,更为朝廷增加了收入。为了防止各地方州、府、县各类官员的不法之事,粮币司独立运行,归朝廷直接管辖,充分利用我朝通畅的水路体系及各州、府现有的粮仓优势,只需要增加相关的人员即可。另外为了监督整个粮币司在各府、州、县运行是否公平、公正、公开,可赋予当地的各级官员对粮币司有弹劾之责,这样就可以形成收支二条线,管理监管二条线,最大程度的避免在此政策的执行中出现变故和偏差。

    我听罢心道:这不是国家层面的银行吗?便道:众人以为王棣此建议如何?蔡京拱手道:启禀太子爷,王棣此建议下官等商议过,都感觉可行。我便点头道:好,蔡太师尔等回去以后,选南方一路,北方一路,作为试点,让王棣负责具体执行,待我禀报皇上后即刻实现此策。众人皆拱手应答。

    我继续道:为了尔等的经济改制运作之效率考量,本太子决定成立大宋经济改革委员会,筹备组就设置于本府的清风楼内,筹备组目前以堂下尔等为基础,蔡太师由于要侍奉皇上,有可过来坐班即可,其他几位专职坐班清风楼内的筹备组。众人皆拱手应答。

    我见状便补充道: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农业生产,考虑到南方、北方的地理等差异化,大宋经济改革委员会对于铁制农具犁、耧、耙、锄、镰等要进一步优化升级,虽然灌溉器具龙骨翻车、筒车的大力推广应用,但是对于缺少水源、河道的地方要想办法引导其水源,人工增加其河道。南方犁地的牛犁和北方的踏犁要做好牛及踏具的储备,利用我朝成熟的印刷体系,在各地进一步普及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让各地官光组织广大农业从事者定期的学习和分享。对于田地施肥的经验要及时的总结,特别是对不同性质的土地要做好分类,并形成册做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认知普及。

    鼓励农民兴修水利、耕种土地的措施,因之前土地兼并,赋役不均,水利失修,田多荒废。按之前颁行农田水利法,继续派出各路常务官专管此事,在此前兴修的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灌溉民田三十六万多顷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加大力度。

    历代农民每年都要服徭役,而之前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这点可以充分安定农民及基础手工业者的劳动状态,不再使其在关键时刻脱离开生产岗位,而始终连贯的生产状态更能产生好的效果。募役法(免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但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后续的配套设施本太子爷将酌情考虑。

    原来我朝在京师设都市易司,边境和大城市设市易务(共二十一个)。主要是外来客商如愿将货物卖给市易务,由行人、牙人一道公平议价;市上暂不需要的也予“收蓄转变”,待时出售;客商愿与市易务中的其他货物折合交换,也尽可能给以满足。参加市易务工作的行人,可将地产或金银充抵押,由五人以上相互作保,向市易务赊购货物,酌加利润在市上售卖,货款在半年至一年内偿还,年利2/10,过期不归另加罚款。此法虽有可取之处,有平抑物价调剂供求的作用,限制奸商垄断居奇,把以前归于大商人的利得收归官有,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其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多,有太多的环节造成执行层面缺失监管,最后起到了反效果。至此,本太子决定在大宋经济改革委员会之下设立钱币司,经过行人、牙人一道公平议价后,由官方将其收入,作为本朝的储备物资之用,若非战略性物资,可经过官方仓库流入到京师各大行市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其我大宋超强的消费能力,为外商提供重要的保障,以进一步激发外商对我大宋的贸易积极性。尔等以为如何?

    便见蔡鞗道:启禀太子爷,太子爷所述下官以为甚妥,经过之前王安石的大规模改制,虽然到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很多改制措施到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有积极的正面效果,也是能得多现在部分人的认同和赞扬的。由于其强制性和急迫性,之前的改制导致下面各州、府、县准备不足,特别是基层的官员对改制之法还没有做到彻底的理解,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原理的改制本意,最后导致失败。而太子爷此举是将改制朝廷化,此举必将让民众、外商等有信心,加之配套的监管、执行、责任归属等政策到位,下官以为可行性极高。因为经过王安石改制,全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改制普法教育,另外太子也是在之前改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这就大大地降低的改制的成本和推行难度。其他众人皆点头示意表示认可。

    对于粮食的产能问题,本太子爷认为还得加强推广占城稻的普及范围,现在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也就是说只要南方苏、湖二地粮食成熟,那这个朝廷都将能得到满足。既然已经形成了全民共识,为何不再加大力度推广呢,我们要在南方各路都要培育苏湖模式,只要当粮食的产能足够稳定,足够大,我们才能将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比如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荆湖路、福建路及四川路的茶树,完全可以再增加种植面积,还有像棉花、养蚕、种桑,麻、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不但可以丰富百姓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更能刺激和加大出口,换回外邦的异物和金银,这势必又将会刺激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经济才能再次的突飞猛进更上一个台阶也。

    众人皆露出欣喜之色道:太子爷英明,令尔等豁然开朗也。我微微一笑继续道:首先我们务必要保证农业的稳定,从种子到收购整个环节,这就能激发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用粮币司的贷款政策加以扶持,最大限度和可能地减少了部分贪官和地主士绅阶级对底层的剥削,加之农书普及、农具更新换代、施肥经验的推广普及、犁地方式的运用、灌溉技术的普及等,就能稳定住我们大宋的根本,毕竟民以食为天。

    稳住了大宋的地步,加之外貌渠道的拓展,靠政策再引导其经济作物的种植,将地主阶级、士绅阶级等的资源引向获利更加丰厚的商业,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引导,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只见蔡京拱手道:太子爷让老臣惭愧也,虽然老臣掌大宋经济数十年,但是始终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底层阶级、地主阶级、士绅阶级等的矛盾,今日太子爷一言,令老臣茅舍顿开也,做好底层阶级的基本保障,引导有经济基础和资源的中上层阶级向利润更加丰厚的行业,从而减少对底层的压迫和剥削,这样确实为明智之举,老臣愚钝也。

    我便安抚道:蔡太师言重了,任何所谓的改制,无非就是社会资源及利益的再分配而已,我们不能强制性的下压,那样往往反弹的力量会越大,关键是做好引导和疏导,这就是涉及到一个格局的思路,从全世界的眼光来看,那蔡太师就能想通了,毕竟之前蔡太师的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本太子都可理解也,所以非太师无能也。蔡京缓慢点头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