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修仙要在成亲后
繁体版

第十二章 亡人地府寻意安(三)

    周可连忙向那土地询问详细。

    原来这土地公本是地府里游荡的新鬼,忽有一日,一道金光闪过,祂便被带到了大研镇地界。

    如祂所说,祂只是一介鬼身,无甚法力,也无甚功德,但不知为何,偏偏就被选中,作这一镇土地。

    问起发付文书的阴吏,也具说不知,只是依章办事。而在那时,正是大研镇城隍在人世接应的祂,教祂稍稍安定下来。

    至于祂前世为何人,已经记忆不清了,毕竟是饮过了孟婆汤,排队摇号将过奈何桥的程度。

    “你具体是几时上任,对黄府和黄大善人又了解几何?”周可问道。

    “启禀上仙,小神我三日前到任,对黄府不怎么了解,只听头天城隍爷说要我小心避开那里,莫要随意窥视。”虽然是鬼体,可也能看到祂在牙齿打颤。

    “那王惠儿一案,是在一个多周前发生的,你又是从何得知是黄大善人要绑她?是你口中的那位城隍告诉你的,抑或是从乡民交谈中偶然听得的?”

    “我...记不清了。”这土地双手抱头,不知怎么变得非常痛苦:“好像我死前就是这镇上人,喝了孟婆汤,我还没来得及消化完全,模模糊糊还剩下些记忆。”

    这家伙,十有八九就是那王惠儿吧?

    周可扫视了一眼对方女性的轮廓,觉得这也不太可能只是个巧合。

    赶鸭子上架的土地、不见了踪影的本镇城隍,恐怕背后一定还存在着一个与阴司关系密切的修道者,只是不知对方是妖是人?

    是妖未必恶,是人未必善。

    此世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但修仙者众多,又有几个能得正法?

    故而四大部洲之中,未成正果的法力或深或浅,炼到最后的结果多是天不生地不养,活生生成了孤家寡人。

    这一类人行事素无禁忌,全靠一时心动便会行动。

    又因为地府阴司不但有时软弱,且循例颇多,体制臃肿,所以常常被其中法力深厚些的散修在生死轮回之事中占到便宜,譬如买官卖官一类。

    不过与其说是被占便宜,倒不如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周可感觉自已已经找到了某种关窍,于是将想法与另外两人说道:“那黄大善人黄骆未必是个凡人。”

    “可黄府祖居此地,据说已经传了四五代,只是此前只算是小有家资,到这一代才真的显赫起来。”谷月轩还不理解。

    而一旁的摩纳虽在修道上不求甚解,但对这种事反而脑袋活泛:“谷少侠,你这么快就忘了?方才我家少爷不还变化作白猫救你性命吗?或许那黄骆早就被人掉包、鸠占鹊巢了。”

    “你是说,现在的黄骆是个假的、别人变化出来的,所以才会深居简出?”

    “很有可能。变化之道不难,但很少人会维持变化后的状态很长时间,毕竟那对修道之人颇有弊病。若真如我之揣测,这个伪装者定然也不会时时扮作黄骆的模样。”周可接口道。

    虽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可毕竟人人相异。长时间用一具与原本不同的身体生活,对于修行而言只会变得有害无益。

    短时间的变化则正相反,身成花鸟虫鱼、倮毛鳞介之属,对体悟万物之理多有裨益,是故佛道两家正统,都有独传的变化法门,自与散数不同。

    “这是你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吧?”见谷月轩点点头,周可又继续说道:“《战国策》有云:‘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不管那黄骆是真是假,他都定然不会只有陕北十三雁这一票打手。”

    “在他家里,恐怕还会有明里暗里许多会武的门客、执枪棒的蛮僧守着,却不好硬闯进去,一发与他做个结局。”

    “是有此理。”谷月轩本来的打算正是要直到黄府去探个究竟,于是复又问道:“那咱们接下来该往何处?”

    却见周可转头对那土地魂魄说道:“本地城隍庙在哪儿?且带我等前去观瞻观瞻。”

    .......

    ...

    申时,笼罩了大研镇以及周边数十里方圆的雨势并未止歇,又不到播种、收成的时节,因此城隍庙前自然是门可罗雀,没有什么香火客在。

    只有一个年老看门的挪了马扎,坐在庙门口,双手拢着个有些发黑的铜炉熏烟,又看着雨落怔怔出神。

    周可一行人走近,也不见他有什么反应,不是故意无视,而是耳不聪、视不明的缘故。

    “老人家。”周可当先一步走上前去,可对面只稍稍偏过头来,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老人家!”他又加大了些声音。

    “啊?是香客吗!你说什么?”看门的老人终于反应了过来,扯着嗓子喊道,震下了在门槛直角处正织网的一只蜘蛛。

    见此情景,摩纳装模作样的捂住耳朵说道:“怪哉,这老人家半聋半瞎,嗓门倒是真大。”

    那边周可不想和老人对喊,于是使了个传音入耳的法门,叫对面直接听得清楚明白:“老人家,我们想去庙里避避雨、也给城隍上上香,您看行吗?”

    “哎呀!听你声音也是个半大小子,这么大的雨,怎么不回家去,反跑到这破庙里来,惹你父母记挂?”老人瞪大一双生满白翳的眼睛,似是想要看清来人的模样。

    谷月轩此时也走上前震声道:“老人家,你听岔了,我等具是成人,且不是这镇上住的,是外地来的旅客,来不及赶到前面的客栈,所以想现在咱们庙里歇歇脚。”

    “既然这样,你们自进去吧,我一个老头子,耳朵又背,招呼不好你们。”

    谷月轩声音中正,颇有些威严感,可以说正好是上了年纪的人会中意的那一挂。因此对面很轻易的便相信了他的说辞,往旁边移了移马扎,叫他们一行人过去。

    “多谢老人家了。”

    三人一鬼穿过中廊,进入到供奉着城隍塑像的主庙。

    由于有人照顾,且平日里时时有些香火,塑像上的彩漆可以看出来修补了不少次,不过并不显得颓败。

    只是庙内的边边角角都有些灰尘堆积,毕竟打扫的人不良于视,做起这种事来也只能囫囵吞枣。

    “颖维兄,有没有什么发现?”谷月轩问道。

    周可暗运法眼观照,果是察觉到些许异样,但是不多。

    “此地有些法力留存,确是有神居住的。”他看了一眼长舒口气的土地,又说道:“只是无甚生机,像无根浮木,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