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12章 还是没逃得了那顿打!

    河阳县,刘家馒头店,下午两点。

    刘氏父子俩,在店里忙活起来。

    刘国强提桶去锅里起出半桶热水,手伸进水里,感受一下温度,又加一些冷水调试温度。

    这水是用来和面的,得温度适宜才行。

    至于什么温度叫做适宜,刘向前曾经好奇问起时,老刘高深莫测的一笑,说全靠经验。

    调好水温后,刘国强用机械台秤称一定量的食用碱,加入水中化开。把调好的碱水均分三份,再把发面团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三份,最后又将半袋面粉分成三份。

    做一笼馒头需用的面团总计得有七八十斤,人力揉面,显然无法一次揉好,得分三次揉制。

    每次和面之前,刘国强都会提前把碱水、发面团、干面粉等东西给儿子准备好。至于刘向前,他只是一个无情的揉面机器。

    此时,刘向前在给蒸房里的手提小煤炉换蜂窝煤,让炉子烧起来,给蒸房预热,免得醒发时蒸房内温度不够。

    之后跑去给蒸锅添满水,再跑到火房通一通炉腔,把早晨用过后封起来的炉子打开,让火烧起来。

    看到煤饼用完了,刘向前拿起平头铁锨把水和煤粉和匀,拍成煤饼,再把煤饼切成小方块,等会儿蒸馒头用。

    准备工作完成,刘向前洗了洗手。

    回到制作间的时候,老刘已经将发面、碱水和干面粉准备好,刘向前自觉地走到案板前开始揉面。

    刘国强趁这空档给蒸笼换笼布,笼布是白粗布做的,被裁成圆形刚好能放进笼屉内,放这个是为了防止馒头直接沾在笼屉上,难以清理。

    只见他拿出一个笼屉,用批刀将粘在笼布上的少量馒头底铲掉,接着把旧笼布掀起放一边,等待清洗。又从身边的盆中捞起泡水的新笼布,稍稍拧干,平整地铺在笼屉上……

    正在揉面的刘向前惦记着说服老刘“换新”的事情,这得赶紧办。等到顾客上门询问,打老刘一个措手不及,自己非得挨顿揍不可。

    “爸,得和你说件事,你听了可不能急!”

    “说吧,我听听你又干啥了,这么害怕。”刘国强语气平静,心里说,这感觉才对嘛。

    自家老二独自看了半天门店,回来后,自己听到的全是好消息,贾家婆子来找麻烦也被其轻松化解。

    下午干起活儿来,老二积极主动,用不着自己催。

    搞得刘国强心里不自在,手痒了想打几下都找不到理由。这下总算露出马脚了!看来是犯了什么事心里发虚。

    “这事儿怎么说呢?都怪那个贾家的张大妈来找麻烦,还来了两次!”

    刘国强不说话,等儿子继续表演。

    “第一次,嚷嚷着馒头酸了,声特别大!附近的人都听到了,我说没酸味她不听,还是乱叫!幸好那个练剑的杨大爷路过说了句公道话,她才消停,直接跑了!”

    “老杨以前是厂里领导,比较正派,贾家的当然不敢惹!”

    “我给那个杨大爷送个馒头表示感谢他不收,掰开让他尝一口都没尝!”

    “老杨就是那样的人,以前当过兵,去过朝鲜!”

    “那可真厉害,怪不得张大妈那么泼妇都怵。”

    “老美都打跑了,当然厉害。只是听说太正派得罪过不少人,一直升不上去,不然咱们哪里能见到他!不过也不错,现在退休了,老杨有资历,没人敢使绊子,每天练练剑,过年时还有领导来看望。”

    “这是人家在朝鲜拿命换的!”,刘向前感叹。

    看老刘没接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于是接着吐槽吊三角眼大妈。

    “张大妈第二次来就膈应人了,杨大爷刚走她就过来。刚走到摊子前就直接伸手拿馒头,非要拿一个尝一尝。还好我手快,用夹子挡住了。”

    老刘插了一句,“幸亏你拦住了,不然你以为她只拿一个掰开尝尝?拿之前她能在笼屉上翻个遍,到时候那一屉馒头上都是她的指头印,就没人要了”

    刘向前惊呆了,还能有这种操作?!想到贾家婆子那只惊世骇俗的手和蒸屉馒头上都是黑手印的场景,不寒而栗。

    “真的假的?”,刘向前不信地问道。

    “没见过这种事,我会乱说?”,刘国强瞥了他一眼。

    虽然老刘语气平静,可刘向前还是从他的话中听到了故事。

    看样子老刘也有过被吊三角眼大妈骑脸输出的惨痛经历,这老婆子的下限比自己想象的要低的多!

    “那以后见到她真得防着点儿。”

    “张大妈被我拦住后,说看到我给杨大爷馒头,不让她尝就是看不起她。我只能把掰给杨大爷尝的馒头给她了半个,她一把夺过去,一口气全吃了。脸皮是真的厚!”

    刘向前说一句,便看一眼刘国强,注意老刘的表情和动作。

    语气中极力描述贾张氏的蛮不讲理,希望能够激起老刘的同仇敌忾之心,理解儿子的难处。

    不要听到“换新”承诺时二话不说,抡起擀面杖就打!

    “吃完馒头,她说今天馒头没问题可以买,但以后不让尝的话,馒头买回去吃着酸怎么办?”

    “她一尝就是半个,我哪敢让她每次都掰开尝尝?我以为她是真心想买,就说以后买回去如果吃着发酸,给她换!”

    听到这里,刘国强知道儿子拐弯抹角地想要说什么了,沉声说道:“这话你都敢对她说?她能把你恶心死,你知道不知道?”。

    一边说话,一边去摸案板上的擀面杖。

    “我那会儿不是以为她是想买馒头嘛,想着多卖出去几个!”刘向前后退两步,躲了一下,赶紧说道。

    “咱们刚才说好了不能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不等刘国强说话,刘向前加快了语速,道:“我都那样保证了,没想到贾家婆子不仅不买,反而转身朝着大街上吆喝!说咱们家的馒头吃着有问题的话,都给换新的。喊人过来看热闹!”

    “你知道的,她嗓门大,而且声音特别尖利,吆喝时刺的我耳朵疼!”

    “贾家婆子不仅朝路过的人吆喝,还朝认识的人点名儿,让人家过来看热闹!一下子冒出来了好多人,我拦都拦不住!”

    话里话外都一个意思,贾张氏那叫一个凶焰滔天,那叫一个阴险狡诈,那叫一个不讲武德!

    馒头都吃了,竟然喊人起哄!

    “贾家婆子一直在人群里聒噪,说我保证卖给她的馒头质量没问题,吃着发酸的话给她换新的。这一下我算是被架起来了,给她换不给别人换,那其他人怎么想?”

    “于是我顺水推舟,向看热闹围观的人都拍了胸脯!”

    听到这里,刘国强再也按耐不住。

    原来这小子不仅对贾家婆子一人说了大话,还当众许下承诺!太不像话了!

    提起手头的擀面杖,朝着儿子身边走去……

    “哎呀!别打,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