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繁体版

第11章 河阳县版《禽满四合院》?(下)

    “不提这一家人了,烦得很!爸,你在饮料厂食堂干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后来卖馒头,不做点儿其他的?”,刘向前生硬地转移话题,将话头往食堂上扯。

    现在打探《禽满》的消息要紧,顾不得原本通过贾张氏的骚操作引出“换新”承诺的计划了。

    “卖馒头怎么了?丢你的人了?感觉丢人了别吃饭!”,刘国强有些激动,估计是冷眼受多了,在家人面前心里敏感。

    “不是不是,只是我今天算了一下账。一天两笼馒头,全卖掉也就一百四十块钱,一个月四千二,这还没刨除成本。感觉有点少,想问问你为啥不干别的?怎么不开个饭店,不比现在挣得多?”,刘向前连连否认,接着说起原因。

    刘国强没想到儿子还知道算账,说道:“跟谁学的算账?瞎算!一天卖不了一百四。再说饭店哪里有那么好开,你懂做菜吗?”,

    “你在食堂那么多年也没学会?”

    “说你上学上憨了,你还不相信!那食堂做饭能和开饭店的一样?食堂是你做出来是啥工人就得吃啥,开饭店是买的人想吃啥你得会做啥!”

    刘向前点点头,老刘这话虽然有些拗口,但确实很有道理。

    “当然饮料厂食堂炒菜的大师傅还是有本事的,食堂的小灶远近闻名,厂领导们没少因此得利!”

    “不过,你以为想学点儿手艺那么简单?食堂炒菜大师傅有个徒弟,跟着他跑了七八年腿儿,鞍前马后的伺候。熬到厂子倒闭,也就学会个做大锅菜,做小灶的真本事一点儿也没学到。”

    “现在厂子倒了,那徒弟在城里呆不住,只能回村里了。据说他们村红白喜事儿都找他去做大锅菜!多少也算是学到点儿东西,没白熬那么多年!”

    刘国强谈兴很浓,想给儿子多讲一讲生活的艰辛。

    “再说了,我跟的是个白案师傅,和炒菜的大师傅不挨着!”

    “那我之前听你说,你还炒过菜!”

    “那是炒菜大师傅的徒弟请假了,让我过去翻菜!人家大师傅嫌累站边上撒调料!”刘国强被揭了老底,有些恼羞成怒。

    “炒菜不行你可以开个面馆儿啊,你跟的是个白案师傅,学过这个吧!我记得你在家扯过烩面。”

    刘国强有些恨铁不成钢,感觉儿子有些傻,以为自己还在学校呢!

    “说你见得少,你就是见得少。烩面是汤面,会扯面有什么用?得会做汤头,这是人家白案师傅的绝活儿,能教你吗?

    “揉面是个力气活儿,白案师傅嫌弃,我才能偷学个半桶水,应付一下厂里工人!”

    “小灶上的烩面白案师傅从来不让我碰,用的是另一套手法,每次做小灶都防贼似的,把我撵出去。”

    “你说的白案师傅是那个胖胖的,经常来店里指指点点的郭师傅?”

    “不是他还是谁?整天到处瞎吹,脸皮子比城墙还厚!”

    听着老刘充满怨气的口吻,刘向前追问道:“怎么了?你蒸馒头不是跟着郭师傅学的?”。

    “是个屁!郭胖子能进食堂当大师傅靠的是做烩面的手艺,在蒸馒头上也就是能做熟的水平!真拿出来卖,狗都嫌弃!”

    说完刘国强又补了一句,“当年厂食堂的馒头经常被工人骂,郭胖子把我推出去顶缸!”。

    看来当年老刘在郭胖子手下没少受气。

    “那你是跟谁学的做馒头?”

    “我先是找了菜市场那家馒头店,人家直接把我赶了出来,钱都不收!后来看到县红星饭店有外售主食的窗口,里面摆的馒头卖相不错。通过你武爷找了红星饭店的大师傅,花了一年工资才学来的!不过开店后,大半年就把学费挣回来了”,说到此处,刘国强很是得意。

    “这么贵!?学点手艺确实不容易。”,刘向前惊了,这要价就好比后世花十万学摊煎饼一样,老刘真舍得啊!

    “有人教就不错了,还嫌贵!你以为在社会上想学个东西跟你在学校似的?让你好好学习,你不珍惜,现在晚了!没有后悔药吃!”

    刘向前讪讪一笑,不敢让老刘扯学校的事儿,万一激动起来把自己揍一顿,也没处说理,赶紧转移话题。

    “蒸馒头这手艺你是花钱向别人学的,那郭胖子好意思过来指指点点?下次再来我非得拿这事儿臊臊他不行!”,刘向前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你可别瞎胡闹,我当年毕竟是跟着老郭打下手,在别人看来就是半个徒弟。他那个人我知道,不能吃半点儿亏!你惹了他,他扭头能满大街的跑着说难听话。咱们是做生意的,费不着!”,老刘连忙拦住。

    “好吧,让郭胖子先得意着。”刘向前想到现实,只能点头答应。

    “好了,该干活了。”刘国强看时间差不多了,准备结束闲聊。

    刘向前这才想起,只顾着瞎聊了,还没有问食堂大厨的名字呢!

    四合院战神是否存在,这很重要。

    好不容易把话题扯到食堂上,现在不问,以后打听会更显突兀,连忙开口。

    “爸,你们饮料厂食堂炒菜的大师傅叫什么?现在在哪里干活?”

    “你问这个干什么,还想开饭店?贺师傅你可请不起,人家做一手好菜运气好被县里领导看中,饮料厂倒闭前一个月被调到洛水宾馆。那里可了不得,当年XXX来咱们县,就住在那里!”

    “贺师傅还是何师傅,全名叫什么?只是听你说他做的小灶很厉害,有点馋。想着长大有本事了,到洛水宾馆去点名尝一尝他的手艺,到时候咱们父子俩一起。”

    “哈哈哈,有这个心气就好!贺还是何,你这还真把我问住了,你也知道咱们这里人说话都带点儿口音。我是一直喊贺师傅,但细想想有人叫何师傅他也答应。”

    “他这人啊,有点子傻气,容易犯浑。只有我们食堂的喊他一句师傅,厂里其他人都叫他二愣子!贺师傅的大名,我在厂里那么多年还真没有听人喊过。不说了,等到你真有那本事了再打听吧!行了,赶紧干活吧!”。

    刘国强并未起疑,儿子有志向令他很高兴,多说了两句。

    没能问出食堂大师傅的名字,让刘向前有些失望。

    根据老刘的描述,厨艺好且凭此受大领导赏识、容易犯浑、厂里食堂外的人喊其外号不喊本名,这些特征都很像四合院战神。

    问题在于外号不对,一个傻柱,一个二愣子,差的有点多。但也有可能是做出了本地化改编,毕竟地点都从帝都换到了河阳县不是?

    二愣子这个称呼,有点又傻又愣的味道,很符合四合院战神的人设嘛。

    思考了一番,刘向前决定不再深究。

    即使真的穿越到了河阳版《禽满》的影视剧世界又能怎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还能拦住自己把馒头店做大做强?道德天尊又没在工商局,还能封了自己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