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民心

    郭敬对“乞丐”的定义很广,凡是居无定所者,皆可视为乞丐。

    避难灾民中,多为和城内某户沾亲带故,不然去附近村堡、或者远逃不好吗?

    这些人也大抵有些财物、余粮,并不是郭敬要针对的对象。

    逃难之人中也有穷苦人家,他们便是把“青天老爷会救我们”当真的人,

    如今,在他们卖儿卖女卖老婆都无法维生后,“青天老爷”来“救”他们了。

    郭敬并没有杀了他们,如此众数的百姓不好杀,很可能引起民变。

    郭敬对外宣称代王施压,按照代王的“戏谑之言”本应该全杀他们,

    郭敬怜悯百姓,打算将他们送出大同镇,好应付代王的命令:

    让大同镇如同话本一般,成为没有乞丐的“圣人”城。

    真如代王所料,代王替郭敬背负了骂名,

    军中不止没有不满郭敬者,各个还皆认为郭敬仁义。

    七月二十六日,大同镇围城第十二天下午。

    郭敬雷厉风行,仅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便把大同镇中的八千余“乞丐”聚集。

    东城门处,负责送乞丐出城的将校,对着百姓们喊道。

    “诸位父老乡亲们,想必各位已经听说,瓦剌只围了三面城,东面并未围城,不少人已经从东面逃难。”

    “而如今你们早已身无分文,没有活命的依靠。”

    “代王爷仁慈,特许你们出城逃命,博取一线生机。”

    “开城门!放百姓出城。”

    将校说了通冠冕堂皇之话,便开城门放百姓们出城。

    “我好像也听说了,城北那户王家,便是从东城门逃走了。”

    “人家有房有地的都跑了,咱们光脚不怕穿鞋的,有什么好怕的。”

    “反正在大同镇也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试着逃去京城。”

    “京城?我感觉太原应该更安全一点……”

    穷苦百姓不明真相,浑浑噩噩的向城外走去。

    如此大动静瓦剌不可能不察觉,瓦剌传令兵将此事禀报给了也先太师等首领。

    “东城门有数千人涌出?”

    “穿的破破烂烂不说,还无一人携带兵械?”

    也先太师稍加思索,便分析出来大同镇因为缺粮,才迫不得已送人出城。

    虽不清楚为何缺粮如此之快,但大好的战机也先可不能错过。

    “终于让本太师等到了。”

    “传军令,集结两百骑兵与一千步卒,携带攻城器械去驱赶出城者。”

    “千万注意,要等到出城者多半数出来后,骑兵再向其冲锋。”

    “步卒则是跟在其后,做出一副攻城的假象。”

    “叮嘱士兵万万小心,不可进入城防弓箭射程,只要吓人便好。”

    “当然,若有本事在射程外抢些女人回来,那便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遵命。”

    也先太师围三阙一,本即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以也先对大明官员的了解,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官员们不会干不利己的事情,

    故而,三五成群的出逃者并非真正的逃难者,皆是贿赂东城门守军后私自出城,

    这些人是去、是留,对于大同镇的士气影响不大,

    也先选择劫掠财物后,半杀半留,

    除了安抚瓦剌儿郎外,同时顺势做局,让城中官员误以为东城门可以放人,以便为今日之事埋下伏笔。

    等到官员主动送数千百姓出城时,定然代表城中无力供养他们,

    也先把他们赶回大同镇中,可极大挫败大同镇的守城决心。

    不足一刻钟,瓦剌直接集结了上千骑兵,向难民们冲去。

    也先本意只派出两百骑兵,各部落首领却曲解此意,改为各部各出两百骑兵,

    然后等各部真正集结时,各部都多出了几十人,

    各部首领相视一笑,默契的不多说什么。

    来了南人之地却抢女人不积极,不如回家放羊去。

    “不好了!鞑子冲过来了!”

    “鞑子要杀了我们了!”

    “快,快回城!”

    一千多骑兵向难民堆冲去,难民堆中直接爆发了骚乱。

    “大人不好了,瓦剌向难民们突袭,百姓中踩踏频出,已有上百人毙命。”

    “有多少百姓出城了?”

    “回大人,八千余百姓基本上尽数出城,只有不到一百余人还在城内。”

    东城门将校一看此状,一时间也犹豫了来。

    “咱们该如何是好,要不要接百姓回来?”

    “不可,要是放百姓回来,咱们怎么向郭公公交差。”

    “郭公公可是向代王求情了许久,才饶了百姓一命。”

    “可把百姓留在城外,鞑子也会……”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代王是什么人,若是咱们放百姓回来,不止百姓依旧难逃一死,连咱们也可能搭进去。”

    “不可妇人之仁,快将剩余百姓也驱逐出城,再紧闭城门。”

    将校心一横,下令把所有百姓关在了城门外。

    八千百姓一时间手足无措,在城门下哭喊了起来。

    哭喊声响彻云霄、直穿人心,盖住了其他所有声音,让全大同镇都寂静了。

    哭,并不能解决问题,为了求生,不少百姓开始四散而逃,试着寻得一线生机。

    瓦剌骑兵也分散追捕,各自向各自的目标冲去。

    大同镇被围困并不算久,不少妇女还是颇入瓦剌人之眼。

    厮杀声、马蹄声、虐笑声杂现,慢慢压过了百姓的哭喊声。

    混乱的现场让守军不好射箭,只能任由瓦剌轻骑对百姓的屠戮。

    短短半个时辰后,东城门附近便无一站立者,

    八千百姓只有不足百人,侥幸逃离了瓦剌的铁骑,成功逃出生天。

    其余者不是被抓,便是被杀。

    畅快的娱乐环节结束,瓦剌们绑着战利品回到了军营中。

    传令兵也将战果禀报给了也先太师。

    “报。”

    “大同镇紧闭城门,不许南人回城,儿郎们轻松杀光了南人,抓完了女人。”

    “南人中逃生者不足百人。”

    “太师,可要派人追杀吗?”

    “无需,让他们跑,最好把今日之事传遍整个大明。”

    “遵命。”

    也先太师刚刚听完此战战果,另一名远道而来的传令兵也进入了大帐。

    “报!”

    “南人大军已经进入阳和地界了,最多再有两日,便可到达阳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