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政、策

    嘉靖太了解这些庸臣了,若是今晚非要确定此策的人选,庸臣们只能选于谦。

    让于谦领这个肥差,相当于此事无人能获利。

    对于大明官场上的庸臣们来说,自己抢不到的油水,宁愿毁了也不会给别人,更何况是派系政敌。

    “没有异议的话,那王振你起旨,将于侍郎定为此策的推行之人。”

    “圣上英明!”

    大臣们再度跪倒在地,恭维嘉靖的选择。

    “时候不早了,朕也乏了。”

    嘉靖摆了摆手,离开了龙椅向屏风后走去。

    事情已经敲定,嘉靖也不想继续废话了,嘉靖还想继续去修炼《九阳真经》。

    “王振,记得送送诸君,他们都是大明的栋梁,朕的肱骨。”

    “奴婢遵旨。”

    “恭送皇上!”

    王振与大臣们一同施礼恭送嘉靖,待嘉靖走入屏风后,王振便送诸位大臣出了紫禁城。

    大部分大臣回家后就开始懊悔不已,懊悔为何没能争取到如此肥差。

    只有少数大臣感觉出了不对劲,明明是商议此事是否可行,怎么论着、论着变成了敲定施策人选;

    更令他们困惑的是,为何这次选人如此着急,大军不是才出京师一天吗?

    最起码六、七天之内,京师都是最适合给大军供粮的地点,

    用得着这么着急敲定人选吗?

    正统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清晨的初阳刚刚照亮京师,三人三骑便从西城门出了京师。

    三人正是兵部侍郎于谦与两名护卫。

    买粮之事于谦已经接下,现在于谦要去大军军营之中,与英国公等将领商讨撮合此策详情。

    大军才出动不到一日,最多也不过行走了三、四十里路程,

    仅仅用一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于谦便追上了大军。

    此时大军刚将帐篷收拾好,整队出发没走多久。

    于谦报明身份,在两名传令兵的领路下,来到了张辅等人面前。

    于谦、于冕一碰头,两人的火气就都上来了。

    二人互相别了一眼对方后,于谦深呼吸几口气,调整好情绪了才和张辅打招呼。

    “英国公,圣上已经通过了你提出的买粮之策了。”

    “不得不说,此策要是运用得当,的确能帮我大明百姓减负不少。”

    “于侍郎过奖了,此策乃是令郎于监正提出的。”

    “令郎此等大才,令我也佩服不已。”

    于谦昨夜并未参与夜间会谈,嘉靖的圣旨中也并未写出此策是于冕提出。

    于谦现在才知道是于冕提出的,一想起于冕之前的商贾之事,于谦立马先入为主的辩驳起来。

    “什么大才?”

    “我看他一个商贾出身的奸商,定然是想要借机中饱私囊!”

    “我这就回京城,和圣上陈明利害,让圣上取消此策。”

    于谦火气瞬间上头,调转马头便要回京上疏。

    王山想起干爹王振的安排——多和于冕交好,此时便拦下了于谦替于冕说起了好话。

    “于侍郎,此次出征期间,令郎必须一直待在军中,怎么去勾结商贾中饱私囊呢?”

    “更何况此次采买军粮之事,全权由于侍郎你负责,中饱私囊之事怎么也轮不到令郎。”

    王山只是讲清楚事实,于冕只身一人在军中,身边毫无亲信帮忙传话,怎么去勾结商贾呢?

    更何况即便于冕能联系商贾,真正决定采买粮食的也是于谦。

    于冕哪有机会去中饱私囊。

    看似合情合理的话在于谦听来,便是另一种味道了,

    现在王山替于冕说话,代表于冕肯定成了一条腌狗。

    于谦火气蹭一下连上几个台阶,指着王山与于冕骂道。

    “你说我会中饱私囊?”

    “呵呵,真是以小人心度君子之腹。”

    “你真把于某人当成你俩这种阉人了!”

    于冕本来不想说话,此时也被激起火气了。

    “到底是谁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看不好说吧。”

    “如果真说有个于某人,能借着此策中饱私囊,”

    “我看怎么也轮不到我这个于某人吧。”

    在场只有于谦、于冕二人姓于,谁也能听出来于冕是在说于谦。

    “你这个逆子,现在我在京师公务繁忙,无法抽身。”

    “等我以后致仕回了老家,我第一件事便去祖祠向祖先哭诉,然后从族谱上除了你名。”

    看着父子二人越吵越厉害,驸马井源也出面帮于冕说起了好话。

    战场上将领之间常有分歧,哪有真结仇的。

    井源不止不记恨于冕,昨夜还想到了于冕“奇谋”的第一层,

    于冕三言两语便稳定军心,实乃是值得敬佩的大才。

    “于侍郎,我看令郎说的没错呀,他哪有机会去贪腐。”

    “这样吧于侍郎,我帮你看着于侍郎,但凡令郎有一点点贪腐迹象,我以驸马之身去向皇上面前参他。”

    井源话都说到这地步了,于谦再直的直人也该借着台阶下台了。

    “那便拜托井驸马了,一定要看好这个逆子。”

    “我看是要看好另一个有权去贪腐的人吧,我一个奸商,哪怕想贪也是有心没权。”

    “混账逆子,老夫……”

    “行了,都少说两句吧。”

    “特别是于侍郎与于监正,口舌之快有什么好逞的。”

    张辅也出面为二人说和,大军出征途中,最忌讳有人不和。

    “现在北境子民生活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还眼巴巴的等着咱们,去把那些暴元余孽剿灭。”

    “咱们不一致对外、共抗外敌,反而父子相执、大吵特吵。”

    “咱们这样做对得起圣上的信任吗?”

    “对得起黎明苍生的期望吗!”

    张辅搬出来人民二字,于冕、于谦二人瞬间脸红,不好意思再继续拌嘴下去了。

    张辅见二人不再争执,问起来于谦的来意。

    “倒是于侍郎,你还没说你来大军找我是何意。”

    “有什么事不能靠书信解决吗?”

    “大军日夜行军,若是只靠书信往来,难免会有差池意外。”

    “我想趁着大军还未走远,当面和英国公商讨军粮采买之事,”

    “争取尽快将采买之事彻底敲下。”

    “言之有理。”

    张辅点了点头,当初于冕提出的不过是草案,真要实施的确是当面再商议一番更好。

    王山看着不对付的父子二人,突然笑意浓浓的调侃了起来。

    “在场众人之中,应该数于监正最了解此策了。”

    “于侍郎,你要商讨也应该和于监正商讨,而不是和英国公。”

    “哼~”

    “哼!”

    父子二人互相冷哼一声,看都不想看对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