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血洒众安桥
繁体版

第62章 首登随州

    接到张宪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岳飞万分着急。张宪和徐庆同为岳家军五虎将之一,岳飞本以为有张宪和徐庆两员虎将坐镇,攻破小小的随州就像三个指头捏螺蛳,十拿九稳。他没有料到张宪和徐庆这回偏偏没有拿到“九稳”,却撞上了剩下的这一“不稳”,两员大将阴沟里翻船,居然会拿不下小小的随州城。

    岳飞陷入沉思,他打算命令王贵坚守大营,自己亲自率领背嵬军去增援随州。不料就在此时,牛皋突然自告奋勇请战,愿意领兵增援随州。

    “元帅,我知晓随州城地形,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去随州,一定可以一举荡平随州城。”牛皋突然开口请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岳家军众将跟岳飞一样,都没有见过牛皋打仗,不了解牛皋能力,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众人觉的,做为岳家军五虎上将的张宪和徐庆都不能攻破随州,新来乍到的牛皋又有何能耐能够马到成功呢?

    在文艺作品中,牛皋是个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的猛张飞式人物。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牛皋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勇双全的优秀将领。牛皋曾经在老家鲁山拉起过队伍抗金,杜充一味南撤,牛皋未能跟着走。

    刘豫当上伪齐皇帝,并且把他的首都也定在开封,建立起跟宋朝相应的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原来的宋朝臣民,让大家误认为他的伪朝廷依然还是汉族人的政权,只不过是由他刘姓取代赵家而已,老百姓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牛皋就上了这个当,杜充将他抛弃后,曾经投到刘豫手下。每每想起这件事,牛皋总是无比自责。

    好在这段黑历史时间不长,当金军再度攻宋的时候,刘豫的所作所为令牛皋倍感气愤,认识了刘豫真面目的牛皋幡然悔悟,反戈一击,再次投入抗金战场奋起抗金,洗刷耻辱。牛皋复归南宋完全是因为岳飞的个人人格和魅力所致,他多次跟朝廷上表,坚决要求依归“岳家军”。

    “哼,吹!可别把自个的姓都吹爆了。”有人冷冷地说着。

    岳飞没理会,问道:“请问牛将军有什么好计策可以攻破随州城?”

    牛皋知道自己来岳家军不久,他不了解大伙,大伙也不了解他,相互之间要有一个磨合期。牛皋没有在乎别人的冷言冷语,应道:“我曾经在随州呆过一段时间,对随州城还有印象。”

    岳飞连忙说道:“那就请牛将军给大伙介绍介绍随州城吧。”

    牛皋毫不客气地说道:“随州城不大,周长仅仅只有四里有余,李道将军当任知州的时候,曾经调动大批民夫修缮城防,加高了城墙,挖深了护城河,使得张、徐二位将军攻城受挫。我去了之后,会仔细观察地形,用巧计破城。”

    牛皋曾经在河南跟金兵和伪齐军都打过仗,有经验也有教训,非常熟悉所谓的大齐军队,他归附岳飞之后,岳飞在作战中非常倚重于他。

    牛皋向岳飞夸下海口,说道:“元帅,给我三天时间,三天之内我保证拿下随州。”

    岳飞严肃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牛皋一本正经地应道:“当然是真的!三天,我只要三天,一定拿下随州城!我要是超过期限,随你处置。”

    牛皋是出征前才拨到岳家军的,岳飞没有见过牛皋的手段,他对牛皋的认知仅仅限于传闻。岳飞板着脸说道:“军中无戏言!”

    牛皋知道这是自己到岳家军打的第一仗,成败关系到自己今后在岳家军的前途和地位,留给他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牛皋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我不是刚投军的菜鸟,当然知道军中无戏言,若是元帅不信,牛皋愿立军令状!若是三天拿不下随州城,请元帅砍了俺牛皋这颗黑头,以警示全军!”

    岳飞见牛皋说的这么坚决,满意地说道:“如此甚好,我派岳云带领背嵬军随你一同前去,他给你当先锋,协助你破敌。”

    岳云早就想去支援张宪,听到父亲的命令,岳云十分兴奋,趋歩向前,应道:“孩儿领命!”

    牛皋看着身旁的岳云,说道:“有大公子一同去,三天之内攻破随州城我更有信心了。元帅,我只带三天粮草,若是不能兑现若言,就让大公子提着我的人头来见你。”

    岳飞叮嘱道:“岳云,这回去随州,你一定要听从牛将军调遣。”

    岳云带领八百背嵬军作为先锋先行,牛皋率领一千步兵随后跟进,一千多将士风风火火赶往随州前线。攻打随州城的岳家军将士见来了援军,一同来的还有“赢官人”和他带领的背嵬军,欢呼雀跃起来,顿时士气大振。

    牛皋向张宪、徐庆二人了解战况,张宪摇头说道:“攻击不利,我们打了三天,伤亡比较大,只好暂停攻击,以免做无谓的牺牲。现在我们正忙着修理炮具、云梯等损坏的攻城工具,准备再次攻城。”

    牛皋问道:“二位将军,你们下次准备把哪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啊?”

    徐庆应道:“还在考虑之中。”

    牛皋微微一笑,说道:“李道将军不是在你们这儿吗?他曾经在随州工作过,熟悉随州城,可以说是随州通。还是把他请来吧,听听他对攻城有什么建议。”

    李道很快就来到大帐,牛皋问李道:“你曾经动用民夫修浚城壕,知不知道随州城哪儿更容易防守,哪儿更容易攻取啊?”

    李道应道:“随州城共有五个城门,南门是土墙,低一些,北门城墙最厚。”

    徐庆接嘴道:“正因为南门土墙较低,前些日子我们就选择南门作为突破口,没想到敌军防守的非常严密,没能攻进去。”

    牛皋又是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南门攻不进去,为什么不来个声东击西呢?”

    一旁的岳云连声说道:“牛伯伯说得真好,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牛皋和岳云伯侄俩一唱一和,张宪茅塞顿开:“这就叫反其道而行之,敌人以为越是保险的地方,越是最容易被攻破的突破口。”张宪暗骂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个完美的攻城方案在他的脑海里油然而生。

    四人一道商议攻城策略,制定了作战预案。按照预定的作战预案,决定李道佯攻南门,为了做的更逼真,不使伪齐军看出破绽,张宪还特地给李道增加了炮具。

    崔邦弼和颜孝恭分别带领本部兵马攻打东门、西门,主要是防止伪齐军从这儿突围。张宪、徐庆、牛皋、岳云带领主力攻打北门,张宪命令主攻部队当夜秘密转移到城北,准备第二天一早对随州城发起总攻。

    五月十八,黎明时分,岳家军各城门同时发起攻击。在城北,四十具抛石机和大炮对着城头发射石块和炮弹,其余将士背着土袋奔向护城河。昨天岳云就发现护城河成了岳家军的拦路虎,许多战士就是在过护城河时负的伤,甚至牺牲。如果是一马平川,岳家军就可以直抵城下,因此岳云建议填平护城河。张宪命令将士们连夜准备好大批土袋,果然很快就填平了多处壕沟。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在激越的鼓声和呐喊声中,十几架云梯搭上了随州城头,岳家军开始登城。

    牛皋长的人高马大,站着像座塔,打仗确实勇敢,先身士卒冲在最前头。特别是牛皋自己的部队,见主将不顾一切往前冲,也跟着往前冲。

    牛皋这一冲不打紧,徐庆自然不肯落后,也领兵往随州城冲去。跟随岳云来的背嵬军个个都是岳飞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也跃跃欲试。岳家军将士就像一股股旋风,呼呼啦啦地涌向随州城。

    随州城城楼上的伪齐守军见岳家军潮水般冲来,惊呆了,只顾伸长着脖子看,竟忘了张弓射箭。王嵩见此阵势先是一惊,随即回过神来,连忙下令射箭,妄图用密集的箭雨阻挡住岳家军。王嵩将伪齐军分成两队,一队射箭,一对装箭,轮番射击。一时间,随州城上箭如雨下,许多岳家军士兵纷纷中箭倒下。

    张宪见状,连忙下令鸣锣收兵,抢回伤员和阵亡将士遗体。第一天的攻城并不顺利,伤亡了三百多将士,快要爬上城墙的岳云手臂也被伪齐军利剑所伤,所幸伤的不重。

    岳家军再度组织攻城,岳云照例披挂整齐准备出战,被张宪强行留下。为了防止岳云擅自出战,张宪给这个不安分小兵一个任务:一边观战,一边想破敌办法。

    岳家军重演郢州攻坚故事,照例大炮、抛石机、攻城车一起抵近随州城射击。岳云不顾伤口崩裂流血,想再次带着背嵬军攻城,被张宪拦住。

    “宪叔,让我去吧!上次打郢州,就是我们背嵬军最先登城。我已经组织好敢死队,这次非拿下随州成不可。”

    久经沙场的张宪十分明白,“先登”者担任的是敢死队角色,随时面临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通常是九死一生。背嵬军是岳家军中的特战队,哪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出现在那儿,攻坚登城本来就是岳云率领的背嵬军敢死队任务之一。

    第一个登上城墙者称为“先登”,也称作“首功”,他最危险,功劳也是最大,赏格甚至超过斩将夺旗。经常先登者,依照战功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作为岳家军统帅之子,岳云只考虑如何拿下城池,并没有想要成为立首功的先登者。

    见弟兄们一批批被伪齐军打死打伤在城下,岳云心中怒火犹如火山爆发,连忙说道:“宪叔,不要再犹豫啦,让我去吧!”

    张宪默默地注视着身披五十斤重白色铠甲的岳云良久,无不担心地问道:“小云子,今天的战斗可不比往常啊。比郢州战斗惨烈多了,能行吗?”

    岳云应道:“宪叔,我跟你那么久,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和背嵬军有登城的经验,知道怎么登城,知道怎么躲避敌军的檑木滚石,宪叔,我去了,不拿下随州,不来见你!”

    张宪一把抓住岳云的肩膀,深情地注视着岳云那张稚嫩的脸庞许久,重重一拍,说道:“好,去吧,一定要小心啊!”

    “知道了!”身披重凯甲的岳云将两柄铁锥枪往腰间一插,抓起一只盾牌就往前冲,眨眼间便窜出了一箭地,他的身后紧紧跟随着八百名同样身着重凯甲,抬着攻城云梯的背嵬军敢死队员。

    当年铁佛寺三年的苦没有白吃,岳云当年练就的轻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尽管穿着五六十斤重的铠甲,只见岳云灵活的就像一只小猴子,三蹦两跳,一会儿就冲到城墙下。

    伪齐军将领王嵩见此次攻城的宋军全部身着重铠甲,手持盾牌,连忙下令放下手中弓箭,改用擂石朝着攻城的宋军砸去。

    敌变我变,岳云见伪齐兵不用弓箭改用石块砸,连忙命令背嵬军散开,免得挤在一块更容易被敌人石块砸伤。

    岳云一边登城,一边眼疾手快挥舞铁锥枪,将砸向他的石块拨开,敌军的擂石落了空,擦着岳云的身子而过。

    再说张宪见岳云冲出去,他那颗心顿时悬了起来,赶紧指挥士兵将所有抛石机和大炮尽量推进到护城河边,抵近射击,集中攻击随州城一段城墙,掩护岳云。

    牛皋是个百步穿杨的好射手,这些年他带出了不少神箭手。牛皋带着大队盾牌手和弓箭手抵近随州城下。盾牌手用盾牌紧紧护住弓箭手,弓箭手将一支支利箭准确的射向城墙上敌兵,掩护岳云带领的背嵬军突击队攻城。

    宋军高大的攻城车几乎与随州城同高,躲在攻城车里的宋军火器手轮番朝着伪齐兵开火。霎时间,只见随州城墙上硝烟滚滚,一颗颗炮弹、一块块石头落在城头。开战以来,伪齐兵还没有遭到过如此猛烈的攻击,纷纷四散开来,躲避炮火与石块的攻击,城墙上出现短暂的空隙。

    张宪亲自擂鼓助战,在激昂的战鼓声中背嵬军架好云梯。抓住伪齐兵躲避炮火的空隙,岳云迅速脱掉铠甲,攀着云梯,如同一阵白色旋风往上窜。紧跟在岳云身后的背嵬军敢死队员,一个个奋不顾身的往上冲。

    张宪放眼看去,只见岳云腰插两柄铁锥枪,嘴里叼着手刀,一手持盾牌,一手抓着云梯快速往上爬。城墙上伪齐军慌忙将擂石滚木往下砸,岳云左躲右闪,灵活的避开擂石滚木。

    指挥作战的张宪命令神臂弓手远距离射杀围攻岳云的伪齐兵,减轻岳云的压力。围攻岳云的伪齐兵纷纷中箭倒下,距离城墙约摸还有六七尺,岳云猛然纵身一跃,“飞”上了城墙。

    伪齐兵眼见的岳云登上城墙,急忙挺枪围了过来,企图将岳云刺成刺猬。

    “汉奸们,纳命来!”岳云高声喊着,一手用盾牌护住身子,一手挥舞手刀,砍向眼前的“枪林”,手刀所到之处,伪齐兵手里长枪枪头纷纷落地。伪齐兵做梦都没有料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竟然有如此神通,拿着没有了枪头的枪柄发呆,竟然不知道躲避。许多伪齐兵还没有看清楚岳云模样,便去阎王爷哪儿报到了。

    岳云站在城垛上一阵乱砍,见手刀卷刃,随手将手刀朝着一丈开外的一名伪齐军官飚去,那名伪齐军官被手刀扎了个透心凉。

    杀红了眼的岳云不顾大腿中枪,从腰间抽出两柄铁锥枪,纵身一跳,跳下城垛,“飞”进伪齐兵中,两柄铁锥枪又是刺又是砸,许多伪齐兵根本来不及反应,便倒在了岳云脚下。岳云身受十余处伤,白战袍染成红战袍,有他自己的血,更多的是敌人的血。

    城墙被岳云撕开了一个口子,一名伪齐军将领见宋军涌上城墙,凶狠地驱赶着士兵来堵缺口,意图把登上城墙的宋军杀光,或者打下城去。然而这名伪齐军将领并不知道领头登城的宋军是谁,假若他要是早知道这名宋军就是岳云的话,一定不敢这么张狂。

    岳云一柄铁锥枪有四十斤,折合现代四十八斤,两把铁锥枪就是八十斤,放在今天就是九十六斤,妥妥的超重兵器。岳云视伪齐兵如草芥,手里的两柄铁锥枪上下翻飞,如入无人之境。

    一个伪齐将领挺着朴刀来战岳云,岳云左手举起铁锥枪相迎,两人兵器相撞,“当”的一声,伪齐将领顿时双手虎口迸裂,手中朴刀掉落地上。电光火石之间,岳云右手铁锥枪又到,伪齐将领脑袋开了瓢,红的白的齐出。

    见岳云得手,攻城宋军士气大振,背嵬军敢死队一个接着一个登上城头。登上城头的背嵬军越来越多,岳云一边杀敌,一边指挥战士们杀下城头,打开北门。

    攻城宋军见状齐声高呼:“赢官人!赢官人!赢官人!”

    “赢官人打开城门了,冲啊!杀呀!”喊杀声震天的动地,宋军呐喊着奋勇往前冲。

    伪知州王嵩一直以为岳家军进攻的重点仍然像前几天一样是南门,得知北门受到岳家军重点“关注”,慌忙调集机动部队增援北门,可惜为时已晚,岳云已经杀进城。

    徐庆和牛皋带领本队将士勇猛冲杀,在喊杀声中,前几天还在顽抗的伪齐军顿时土崩瓦解,乖乖的放弃抵抗。有的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更多的伪齐兵推推搡搡的往东门、南门、西门跑去,妄图从那儿突围。然而,崔邦弼和颜孝恭、李道正带领部队等着他们,五千伪齐兵全部成了瓮中之鳖,不死既降。战至辰时,伪齐军被全歼,王嵩被活捉,无一漏网。

    如果说郢州之战背嵬军敢死队只是崭露头角的话,随州之战,背嵬军再创佳绩,从此奠定了背嵬军成为岳家军精锐部队的地位。

    岳云凭着勇冠三军、艺高人胆大的战绩,赢得“赢官人”的称誉。从此只要有人提到“赢官人”三个字,便令金人、伪齐兵闻之色变。

    牛皋果然没有食言,带来的三天粮草还没有吃完,便与张宪、徐庆、岳云等人一举攻破数日未克的随州城。这一仗岳家军生擒伪知州王嵩,俘虏伪齐将士五千余人,其余伪齐兵战死,岳家军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城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