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血洒众安桥
繁体版

第61章 轻取襄阳

    岳飞摇头叹息道:“荆超呀荆超,看来你真是无可救药,居然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你以为刘豫是好人?当年他作为大宋臣子的时候就贪生怕死,主动投降金人。如今刘豫已经成为金人走狗,你不是不知道吧?如今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你何苦还要跟着他卖国求荣,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呢?荆超,你已经战败,赶快投降吧,回头是岸。”

    荆超睁大眼睛瞪着岳飞,冷笑着说道:“我败了么?岳飞,你好不要脸,你们父子两个打我一个,算什么英雄啊?有本事咱们一对一决个胜负。”

    岳飞没有发怒,反而笑了,说道:“你还好意思说呢!你知道我儿子多大吗?他才十六岁!你多大呀?一个叔伯辈的老将居然打不赢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还好意思大言不惭要跟我对决,你脸不红吗?”

    “罢罢罢,我认栽就是。来吧,现在就杀了我!”荆超遭到岳飞一顿羞辱,就像被剪掉鬃毛的烈马,被拔掉翎毛的公鸡,顿时泄了气,不再争辩,闭着眼睛等死。

    岳飞说道:“荆超,醒醒吧,不要再执迷不悟了。是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也不可怕,关键是知错能改。杨再兴跟错了曹成,他知错能改,现在不也在我军中为朝廷效力吗?我敬重你是个人才,所以才苦口婆心的劝你。只要你肯回头,咱们既往不咎。”

    岳云插嘴道:“矛子叔当初不仅跟我们是敌人,他杀害了韩顺夫将军,还杀死了我的亲叔叔,跟我有杀叔之仇。后来他投降了,我爹爹一样重用他。他现在就在我军大营,你可以去见他。哦,对了,我矛子叔还想跟你比个高低,正在四处找你呢!荆超,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回头确实还来得及,我爹爹一定不会慢待你。”

    荆超叹息道:“唉,一切都晚了,回不去了。我背叛了宋廷保大齐,如今你又要我背叛大齐再投宋,如此反反复复,朝秦暮楚,我还是个人吗?荆某不才,但是也知道不能做墙头草,我更不愿意做吕布那样的三姓家奴。再说,我的妻儿老少都在汴京,我投降了你们,我的一家老少都得做刘豫的刀下鬼。岳将军,你父子俩的好意我荆超心领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追随你!”

    尽管岳飞动之以情,晓之于理,大道理,小道理说了几大箩筐,死脑筋的荆超就是不开窍,闭着眼睛,一心等着受死。

    岳飞无奈地收回枪,说道:“唉,抓蜂不做糖,强按牛头不喝水。人各有志,强求无益。荆超,我不杀你,你走吧!祥祥,放他走!”

    “多谢了!岳将军,你的好意容荆某来生再报!”荆超爬起来,双手抱拳,给岳飞父子深深施了一礼。

    听说荆超被岳飞父子打败,杨再兴飞马赶来,劝解道:“荆超,我还要跟你打一架呢。我们之间的架还没有打,你这是何苦呢?听我哥的,还是降了吧。像我一样,跟着我哥一道为朝廷出力。”

    荆超苦笑道:“杨再兴将军,我跟你不一样,你背弃的是犯上作乱、危害百姓的叛贼曹成。假如我要投降,背叛的是大齐朝廷。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已经背叛过大宋,回不去了。大齐对我不薄,我不能再背叛大齐。再说,我的父母妻儿都在汴京,他们的性命全捏在我手上,我已经不忠,不能再不孝。”

    荆超解下佩剑丢在地上,脱去满是鲜血的铠甲,擦了一把脸上的血渍,头也不回地朝着左边的山崖跑去,猛然纵身一跃,跳下悬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没有人阻拦,岳飞、岳云父子和杨再兴默默地为荆超送行。荆超虽然招子不亮投错了人,终究不惜为一条血性汉子。

    十六岁的岳云太年轻,他想不明白,荆超既然可以为刘豫这样的大汉奸、卖国贼慨然跳崖,为什么当年金军进攻东京的时候,荆超就不能像今天一样为自己的祖国大宋做点儿贡献呢?纵然即便是战死在抗金战场,也是死得其所,死的轰轰烈烈,即使不能青史留名,也不会像今天这般落的个汉奸的臭名,辱没祖先呀。

    尽管荆超只是个为刘豫伪政权殉葬的敌人,可他毕竟是战死沙场,出于人道,岳飞还是派人买来一副上好棺材,厚葬了荆超,给予荆超应有的尊严。

    收复郢州异常顺利,岳家军只用一天时间就攻破了被伪齐吹嘘成固若金汤的郢州城,北伐初战告捷,打出了岳家军的威名。

    这一仗,岳家军杀死伪齐兵七千余人,其余伪齐兵悉数被俘,伪长寿知县刘楫被活捉。张宪进城劝荆超投降的时候,这个伪长寿知县刘楫害怕张宪的劝降会动摇军心,居然叫嚣“各为其主”拒绝投降,是个死心塌地的铁杆汉奸。

    刘楫本来就是个怕死鬼,自知作孽太多,担心宋军一定不会饶了他。见岳家军攻破城池,刘楫急忙脱下官服,换了一身士兵服装。想想还是不保险,居然跑到一户百姓家强要便衣,妄图蒙混过关。不料被这家百姓逮住,交给岳家军发落。当真是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凡是当汉奸的都没有好下场。

    刘楫被活捉后,跪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苦苦哀求岳家军留他一条狗命,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留他一条狗命,一定做牛做马报答岳家军。人们敬重的是英雄,最瞧不起那种既没有骨气,又贪生怕死的叛徒文人,为了活命不惜出卖祖国,出卖祖宗,出卖自己灵魂。这种汉奸最可恨,为了当狗,不惜残酷镇压自己同胞,刘楫就是这样的一条恶狗。岳飞令人宰了刘楫这条没有脊梁骨的癞皮狗,丢到郢州城外乱葬岗子喂野狼野狗。

    拿下郢州城,岳飞兑现了自己的若言,城内伪齐军的粮草成了岳家军的战利品,掌粮官不再为吃喝担忧,将荆超准备犒劳伪军的猪羊肉尽数分发给各军,打了打胜仗的岳家军将士们美美的饱餐一顿。

    收复了郢州城,岳家军忙着打扫战场,处理善后事宜。这一仗岳家军虽然有伤亡,好在牺牲的将士不算多,大多是受伤程度不同的伤员。岳家军隆重的安葬了牺牲战友,在郢州建立起战地医院,医治伤员。

    自家的烈士安葬了,七千伪齐军死鬼怎么办呢?有人主张在郢州城外筑“京观”,既是对活着的汉奸的警告,也是对死去汉奸的惩罚。

    筑“京观”又叫“人骨塔”。古时候打仗,战胜方会将战败方将士的人头或者尸首收集起来,堆成一个小山,在尸体上面盖土,夯实建成一个巨大的土堆建筑,就成了人们常说的“京观”。“京观”一般建在路边,是古代战争最残忍恐怖的行为之一。

    战胜方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为了炫耀武力,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战果。二是为了威慑敌人,看看谁还敢不服。三是为了减少瘟疫发生,防止尸体腐烂造成疫情传染。

    史书《左传》最早记载京观。春秋时期,楚国跟晋国争霸,公元前597年,在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从此确立了他“春秋五霸的地位。战争结束,楚国大臣向楚庄王建议,收晋国人尸体筑城京观。理由是好向后代子孙彰显武功,同时也威慑晋国。楚庄王却有些不赞同,“说要止戈为武”。

    武字拆开,它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楚庄王的意思是要收起兵器。他以为用武力获取胜利,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而不是要夸耀战功,歌颂暴力。楚庄王还认为,保持国家强大,不是通过战争威胁他国、震慑敌人就可以成功的,而应该是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富足、和谐的生活,获得人心。晋国士兵是为国尽忠而死,没有必要将他们的尸体做成京观进行羞辱。

    楚庄王不愧为霸主,是个值得后人学习的有德行君主,他反对筑京观。然而像楚庄王这样仁义之人毕竟少,为了显示功绩,许多统治者、将军热衷于筑京观,战国时期的白起就是筑京观的推崇者。

    长平之战,白起命令手下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俘虏,并将四十万具尸体堆积起来,筑起一座历史上最大的金字塔形状京观。白起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减少尸体腐烂后引发的瘟疫风险,或许是为了显示功绩,或许是为了让赵国军心不稳,好乘机攻打赵国。

    历史上筑京观的将领不少,项羽、王莽、东汉末年的皇甫嵩、司马懿、邓艾等人都有干过。项羽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将二十王秦军降卒全部杀死,用二十万颗人头一层人头一层泥土,仿佛砌墙一般筑成京观,让路人不寒而栗。

    最奇特的是邓艾,为了彰显军功,竟然把自己人的尸体和敌人尸体放在一起,共同筑成京观。

    帝王中最有道德良心道德是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皆无功而返,隋朝也灭亡了。高句丽将部分俘虏的随军将士杀害,跟战死的隋朝将士尸体堆在一起制作成京观。消息传到唐太宗耳朵,他认为隋朝将士也是自己百姓,竟然被高句丽如此羞辱,非常恼怒,御驾亲征高句丽,最终让战败的高句丽不得不臣服大唐。唐太宗下令平了所有京观,好生安葬隋朝将士,并重新祭祀。

    岳飞给将领们讲了楚庄王和唐太宗反对筑京观的故事,语重心长地说道:“伪齐军中,死心塌地当汉奸的毕竟是少数,这些战死者中间绝大多数是普通士兵,他们本是咱们宋子民,出于种种原因才当了伪齐兵的。说实话,他们之所以会成为炮灰,跟我们也有很大关系。假如我们能保护得了他们,他们就不会当伪军,就不会客死他乡。兄弟们,楚庄王不让部下侮辱对手,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做到,我们岳家军是仁义之师,更不能侮辱自己的同胞尸体。张宪,挖几个大坑把他们都埋了吧,不能让他们暴尸荒野。这事做好了,对伪齐军也有很大的影响,会有更多人知道咱们岳家军是仁义之师。”

    有人问道:“如果打死的是金狗呢?”

    “同样不能筑京观。”岳飞解释道,“我们不羞辱死人,是表示我们对人的尊重。金人也是人,他战死了,我们一样不能筑京观羞辱他。否则,我们岂不是成了跟金人一样的的野蛮人了吗?”

    岳家军用三天时间处理完后事,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由张宪、徐庆带领,向东攻打随州,岳飞亲自统领岳家军主力沿汉江北上,直取襄汉重镇襄阳府。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经在这儿威震华夏。武圣关羽在这块土地上,上演过许多动人而又悲壮的故事。

    自从伪齐占领了襄汉地区以来,襄阳府就成了伪齐军的大本营。金人占据襄阳,就等于在南宋腰子上插上一把尖刀,往西可以配合进攻汉中和四川,往南可以深入湖南腹地,往东则可以顺着长江直下江南,直接端掉高宗赵构老窝。伪齐在这儿驻有重兵,驻守襄阳的不是别人,正是投降了刘豫的叛将李成。这家伙自从被岳飞打败之后,犹如丧家之犬,渡过长江,投靠了伪齐皇帝刘豫。兵微将寡的刘豫正愁“无米下锅”,李成来投,刘豫如获至宝,高兴的差点跌下“龙椅”,把李成当做心腹,委以重任。

    在投降金人和投降伪齐的诸将中,李成最为勇猛强悍。李成号令严明,手下将士唯他的命令是从,如此严明的军纪在叛军中是极少有的。不仅如此,李成还有一处与众不同,每逢战事,李成一定会亲临战场,带头冲锋。部下生了病,他会亲自探视,士兵没有吃饭,他也不吃,下雨天士兵没有雨具,他跟士兵们一道淋雨,不搞特殊。他的治军和带兵方式跟岳飞颇为相似,因此投奔他的人不少。假如李成能走正道的话,是会成为受人尊敬的将军的,只可惜李成心术不正,不仅卖国,而且残害无数百姓。

    去年十月,李成率军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李道等人,夺取了南宋的荆襄六郡。刘豫便让李成率军驻守襄阳府,管理荆襄六郡。刘豫授权李成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李家祖坟冒了青烟,当真是风光无限。

    岳飞与张宪、徐庆分兵之后,一路向北,岳飞十分担心襄阳府李成会去增援随州,或者威逼郢州,他决定在攻打襄阳之前,首先拿下襄阳府下属的宜城县。拿下宜城,首先可以用它来拱卫郢州,避免郢州得而复失。其次,也可以在这儿插上一颗钉子,阻断李成救援随州道路。

    想到这儿,岳飞命令王贵、王万带领中军和破敌军为先锋,自己统领大军紧随其后,向宜城火速开进。宜城伪齐守军听到岳家军要来攻城,吓的闻风而逃,王贵和王万捡了个大便宜,兵不血刃收复了宜城县。岳飞率领岳家军占据宜城县,跟九十里外的襄阳府伪齐守军李成对峙。

    岳飞一天就打下要塞郢州城的消息传到襄阳,李成听得不禁后背发凉。被岳飞打怕了的李成早已被岳家军的神威吓破了胆,他是属兔子的,听说岳飞亲自带兵来攻襄阳城,不待岳家军兵到,便仓皇丢下襄阳城,连夜往北逃跑了。

    李成虽然是岳飞的手下败将,毕竟李成手里兵马不少。别说跟手握刀枪的数万大军作战,即便是抓数万头猪,也得费一翻功夫。进攻襄阳之前,岳飞就做好了跟李成打一场大战的准备,甚至设想过被李成和金军里外夹击的最坏打算。

    考虑到襄阳是李成重兵防守的重镇,岳飞不仅带来了岳家军主力部队,而且还将岳云带在身边,准备放手与李成拼死一搏。岳飞准备让岳云带领背嵬军参加攻城战斗,夺取襄阳城。岳飞做梦也没有想到,李成这个窝囊废居然连个照面都不打,便逃之夭夭了,害得岳云和能打硬仗的背嵬军无用无力地,岳家军继宜城之后,又兵不血刃轻轻松松得了襄阳城。

    岳飞真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还以为李成在使诈,连着给踏白军下达了数道命令,要他们速速查清李成究竟逃向何处,查清楚襄阳周边伪齐军和金军的驻防和兵力情况,以免被敌人包了饺子。直到五月十七,岳飞才带领部队进驻襄阳城,完成了这次作战的中心目标。

    再说张宪和徐庆领兵来到随州,把守随州城的是伪齐军将领王嵩。这个王嵩跟荆超一样,也是个一根筋的死硬分子,得知岳家军攻破郢州,他没有领兵去救援,而是采用坚壁清野战术,把随州城外百姓连带物资全部撤进城里,不给岳家军留下一粒粮食。

    张宪带领的岳家军距离随州还有二十里,王嵩便下令紧闭各城门,并且在城墙上高高挂起免战牌,任岳家军将士怎么辱骂,他就是充耳不闻,拒不出城交战。

    这次攻打随州,张宪、徐庆为了速战速决,带来的多是轻骑兵,只有少量步兵,而且未携带重型攻城器械。王嵩不出城,张宪只得指挥为数不多的步兵尽力攻城。王嵩见岳家军对他的免战牌视而不见,依旧攻城,连忙组织士兵用檑木滚石、箭镞拼命抵抗,岳家军伤亡颇大。

    攻城受阻,岳家军有些年轻士兵急了,什么下流话、脏话都骂。守城的伪齐兵受不了,忍不住对骂起来,一时间“骂战”代替了血战。王嵩不仅坚守不出,而且还能装孙子,竟然不让士兵跟岳家军对骂,颇有司马懿接受诸葛亮女人衣裳的度量。

    张宪、徐庆进展很不顺利,接连攻了三天城,都被伪齐军击退了。不仅没能拿下随州城,还折了一些弟兄。

    张宪知道此次北伐关系重大,如果久攻不下随州,伪齐刘豫必然会向主子金人求救。一旦金军来援,不仅随州城里的伪齐军会出城反扑,而且,身处襄阳的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主力也会陷于被动,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张宪心急如焚,压力山大。好在张宪也是久经战阵的岳家军副帅,当机立断修书一封,向岳飞如实汇报战况,令人快马加鞭向岳飞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