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逆袭影帝
繁体版

54、陈楝的初衷

    通过胡老师,陈信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自己执教的孩子们,十有八九都是留守儿童,十有八九。

    看着这惊人的比例,灯下的陈信,有些开始怀疑——

    但,他不知道要怀疑什么。

    他并不是一个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又哪里会需要来到在这种地方支教?

    他也不过是小县城里无数的“小镇做题家”里的其中之一罢了——

    可,怎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些孩子居然面临着这样的处境?

    ……

    拍摄的进度非常顺利。

    为了演员的情绪脉络也清晰完整,陈楝按照着整个剧本的设计进行拍摄。

    “你到底是多久前来到这里的?你对这里的一切都太了如指掌了。”

    隔着蚊帐,望着垂垮的蚊帐顶,冯信宇开口问道。

    “嗯——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吧。”

    “你一直住这边?”

    “不是,这个项目我规划得比较早,但是因为预算有限,所以前期的工作我要尽量地亲力亲为——环境、气候、人物等等,都要和剧本契合。”

    听着陈楝的回答,冯信宇心想也是。

    以前他拍过一部跨越几个季节的外景采风型电影。

    如果要拍春天漫山遍野的新绿,夏天漫山遍野的夏花和清澈的溪流……

    如果,还要拍漫山遍野的黄叶和山林,拍皑皑白雪覆盖草地和山林……

    那么,一年四季,整个剧组都要阶段性地再回到这里一次。

    每一次跟随剧组回归所需要调度的人力、物力其实都极其庞大。

    “我没有那么多的预算,去调度那么多的人员,去占用你的时间。”

    隔着两层蚊帐,陈楝的声音听不出来情绪。

    “所以,我只能自己来——这里的春夏秋冬,我只能自己拍下来。”

    之后,陈楝平稳而有节奏的打呼如约而至。

    冯信宇已经习惯了。

    在冯信宇看来,陈楝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他很擅长调用镜头的语言去捕捉他想要的东西。

    更厉害的,是他对演员的调度——

    电影里出现的每一位学生,冯信宇都认识,但有时候他没有办法把他们和自己认识的那帮孩子联系到一块儿。

    冯信宇是全素颜出境的,没有做在脸上做任何妆造。

    没有故意去化得像刻板印象里的“不修边幅”或者怎样,就是原原本本的比来这里之前晒黑两三个度数的冯信宇而已。

    “我不想去美化或者污名化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他们只需要在那里,顺其自然就行。”

    陈楝解释道。

    “我想做的,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记录者,而不是一个粉饰者,用他们的苦难去歌颂这么,仅此而已。”

    听着陈楝的话,冯信宇心中感触颇多。

    按照从前他接触到的剧组——

    如果要拍穷人,就一定会给他一张饱经风霜的肮脏的脸,给他脸上涂一抹高原红,让他们的衣衫褴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劲儿地去刻画苦难。

    但是陈楝他没有这么做。

    电影的拍摄进度接下来开始跟随着“陈信”,在山村里走街串巷。

    而也正是因为这段家访的经历,山村孩子们的日常,铺陈在众人面前。

    陈信的第一次家访,就让他狠狠地撞上了“南墙”。

    小雅是三年级的一位女生,陈信到访的时候,她正在做饭——

    在灶台边,她脚底下垫着板凳,努力地掀起锅盖,旁边给她添柴火的,是她还没有上一年级的小妹妹。

    山村里的人并不是都用燃气的,比起100多块钱一罐的煤气,稻草、干柴才是他们日常里用得最多的燃料。

    锅盖掀开,油烟一会儿就蒸腾掉了——

    “陈老师!”

    看到新来的老师,小雅有些喜出望外。

    “龚小雅,你的爸爸妈妈呢?”

    陈信的话,让手里拎着锅盖和正在添柴火的妹妹不由得一愣。

    “老师……我爸爸死了,我妈妈又结婚了,家里只有我和妹妹,还有奶奶。”

    小雅的眼中噙着泪,她很是努力了一番,才没有让眼泪滚落。

    ……

    陈信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个小女孩和另外一个眼睛更为黑亮、年纪更小的孩子。

    两个小女孩,就在这个仅仅开着已经黯淡得有些混黑的灯光的小厨房里,看着这个唐突到访的老师。

    之后的家访,也并不顺利。

    但大多数状况都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在家,只有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

    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嘴上答应着,但往后的日子,学生们的出勤率并没有因此而好起来。

    在第一次学生们全勤的情况下,陈信打算开一次班会。

    “请各位同学们,都给我说一下,平时旷课的时候你都在做些什么。”

    舞台上的陈信,扫视着班里那些头压得很低不敢直视他的孩子们——他们就是“惯犯”。

    “从龚小雅开始吧——”陈信点了点第一组的龚小雅。

    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声音有些发抖。

    “老师……我有很多家务要做,洗衣服,喂鸡喂鸭,还要帮妹妹洗澡洗头……”

    “老师,我奶奶生病了,我要照顾她。”

    “老师……”

    ……

    通过这次班会,陈信才初步了解了这帮孩子们的“身不由己”。

    他们不得已的过早的承担了一些家庭的责任,这些事情做起来都是很耗费时间的——甚至他们都没有时间去关注老师说过的“生理卫生”。

    洗手了就算卫生了呀,不对吗?

    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处境,陈信开始有预谋地开始干涉孩子们的生活——

    从前不上课的时候,他喜欢呆在宿舍玩手机,或者到山上发呆,这些都是他打发时间的方式。

    但是现在,他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也鲜少再去那个能眺望远方的山顶。

    陈信的孤独,正在被他自己主动消解。

    在不上课的周末,陈信开始主动参与孩子们的生活。

    他会给那些磕伤碰伤的孩子涂药,给那些头上有虱子的孩子上药,洗头,也会帮孩子们缝裤子——尽管他的针脚实在是太难看。

    孩子们也越来越亲近这位新来的老师。

    春去秋来,直到一通电话的到来——

    陈信参与的接力支教已经完成,他已经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