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姓赵,就不能继承皇位?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宋义:“这故事不火,老夫,横尸街头。”

    -------

    写故事?

    大嫂子,

    二嫂子,

    甚至,

    就连二嫂子收养的小娘子,都躲在娘亲背后,偷偷的观瞧宋归,她一懂事,见到的便是现在的宋归,所以,她其实对宋归的观感还不错,就是,母亲经历了之前的扫地出门,若不是久居良人(丈夫)的叔父家,实在不合适,她是真怕回来再遭受一着,所以,不仅仅是俩位嫂子,能避则避开宋归,小娘子宋曲,也是不许跟宋归多接触的。

    前车之鉴啊!

    当然,

    这个现在不重要,重要的是……

    “故事?”

    不知何时,

    神出鬼没的宋义,一个大步就跨进了屋子,正好听到了宋归那句话,顿时皱眉道:“你那榆木脑袋能写什么好故事?”

    老太君瞪了他一眼,时而迷糊,时而清醒:“三郎有此心便是好的,总好过某些人,亲娘也不认。”

    “是是。”宋义不敢跟老太君犟嘴,苦笑道:“嬢嬢说得对,只是,孩儿也不是抨击他,榆木脑袋是好事,榆木脑袋才能考中进士,就是,孩儿觉得,考进士跟写故事毕竟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榆木脑袋考的中进士,却编不好故事啊!”

    不仅仅是宋义,

    大嫂子,

    二嫂子,

    其实,

    宋归这一家人,都不算是普通人,大嫂子,二嫂子都识字,只是,大嫂子要学的更多些,但是,不论是学的更多的大嫂子,还是,只是识得几个字的二嫂子,她们其实,都不太看好宋归写什么故事。

    写故事要天马行空的,

    他有吗?

    宋归也不解释,只是摆摆头,示意宋隐把纸张交给她们,然后看着宋义道:“可是王知府有什么事要问我?”

    宋义其实蛮好奇宋归能写什么故事的,不过,这时候,侄儿良人们正在传阅,他便也憋了一会,回答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那狄说供认不讳,王知府想结案了,问一问你的想法,毕竟,这次的案子还是开封府衙与皇城司俩司联合。”

    宋归,

    抿了一下唇。

    宋义好奇道:“怎么了?”

    宋归也没有隐瞒:“侄儿认为,凶手不是狄说。”

    “嗯?”

    宋义正要询问,便听……

    “嘶!”

    “嘶!”

    “嘶!”

    就好似要把空气抽干一样,大嫂子,二嫂子,甚至,就连踮着脚偷看的小侄女都猛的抽了一口凉气:“吓人。”“而且,不是那种纯粹的吓唬人,而是一种读了让人脊背生寒的吓人。”“写的真好啊!”“这是三郎写的吗?”

    登时,

    宋义便憋不住了,没好气道:“不是你们大房合起伙来吓唬人吧?他能写出什么好故事?”说着,便凑过去,一把扯了过来,读了起来……

    旋即,

    七尺的汉子,竟是冒出了,半斤的汗,呆呆的看着宋归:“你写的?”

    “嗯!”

    宋归正也要拖一拖时间,便解释道:“这只是很多故事的其中一个,你们觉得,若是将这些故事在茶肆中传阅,能不能吸引一些客人。”

    “能!”

    显然,

    早一步看完的宋隐,已经完全是有些对宋归改观了,最起码,能写出这么毛骨悚然的故事,他肯定是用了心的,而不是敷衍自己,然后认真道:“只是,若是传阅,我们又拦不住,说不得第一日便被人偷着带出去,传开了,所以,能不能让人讲出来,一日讲一些,虽然还是不可避免要传开,却好歹能多讲几日,而且,如果讲得好,那怕传开了,也会留下一个忠实的客人。”

    这是,

    说书啊!

    宋归有些惊讶的看着提了建议的大侄女,皱眉道:“这故事我还有很多,而且,除了写这些故事,还能写一些其他的,不会缺了文。”宋归想起来了,他当时穿越时,身后那个卖农产品的摊子旁边,好像就是个卖四大名著等古籍的。

    宋隐期待的看着宋归:“我能说。”

    “你?”

    面对侄儿都不留情,面对侄孙女,宋义就更高高在上了,一边看故事,一边头也不抬道:“你能做个甚?等着嫁人就行了。”

    咬唇,

    莫说在这个时代了,就是现代,没有父亲兄弟的孤女,也谈不上多被人重视,宋归却是静静的看了宋义一眼:“咱们大房的事,听他作甚,你要想讲,我便让你讲,只是,我需要事先跟你说明白,说书毕竟是个抛头露面的事情,或许会影响你之后的婚姻,你自己想明白。”

    宋义撇了一下嘴,

    他倒是没什么恶意,而且,现在的宋归可比之前的宋归难对付多了,小心翼翼的翻到下一页,开口道:“你们大房的事,我是管不着,而且,你是你爹,我爹钦定的宋家家主,你说不得还能反过来管我,但是,王知府可是只给了你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辰后你要是没个回答,他可就结案了。”

    “那你把书放下。”

    宋义歪了歪嘴,这故事,吸引人的很,尤其是燕赤霞出场之后,总让他有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总觉得,这样的人,才是侠士该做的人。

    宋归收回目光,与宋隐商议了起来,宋隐出奇的有想法,甚至,都隐隐弄出来舞台剧的影子了,只是,宋归这会没什么钱,便让她收敛收敛,先筹备一些音效道具,增加讲故事时的代入感,然后,宋归足足磨蹭了一个多时辰,才跟宋义一块去了开封府衙。

    路上,

    宋义还在絮絮叨叨:“故事太短了,完全不够看啊!”

    “你不是不爱看吗?”

    抵达开封府衙,

    果然,

    虽然宋归没有在王素规定的半个时辰内抵达,但是,王素也没有就此定了案,而是,悠闲的躺在后衙,招手道:“过来吃些?”

    “是你吧?”

    宋归捻了一枚杨梅:“嘶,酸。”

    王素愣了一下:“啊?”

    宋归笑道:“首先,李玮能忍,但是,他绝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其次,文及甫其实是一个很知道分寸的人,否则,他也不会跟李玮闹翻,最后……有点刻意了。”

    宋归试图再捻一颗杨梅……

    没得吃了,

    王素将盘子缓缓的拉到了自己面前,捋了一把胡子:“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