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98章:几十个金银矿

    王漓一听他这话,马上笑颜逐开道:“好啊,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变不出钱来,我可不依。”

    “安了。你就等着为夫大变魔术吧。”

    “你打算怎么做?”

    “暂时保密。”

    “神神秘秘的,你该不会是打算骗我吧?”

    “哪能啊。萧青霜在边上听着呢。让她作证,到时变不出钱来,为夫任你处置。”

    萧青霜笑道:“妹妹放心,我给你作主。到时夫君食言,我们就不让他上床了。”

    “姐姐说的是。”

    李易一把将两女拉入怀中:“好啊,胆敢明目张胆图谋为夫。哼,要是我做到了。你们怎么说?”

    两女娇媚如花,相视一笑:“那还用说,任凭夫君处置就是了。”

    “这可是你们说的啊。”李易在她们耳边一阵耳语。

    “啊。好不正经!”两女面红耳赤,桃花四开。

    ……

    飞艇再次起飞,海军已在作出战准备,预计不久将会正式出征。

    而其他几个战场也将在春耕后开启。

    一下子增多一个战场,后勤压力巨增。而钱就是重中之重,物资反倒不是大问题。这一两年,大唐的工坊开得到处都是。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

    本来苏明远收到电报,知道又多了一个用钱的大户,他连死的心都有了。但万万没想到,李易竟然主动把这个锅给背上了。真是可喜可贺。

    但钱从哪来?苏明远自问已经做到了最好。能来钱的地方,大唐全参与了。

    从哪还有财源?

    李易一回到皇宫就带着纸张与地图跑到书房闭关了大半天。

    等他出来之后,他丢出去一张地图——上面竟然有三十几个金银矿的具体位置。

    紧接着他跑到了制纸作坊,召来一堆制纸、油墨、印刷工匠和几个科研中心的机械专家,不知道的在捣鼓些什么。

    大唐近期热闹不断,先是报纸上刊登了解放奴仆、禁止人口买卖、禁止卖淫嫖娼、禁赌、禁毒、科举改革等重大政策。

    人们还没从这些巨变中反应过来,报纸上又刊登了一道重大消息:

    在大唐境内发现了三十余座产量惊人的金银矿——初步估计每年至少可以给大唐带来一千多万两的财政收入!

    一千多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就算是朝廷的报导有水分,五百万两总也是有的吧。

    如此多的钱,怎么花?朝廷说了,他们准备开办银行,给民间贷款,另外准备大采购。

    至于采购什么,报纸上没说,但官员们私底下却透露出了许多信息。这些信息珍贵无比,每一道都代表着钱!

    原本解放奴仆、禁止人口买卖、禁止卖淫嫖娼、禁赌、禁毒、科举改革等事让众多士绅们很不满。他们私底下都已经想着要窜连起来,搞点小动作了。

    但这消息一出,天下为之一静。有了电报,大唐的信息传播得极快。

    眼见着大唐又一次大洒币要开始,这时候要跟朝廷对着干吗?

    士绅们犹豫了。

    另一方面,李易通过报纸很明确的告知他们,以上的政策,谁敢作刺,直接抄家砍头!

    他还鼓动百姓们检举,揭发成功者,可得到百分之一违抗法令者的家产。

    这招直接打在了士绅们的七寸上。他们是有钱,但也正是钱太多,这百分之一的赏格,足以让他们一旦犯错就万劫不复。

    另一方面为了分化读书人对科举改革的不满,李易印刷了大量的考公书籍,以很低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报纸上大篇幅的鼓吹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并告知读书人:

    大唐现在对职务进行了细化。公职人员职务大量增加。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马桥,现在是一条大路通京城。

    而且可能像这样的机会也就开始这几年,以后想考公就很难了。

    为了增加说服力,宋源他们还专门搞了个专板,煞有介事的分析这次改革的利弊。

    一时之间,天下读书人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许多人顶不住诱惑或者觉得报纸上说得对,纷纷加入考公大军。这势头一形成,就再也止不住。

    你不来考,大把人来考。

    邹启等旧官僚得知这个形势后,直呼无奈。

    “陛下这招,算是阳谋了。”

    在上次的酒楼中,邹启与众官再次相聚,他叹息了一句。

    看着几十个垂头丧气的同僚,邹启也很无奈。

    这些天,他们各部暗地里偷偷的对苏明远等人进行了观察。得出的结论,让他们大受打击。

    以前说治国平天下,他们总以为他们干得还不错。

    但一跟苏明远等人作对比,他们就落了下乘。

    苏明远等人与他们最大的差别就是细致。苏明远等官员的施政是可视化、数据化,精准得十分具体。

    而他们的施政则是模糊而空泛的。他们的命令里出现大量的:数千、数万、不计其数、大量、若干等字眼。

    具体实务上他们更是空洞得可怕,但苏明远等官员却是责任到个人。想追责也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另外就是高效。这点让邹启等人十分羞愧。

    他们习惯了一杯清茶,一下上午的作风。一碰到苏明远他们那种打仗一般,各种任务纷飞的状态,他们就格格不入。

    他们根本跟不上这些年青人的节奏。

    一天处理几十、上百件事务,各部间频繁调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还是人吗?

    “诸位,你们近期与改革派共事可有所得?”邹启虽然心中已经知道答案,却还是问了出来。

    众官低着头,皆不想开口。邹启只好直接向各部主官发问。

    “刘大人,你在礼部如何?”

    “不如何。”刘轩没好气道:“礼部的宋源就是陛下的传声筒,陛下说什么是什么。他还主动巴结陛下,捍造伪事,毫无风骨。”

    想了一下,刘轩更是气愤道:“更可气的是,堂堂礼部,竟然还有个女人在职。听闻她以前风评不好,是个……”

    刘轩冷哼一下,最终没将荡妇这词说出口。

    邹启皱眉不已,又问:“那礼部掌握的报纸,还有教育司,你可有机会作主?”

    刘轩摇头:“报纸宋源看得极紧,他们有人审核内容。分派给我的只是些风花雪月的散事。时政我参与不得。”

    “教育司目前由东宫娘娘作主。依下官看来,还算公正。不过,娘娘说过,所教习的内容,她也作主不得。”

    “谁能作主?”

    “陛下。”

    邹启嘴角抽抽,他对礼部渗透进去失去了希望。

    他看向刑部大员:“陈大人,你们刑部如何?程勇算是我们的旧人。他作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