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99章:一比吓一跳

    这位刑部陈大人苦笑道:“相国,您还不知道吗?当年就是因为程勇为人古板,他才被下放到荆南道。他对我们很看不过眼啊。”

    “你觉得新法如何?”

    “于民有利,于高官权贵不利。”刑部的陈大人想了想,还是说了句公道话:

    “新法核心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话已经放在了教科书上。一旦天下人达成共识。权贵将失去大部份特权。”

    他这话说得很有意思,说的是大部份特权,而不是全部特权。可见说的是实在话。

    众官对新法内心是抗拒的,但他们也没有办法。李易与程勇搞出来的刑部太细。

    法院、检察院、民警、武警等等,细致到了基层,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与以前的基层不同,这些人从上到下,都要识字,懂法。简直堪比考个秀才。

    大唐的刑部系统运比以前的完善。邹启对这块倒也乐见其成。

    “周大人,看你脸带喜色。看来在工部有所得。”他看向低调的工部尚书。

    “相国,下官也不知怎么说才好。”

    工部周大人看了眼四周的同僚,连忙把脸板起来。“陛下确实对工匠厚待。科技兴国。下官实以为然。”

    厚待?百官们只觉得被强喂了口狗屎。何止是厚待,这些贱业都已经登堂入室与他们平起平坐了。

    “陛下单独给他们搞了套进升通路。墨家要起飞了。”邹启叹息,他能说什么呢?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工匠在大唐腾飞中所起的作用。这时候再说什么奇淫技巧,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周尚书连忙缩了缩头,理论上他是儒家。但他做的却是墨家的事。

    而且,他确实很认同大唐工部。所有大员中,可以说他是融合得最好的一个。

    邹启也不好说他什么,他看向户部尚书:“林大人,你怎么一言不发?”

    “下官无话可说。”户部的林尚书苦涩道:“下官被萧耀祖架空,在大唐户部就是个摆设。”

    “他怎么敢这么大胆?”众官大怒,说好的互相合并,权力共享,你竟然玩架空。岂有此理。

    邹启也有点气愤:“为何如此?你仔细说来。”

    “此事也怪我等学艺不精。林尚书将事情一一说来。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大唐户部的数字管理实在太变态。

    动则数百万两银子的进出流通。各处帐目的变动更是一日一变。不精通现代数学的原大乾官员们根本插不上手。

    说到底还是他们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工作强度。

    众官一想到大唐每日在花费的大量钱财,瞬间对林尚书抱以同情。

    这么畅快的花钱,你却没那个实力去接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邹启烦躁的向兵部尚书发问:“兵部张振宗不在,你们总能掌握得住了吧。”

    兵部的黄尚书把头摇得飞起:

    “我也被架空了。林尚书还有机会参与。我是一个兵也调不动。军队的任何事务,我到现在还是半点没贴上。”

    “怎么可能?”

    众官看他像看个无能之徒,人家主官都外出打仗了,你还没办法把权力抓到手上。这得多无能。

    “别这样看我。”黄尚书很干脆的摆烂:“张振宗虽然远在高丽,但他能通过电报发布命令。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陛下不想让我们染指军队。”

    岂有此理啊,大乾与大唐合并,你直接把我们的军队给吞了。这算个什么?

    “此事情就没有回转的余地?”

    “没有。陛下让人给我送了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想夺军权,谁就是造反。”

    “这么直白?”

    “没有军权,娘娘该怎么办?太上皇可是托付了我等。”

    “慎言,此事不要声张。若是陛下听到,只怕不喜。”

    “不喜又如何?我看陛下明显就是在边缘化我等。将来娘娘的龙子能否登上大宝还两说。”

    “我看悬,陛下这人,说话不一定算话。”

    没有军权打底,邹启也没了把握,现在两个派系,怎么看都是萧青霜那派系占了上风。

    朝堂上的势力先不说,关键是她有了龙子。而他们的那位娘娘,都多久了,还没半点动静。

    等将来时间一长,队伍人心散了,太上皇的话还有几人放在心上就难说了。

    实在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他们这个派系竞争力太差。再说下去这群人该生出异心了。邹启只好和稀泥道:

    “娘娘还未有龙子,此事为时尚早,还是不要说这个了。陛下正值春秋,这话若被陛下知道,只怕要出大事。”

    想起李易的凶残,众官浑身一哆嗦,纷纷闭上嘴巴。

    六部只剩下一个部门没被点到,吏部尚书主动开了口:

    “邹相,下官在吏部无作为。”

    “这不怪你。”邹启叹息:“苏明远此人,非人哉。”

    “相国所言极是。”

    众官对那个年青的总理,无不心悦臣服。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但人怎么能聪明成那个样子?

    众人一想起那年青人的身影,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办明远此人,正如邹相国所言:非人哉!

    “相国,苏总理如此青年才俊,听闻还未成家。”刘轩突然说道:“依下官看来,与你家玲珑倒是个良配。”

    邹玲珑,大乾第一才女,智慧与美貌并存。是邹启的宝贝孙女。

    此话一出,邹启仔细一思索,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苏明远这样的孙女婿,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人聪明,模样俊俏,能干,还得李易器重。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大唐朝堂必是这位青年才俊的天下。

    邹启十分意动,只是却不好开口,毕竟要脸。

    “咳咳,苏明远乃是新派领军人。用美色只怕无用。”

    邹相没反对!他都不说改革派了,而是用了新派的字眼!众官心下一跳。

    要知道,邹启可是对他那宝贝孙女着紧的很,多少英才求而不得。

    不过,这苏明远可真是个极佳的乘龙快婿啊。

    该死的刘轩,你家没待嫁女,也不偷偷跟我说。反用来拍邹相的马屁。不当人子!

    众官纷纷很识相的发言:

    “邹相,佳婿难得。儿女之事,何必与国家大事混为一谈。”

    “是啊,能与苏明远结亲。将来也算是一份助力。就算得不到他帮助。他也总不好对我等落井下石吧。”

    “依我看,苏总理为人光明磊落。倒也不会为难我们。”

    “如此佳婿,邹相不可放过啊。”

    “这?”邹启为难道:“此事我需得好生思量。”

    “不如老夫做个月老,先试一下苏明远的口风?”

    “刘尚书此言差矣。这个月老最好给娘娘去做。”

    “妙啊。如此一来,这苏明远还不得欠下娘娘一个天大的人情。而且将来……”

    “慎言。”邹启打断他的话。

    他见众官的话题已经走偏,要说也只是些丧气的事。只好先让众官离去。他与刘轩一起找王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