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97章:四个战场

    李易蛊惑道:“当然,富贵荣华更不用多说,有大唐在一日,你与你的家族就一日与国同倡。”

    “敢不效死!”有了李易这句话,他马家无忧矣。马如龙大喜过望,起身行了大礼,当场表态:

    “我马如龙对天发誓,此生必为了陛下,为了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违此誓,人神共诛之。”

    两人彼此“交心”,气氛更加融洽。

    接着海军众将领也加入了进来,开始讨论进军高丽的作战事宜。

    感觉到李易的随和,军官们慢慢放开。

    “陛下,卑职以为,单是打击海盗太保守了。”一名军官在马如龙暗示下开口提议道:“我们应该直接进攻倭国本土。将这些入侵我国的侵略者干净彻底的消灭掉。”

    李易已经被这些人灌得有点头大。一听这战狼之言,大喜。

    “好小子,有志气。”他昏呼呼的拍着他的肩头:“没错,这些该死的侵略者,就应该付出灭族灭种的代价。否则,其他国家下次还敢来进犯我国。”

    马如龙欣喜不已,急忙请战道:“陛下,不如全军出动,将货轮带上。将远征军拉上倭岛?”

    “现在就灭倭?”李易疑问了一句,马上被内心的仇恨拉走了疑惑。

    “好,灭倭!杀光他们,把他们抓去挖矿!挖到死!”他大声叫嚷,人已醉了。

    第二日,李易从宿醉中醒来,只觉得头重脚轻。

    他靠在王漓怀中,让她轻轻的给按捏着额头,萧青霜则在一旁哄着他喝醒酒汤。

    “娘子,你怎么不多放点糖。苦死个人。”李易一口干光醒酒汤,整个口腔都是苦味。

    萧青霜将碗递给侍女:“这汤有护肝养胃的功效,苦点好。”

    “这就是你们中医的大忽悠。”李易撇撇嘴,直后悔自己喝高了。这酒后劲挺大,让他头痛。

    王漓笑骂道:“现在知道皱眉了?昨夜喝那么多。”

    “我高兴啊。”一想起昨夜马如龙对他的保证,他就打心眼里开心。

    大复仇,这是他盼了多久的事。以前没机会,现在终于要实现了,还不得喝点。

    “夫君,你还记得你下了什么命令没有?”王漓轻轻按着他的太阳穴问道。

    “命令?什么命令?”李易一脸懵:“昨夜不是酒宴么?我下什么命令?”

    “姐姐你看,他果然是喝高了。”

    萧青霜一脸无语:“夫君,你昨夜与将士们鬼哭狼嚎,让他们全军出动,调集全国的轮船、运输船、风帆战舰准备进攻倭国。你忘了?”

    “什么?”李易一声惊呼:“现在出战?太早了吧。”

    “那怎么办?马如龙已经在作出战准备,张振宗那边也开始给各个海军基地发电报了。”

    “要不收回命令?毕竟你是醉酒下的命令。”

    李易苦笑:“这些小子动作够快的啊。如果不是张振宗在后面怂恿,我把头摘下来当球踢。”

    他从来没在张振宗面前掩饰过他对倭国的意图。这次很明显,是这小子利用他的仇恨心理,达到他攻打倭人的目的。

    看来,在高丽,张振宗被海盗搅得很火大啊。

    “夫君,眼下我们不是马上要攻打大理、西夏和吐番吗?”王漓担忧的说道:“再攻打倭国,就是四个战场同时开战了。这……只怕我们吃不消啊。”

    在李易回朝之后,针对内陆三个国家的战争就已经在进行。

    张木被派往了大理边境,那里离大唐发源地极近,兵源、物资最为充足。此战理应没有悬念。

    刘贵带着大军前往了西夏边境与原来的守军汇合。他所带的士卒大多经历过几次大战,经验丰富,此战应该也不难。

    汪远带着他的部将去了吐番,他们带齐了装备,准备将原来的几万守兵训练成大唐精兵再行出战。

    这个战场是李易最为担心的。由于有高原反应,他只能启用原来已经适应了气候地形的原大乾军。

    有枪炮在,他不怕打不过吐番,他是怕打不过大自然。

    三个战场已经很紧张了,如今又加上一个海战?

    李易捏着眉心,海军还没形成战斗力,只有两艘军舰。万一输了,对刚成型的海军将是致命的打击。

    他早率了。

    “后勤能不能跟得上?”李易问道。

    王漓思索片刻:“风调雨顺,又换了高产作物,接连两季大丰收,粮草没问题。棉布早已产量,被服也充足。就是弹药枪支很紧张。”

    李易皱眉:“不是开了四个兵工厂了吗?连十几万大军的装备都跟不上?”

    “你啊,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王漓嗔怪道:“弹药都是消耗品,打仗要用,训练要用。还有这枪也不是那么容易造的。”

    与大乾合并后,加上一路征召,大唐有正卒将近五十万人。预备役士兵上百万,工程兵不计其数。

    为了节省军费,他们已经进行了几次精减。还把预备役与工程兵搞成了实际上的民兵与民工。

    但就是这五十万正卒,也让管后勤的苏明远等人叫苦连天。

    主要是李易对他们的投入太高了,完全是按照以前的大乾精兵来建设。服被、伙食、待遇都是一等一的好。花的钱自然也就多。

    而实际上呢,全编制装备上枪炮的部队也就十来万人。其他的还是拿着大刀片子。

    王漓、苏明远、邹启等人已经不是一次的想再次精减军队。在他们看来,以大唐的军力,有个十五万人的正卒已经足够。

    实在不行,可以再编制十来万的冷兵器部队。

    对此,李易大发脾气,把他们骂得抬不起头来,直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群文官添什么乱。

    是啊,武官是专业,问题是他们还恨不得能养兵百万呢。反正又不用他们发愁找钱。

    李易当然也明白,以大唐的军力没必要养这么多兵。可他的图谋不止国内。他还要打出去。地盘大了,没兵怎么行?

    故此,他硬顶着压力,拼命催苏明远他们把后勤跟上来。

    本来,只说粮草,再多兵现在的大唐也能养得起。

    可他还有个坏毛病,他爱惜士卒,不许不拿枪械的士兵上战场。

    全军几十万人要装备上枪械火炮,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娘子,缺钱你就说嘛,这种小事,我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最终李易还是决定:不收回命令,先让马如龙他们打打看。

    关键是他今年花钱花得更凶猛了。

    四个战场、全国大建设,一个央都,钱将像洪水一般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