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不惊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一个寻常晚宴而已

    晚上八点,波兰政府的二十二名部长或者部长代表,以及超过两百名拥有贵族头衔的来宾在祝圣宫莱泽克大厅等待公主。

    今晚举行宴会的消息刚刚传到宫外的时候,整个华沙还有点困惑。斯拉夫人虽然习惯举办宴会,但总要有个名头才是。有些人猜测是国王要提前为王储克里斯汀庆祝生日,有些人则认为这是克里斯汀设下了一出鸿门宴。

    而位于圣十字教堂附近的贵族俱乐部聚集着全波兰消息最灵通的达官贵人们,在这件事上都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

    直到今天上午,在看到格但斯克伯爵维托尔德带着一副尼古拉二世的画像进入俱乐部后,大家才统一长舒了一口气。原来今天的宴会不是为了王储殿下召开的,而是为了庆祝俄罗斯帝国公主阿娜斯塔西娅抵达波兰而举行的。

    旧贵族们的首脑:拉斯达普尔公爵、维亚济马伯爵、马尔科夫伯爵、科尔维斯基男爵等人在贵族圈子里秘密地把这个消息传递了出去,整个华沙的前沙俄贵族都为之一振。

    人们编造了各种故事来描述阿娜逃出俄国共和派魔爪的情形,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是:阿娜斯塔西娅殿下因病待在莫斯科,没有被彼得堡的反贼抓到,勇敢的宫廷卫士们为公主杀出了一条血路,保护公主逃出了莫斯科。而斯摩棱斯克的贵族,英勇而智慧的雅科夫·安德烈耶维奇·涅斯维茨基男爵用自己的智谋和生命保护公主殿下安全抵达了波兰,自己却被万恶的反贼杀害了。

    至于波兰国王约瑟夫·雅盖洛,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尊敬沙皇陛下、忠诚无二的圣人,冒着和共和派开战的风险保护下了公主殿下,以及(小声地说)运用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计谋,哄骗在俄国的反贼认为公主殿下不在波兰,保证了公主殿下的安全。

    对于克里斯汀,大家也一扫过去对她的偏见。她在明斯克展现的智慧和果断无疑为保护公主做出了巨大贡献,贵族们为曾经怀疑过这样的女孩而心生愧疚。

    在整件事中,还有一个英雄,那就是阿波卡利斯公爵的公子辛迪加,是他最先找到了公主殿下,并一直陪伴在公主殿下身边日夜侍卫。更有传言说,公主殿下险些遭人暗害,是辛迪加出手制服了刺客,救下了公主的性命。在华沙的舆论里,辛迪加已经被称呼为:公主殿下的守护骑士。

    这类传言在贵族圈里数不胜数,大家都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些故事,听完故事后往往在自己的胸口前画一个十字,低声道:“上帝保佑沙皇。”在许多人看来,阿娜逃出来了,沙皇的血脉就算保住了。更有乐观的人认为,反攻俄罗斯救出沙皇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丽莎对这些消息不屑一顾,这种情报只配作为晚上睡觉前放松神经的每日一笑存在。令她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情,明明按照原先计划,透露风声的应该是一位“口风不严”的王宫发言人。可是在这位发言人“不小心”泄露消息之前,格但斯克伯爵似乎就已经知道了今天晚宴的主角。

    她在车上打开了文件箱,开始翻找格但斯克公爵维托尔德的资料。翻找的同时,她用余光瞥了一下和她同车的尤利娅。后者双手紧握放在胸前,双眼微闭,嘴里似乎在念叨着什么。

    因为今天接送的轿车并不宽敞,她们只能两两乘坐一辆车去祝圣宫。按照常理,应该是丽莎和克里斯汀一辆,尤利娅和阿娜一辆。但是首相帕德雷夫斯基认为克里斯汀和阿娜应该一同出现在贵族们的面前,换言之,也就是从同一辆车上下来。这才改成现在的克里斯汀和阿娜一辆车,尤利娅和丽莎一辆车。

    正是得益于此,丽莎现在才能在车上肆无忌惮地翻找资料,并布置好今晚的计划。她今晚肩负两个任务:一个是王后玛丽亚交待的,搞清楚格但斯克伯爵的底细;另一个则出于她个人的私心,替克里斯汀抓住一些大贵族的把柄,为之后克里斯汀和贵族的谈判中增添一些筹码。

    不过,想从贵族手里剥夺土地谈何容易,没有土地的逃亡贵族倒还好办,曾经被沙皇分封在波兰的贵族是无论如何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利益的,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联合起来,拥兵叛乱。

    丽莎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并不清楚要拿到什么样的把柄才能让贵族们忍气吞声,乖乖地交出一部分土地来,所以她决定把能收集到的证据都收集起来,最后再想办法交给克里斯汀,让她去判断。

    反正克里斯汀深谋远虑,一定能分辨出真正有用的信息。丽莎这样想着。

    同在一车之上的尤利娅眯着眼睛,看着另一位女仆翻阅着箱子里的文件。是公主的秘书吗?她有些疑惑,波兰确实不能和俄罗斯这样的欧洲宪兵相比,但没想到竟然穷到王室连多一个秘书都雇不起。

    不过也无所谓了,尤利娅正在满心虔诚地向上帝祷告。和其它贵族祷告的内容不同,所有人都希望阿娜能够带领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反攻圣彼得堡,救出沙皇,再造第三罗马荣光,只有尤利娅祈祷让阿娜永远不要再回到俄罗斯了。

    她知道阿娜并不是一个能被大家给予厚望的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公主,甚至作为公主都有些不合格。她应该作为一个吃喝不愁的贵族,无忧无虑地度过此生,而不是被那些只顾自己私利的贵族们当作旗帜,因为他们再度被推进名为政治的火坑里。

    要让阿娜避免这样的命运,首先要分化在华沙的贵族团体。作为贵族之一,她清楚地知道现在波兰的贵族并没有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同心同德。沙俄的旧贵族,尤其是失去了土地和财富的逃亡贵族当然希望能回归俄罗斯,杀进圣彼得堡;但波兰血统的贵族,以及王国建立后新册封的贵族对反攻俄罗斯大多缺乏兴趣,甚至持反对态度。

    其中的代表就是维尔纽斯伯爵毕苏斯基将军和利马诺瓦男爵德莫夫斯基。两人甚至反对君主制,是看在波兰能够独立的份上才和约瑟夫妥协的。

    和有封地的旧贵族不同,新册封的波兰贵族只有贵族头衔和每月的贵族津贴,他们没有自己的封地,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农奴。正因如此,他们对扩张和加封的欲望也接近没有。

    尤利娅决定利用这次晚宴的机会,和新贵族建立友好的关系,在未来伺机挑起新旧贵族的矛盾,阻挠旧贵族反攻俄国的计划。

    对于阿娜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无上的幸运,她既能保住贵族的头衔和可观的津贴,也不用承担“罗曼诺夫家族最后一人”的责任。

    尤利娅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的计划最后能够实现。

    克里斯汀和阿娜向祝圣宫赶去的时候,亚历山大也从总参谋部动身了。他被父王任命为战争部代理部长,主持全国军队的作战安排和编制规划。这份工作很不适合他,但新生的波兰人才不足,培养高级军官又需要时间,他也只能应承下来。

    在数天的工作后,他意识到前线军队普遍反应的人员不足、装备缺乏等问题,结症都在一个团体上——旧贵族。虽然国会已经颁布了《禁止农奴法》,要求贵族无条件解散农奴,以聘用的方式代替,但贵族们根本没打算遵守这个法律。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虽然参谋部的纸面数据上,波兰有近20万人的适龄兵源,但征兵处连五万人都招不到。很多年轻劳动力被贵族强制留在了庄园里,既不能在工厂生产,也不能补充军队。

    亚历山大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不止一次向阿波卡利斯建议,让他带一队骑兵旅把那些不听话的贵族全宰了,但这个提议从来没有被讨论过。阿波卡利斯元帅建议他先和贵族接触一下,尽可能说服贵族,不要一上来就刀兵相见。

    听了这话,亚历山大思考了好几天,他深感这个办法及麻烦又复杂,不如把那帮人全杀了简单高效。不过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而不是反驳,亚历山大让参谋草拟一个谈判的条件。在得知克里斯汀举办了一个宴会,而自己要来保护她之后,他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侦察一下,看看贵族们到底卖的什么药。

    临行之前,他把自己最喜欢的手枪——一把俄国M1895转轮手枪放进了衣兜,这不是保护克里斯汀的必需品,单纯是因为亚历山大不相信贵族们。

    此时和索尼娅待在大厅的列夫已经和身边的女孩子攀谈许久了,和他预想的一样,索尼娅依然是滴水不漏。但,索尼娅越是如此,列夫心里想得就越多。

    明斯克谈判后,克里斯汀在华沙也有了些许传闻,有人说她在外交中摆了俄国共和派总参谋长托洛茨基一道,有人甚至说她才是明斯克谈判的主导者。这让列夫不敢轻视这个不到十岁的女孩,总认为她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

    那么,这次说要进行农业改革到底是不小心的泄露,还是王储殿下故意放出风来,给自己这样的封地贵族提个小醒?

    很多贵族认为波兰政府不会和自己撕破脸,但列夫不抱有这样的幻想。建国的时候,这些贵族掌握着封地和私兵,俄国人也虎视眈眈,波兰人不得不做出妥协。

    但现在波兰政府军已经有了十万之众,配合上之前为了应对俄罗斯入侵的动员部队已经达到了将近四十万。外交方面,波兰的独立得到了英法的保障,并和俄国人签订了互相承认的《明斯克条约》,数周前的内忧外患此时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政府处理他们这些贵族简直就和过年杀只鸡一样轻松。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克里斯汀是不是想用更加平和地方式从贵族这里获得点什么了。列夫首先想到的是农奴,毕竟现在大量的农奴被圈禁在他们的庄园里,而政府应该痛恨这件事很久了。

    或者这位王储有更大的野望,连土地也要一并收回?这也不是不可能,她现在有这个实力。

    列夫对自己的未来很担心,他当然不可惜那些不存在的土地和农奴,但作为旧贵族的一员,如果政府和旧贵族彻底撕破脸,自己会不会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看来活路要从今晚的晚宴中去找了。

    克里斯汀放松地靠在车座松软的靠背上,眯着眼睛规划今晚的计划:

    吃吃喝喝,再和相关大臣咨询一下农业问题。

    一个寻常晚宴而已,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