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延安府琐事(秋税)

    什么是民心所向!

    这就是民心所向,李自成他们这一波操作直接秀出了天际,如果不是李鸿业和他事先沟通过,打过预防针,估计现在李自成的尾巴都已经上天了,即便是这样李自成现在也有点飘飘然了,百姓的山呼让他有点沉醉。

    从回来后状态就有点不对,这个李鸿业和下属们没有办法提醒,李鸿业就悄悄告诉高桂英,果然,回到府邸看着兴奋的坐立不安的李自成,高桂英直接命人打来一桶冷水,拎着进入客厅,一下子都倒在了李自成头上,等他清醒过来之后,高桂英缓缓的说道:“怎么样清醒过来没有?老二跟我说你状态不对让我给你降降温,你还真的如此,被今天的呼声冲昏了头了吗?”

    “桂英,你还别说还真是,今天一听到百姓们高呼万岁,咱的心里就被这声音给填满了”李自成擦了一把脸上的水说道。

    “你才占了多大的地盘陕西的一半都不到,外边还有朝廷的百万大军虎视眈眈,百姓们山呼几下你就迷了心窍?这一切都是老二他们为了让你收拢人心做的手段,你若这么点考验都经受不住,那我们干脆现在就抹脖子算了,省得以后被诛灭九族,还好老二提醒我,要不你这个样子出去让属下们怎么看?这点考验都经不住的主公,如何能让他们效忠!”高桂英句句话插在了李自成的心里。

    李自成站起身来对高桂英深鞠一躬说道:“多谢夫人,还好有妹子你浇醒了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以后但凡我有迷失心窍或者飘飘然的时候,妹子你就打醒我,不管水泼还是大嘴巴都行!”

    “看你说的,我怎么舍得打你,只不过你今天的样子,二弟说不能让外人看到,有些话他做弟弟的没法说,所以只能让我来了。老二还说让你有空的时候多读书,都是做主公的人了,读书少知道的少了会让属下们笑话!”高桂英心疼的用手巾给李自成擦着身上的水。

    “这个老二也真是的,什么话直接和我说就是了嘛。怎么也搞弯弯绕了”李自成嘟囔着。

    “读书人嘛心里总归想的多一些,再者说了,他是你弟弟,他那么说你你能听进去多少啊!还不是老拿他当小孩子。”

    “好吧,这次听你们两个的,以后我多读写书,请几个先生来给我讲课总行了吧!”

    “这就对了嘛!以后有事多听听老二他们的意见,快点去吧衣服换了吧,都湿透了!”高桂英高兴的拉着李自成的手要把他从座位上拽起来。

    “嘿嘿嘿,换啥衣服,直接脱光了得了,抓紧时间造个小人,以后和他爹一起读书!”说着把高桂英拦腰抱了起来就往卧室走去。

    “哎呀你个死鬼!大白天的你就要做这种事啊!”高桂英一脸的娇羞。

    “大白天才能看的清楚嘛!”

    …………

    几天之后,这一波收拢人心的操作效果慢慢显现出来,不断的有读书人和武艺高强之辈投入李自成的招贤馆之中,这些人的能力自然有人会对他们进行考核,现在李自成、李鸿业等人正在忙着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秋收。

    从上到下对这次秋收都非常的重视,这是几年以来难有的丰收,李自成、李鸿业再道王绍徽、晏子宾等从绥德侯府到延安知府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都下到了田间地头,连没有驻防和作战任务的士兵都被李自成派出去帮助百姓们抢收粮食。

    从收获到播种整整忙活了半个月,劳累了半个月的众人回到衙门之后大睡了两天。第三天全在绥德侯府大殿聚齐,李自成端坐主位,众人见礼之后都分别落座,李自成首先开口道:“诸位都辛苦了,此行收获如何?各地秋收情况可曾汇总上来?”

    常明仁从袖筒里掏出一份表章递给李自成:“主公现在各县基本上都已经收割和播种完毕了,除了绥德府今年大丰收以外,其他各县相较丰年可以收到八成左右,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丰收了,百姓们到来年夏收的口粮是可以保证的,根据各县统计上来的数字来看,两府加上榆林共计有农田六百余万亩,共收粮约一千两百万石,秋税可收得各类粮米约两百五十万石,折银两百万两。现在秋税正在陆续收缴,估计半月之后可以缴纳完毕。到时候府县留存多少,解递延安多少还请主公那个章程,我们的意见是县二、府三、剩余五成运来延安。”

    “嗯,可行,就照此办理吧!今年各地还是略有欠收,皆因水利修缮不完备,今年冬天再组织境内百姓修缮一下各地的水利,一应的粮食供应都由州府解决,不要让百姓自己备粮食了。”李自成说道。

    “是,主公宅心仁厚,百姓之福也!”常明仁赞道。

    “先生过誉了!秋税之后我们粮食供应就算充足了,鸿业,商税这块年底之前能收多少?年底之前官员俸禄和士兵们的赏赐可是要花不少银钱的!”李自成转头问向李鸿业。

    这玩意还带抽查作业的啊!李鸿业稍微一愣神,心里开始计算起来,这是王绍徽给他解了围:“主公,商税一块一直由属下来负责,现在我们主要的税收分为盐税和边境贸易税收,各大商家来往蒙古已经数次了,还有往内地的私盐贩运,每次可得税收都不低于十万两,加上境内众多商家,核算下来每个月可得税银约二十五万两,一年下来就是三百万两。”

    李鸿业这时候也算完接话了:“还有工坊这块,最近运往义军的武器收获了一大笔,总交易额有一百多万两,现在已经运来了近三十万两,都已经交付户房了。不过赚的多我们花的也不少,首先军饷这一块就占了税收的大半,现在我军约有十四万士卒,每月军饷加上粮草最少需要二十万两银子,我们还要修建各种设施,赈济灾民、官员俸禄等等,基本上是没有剩余甚至是要倒贴的,如果不是倒卖武器和商家的质押银顶着,估计我们的官库里早就见底了!”

    李自成则很很是吃惊:“哦?我原以为每月二十五万两已经很多了,看来还是不够啊。这个如何解决?”

    “主公不必担忧,毕竟我们只有三府之地,能有现在的税收已经很不错了,紧张是因为我们养了十几万的大军,等到我们占领了更多的地盘之后财政状况自然就会好转。现在府库之中尚存有白银两百多万两。粮米一百二十万石。足够支应一年的开销了。”王绍徽开解道。

    “如此我就放心了!鸿业、内政方面你要和诸位先生多多费心,拜托各位了!”李自成对着众位文官说道,之后又对一众武官说:“今年相信不会再起大的刀兵了,明年我们再统领大军出兵西安府,争取占领陕西全境,开春之前诸位要加紧时间练兵,兵强马壮才能无往不利!”。

    众人皆喏!

    因为一个秋收,不仅李自成部停下了所有动作,山西洪承畴和王自用也都停了下来,各自组织人手抢收粮食,整个画面出奇的和谐,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山西大地上没有什么战斗发生,直到秋收结束紧张的对峙局面才又重新开始。

    双方都知道寒冬到来之前的这两个月是最紧要的时候,如果这两个月不能结束战斗那么这场战事就要拖到明年开春之后了。

    大战的阴云再一次的笼罩在了山西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