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繁体版

第七十三章、延安府琐事(收获)

    这一哭哭得了陕西境内百万百姓的心、这一跪跪得了十数万将士的命、这一拜拜得了陕西士子的敬、这一挖挖掉了大明在陕西的根。

    看着李自成跪地痛哭百姓得条活路,李源只感觉李自成身上光芒万丈,不由得拜倒在地山呼道:“主公天命所归!必可以带领我等臣民开创万世之基业,属下愿为主公粉身碎骨万死不辞!”。跟随李自成而来的书吏和亲卫们也都跪倒在地高呼“主公万岁,天命所归!”。在古代天命所归这四个字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无比的重要,能成事者必定大气运加身。现在李自成刚刚打胜了庆阳之战,又有这种高产的作物,不是大气运是什么!

    李鸿业当机立断,叫来自己的亲卫刘山:“传我的令,所有在延安府的大小官员、士绅和百姓中的威望之人,五日内到杨家村集合,我等共祝此等盛世,把主母等人也请来。去吧!”刘山领命骑快马返回了延安城。

    李自成哭罢多时,站起身来一声令下“开挖!”,全村三四百号壮劳力疯了似的涌向了田里,如果不是只让各收一亩,这些人估计半天的功夫能给你都收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玉米、土豆、红薯都收割完毕。看这眼前堆成堆的粮食,人们都高兴不已,找来一根粗木和称开始称重,两个壮汉亲兵扛起木杆,两袋粮食捆在一起,双腿较劲“一二三起!”旁边的书吏一笔一笔的记着。

    最后统计出来,玉米山坡旱地亩产二百八十斤将近两石了,土豆和红薯亩产都超过了一千两百斤,这是八九石的产量啊!所有的人再次被这么高的产量惊呆了。连呼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李自成看这书吏地上来的计算表,又看看地上的粮食,咧着嘴开心的像个孩子,李源走上前来:“主公,如此高产的作物,可谓祥瑞乃是天佑主公,应当摆下祭坛,臣民共庆感谢上苍!”,李鸿业也同意李源的说法,这种可以大收人心的事怎么能错过呢。当即命令亲卫们砍伐树木准备祭祀的祭坛。

    既然产量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吃,李自成让村中农妇把今天收获来的粮食全都做了,大家伙敞开了吃,说干就干,虽然以前没见过没吃过,但是自有手巧的农妇琢磨出了好几样的做法,土豆和红薯或煮或烤,玉米挑嫩的直接煮了,干的扒下来用石碾碾成面,做了粥和饼子、窝头啥的。

    李自成、李鸿业和李源加上几个老农围成一圈,中间生了一堆火,一人拿着一个木棍上边串着这三样在火上烤着,李自成对李媛说:“此次试种成功,先生功莫大焉!之后我准备将之推广到全境,我们境内良田少而山地多,所以种植这些正合适,未来两三年恐怕都要辛苦先生和几位老者了”

    “主公放心,能让老百姓都吃饱肚子,源之所愿万死不辞也!”李源正襟拜道。

    杨老汉也跟着说道:“我们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见过您这样的大人,就算把我们这把老骨头都砸碎了也值了,有您这样的主公以后您不当皇帝谁当啊!你们说是不是。”几人不住地点头。

    “哈哈哈,老人家说笑了!不过既然请你们做事不能不给个名分,以后几位都以侯府农科主事办差吧!”老杨头的马屁拍的李自成真的很舒服。

    “啊!不行不行,我们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能当官呢,李大人这农科主事啥官啊?”几人好奇的看这李源。

    “哈哈,我先恭喜几位老人家了,农科主事应该算是九品吧,管的还是农田里的这些事!”李源解释道。

    “哦!那种地的事没人比我们清楚了,这个官可以做!没想到老了老了还当了个大老爷!哈哈”几人调侃地笑着说。

    “老人家,官好做事难干,你们可要把这些庄稼如何种植都要教给全境的百姓啊,责任重大万万出不得差错!”李鸿业也是和善的对几个老农说道。

    “这位大人放心,别的事老汉或许粗心,但是种田的事从来不敢马虎,你不好好侍弄它到了冬天的时候你就饿着肚子!”杨老汉拍着胸脯保证。

    “以后几位老人家就跟着李先生办差吧,好了说了这么多也都饿了,大家赶紧吃饭,咱们也尝尝鲜”李自成招呼大家开始吃烤熟的玉米土豆大红薯。

    村中的农妇也已经把饭食准备的差不多了,好家伙三五百的青壮,还有五六十的亲卫,各个都是大肚汉,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这通吃啊,亲卫们还好一些,毕竟跟着李自成不可能会饿肚子,但是这些青壮们不一样,从出生吃奶开始就没有饱过,今天全都吃了一个肚子溜圆,要不是怕他们撑死李鸿业制止了他们,这帮人还在那吃呢,现在一个个撑得躺在地上幸福的直哼哼。其中一个后生躺着喃喃地说:“爹、娘你们死的太早了没能吃上一顿饱饭,今天儿子吃饱了,吃饱的感觉真好!”说完一骨碌身爬起来,径直走到李自成跟前,跪倒在地:“老爷,您这还要人当兵吗?我想当兵!”

    “哦?现在有好日子过了,你为什么想要当兵啊!要知道当兵就要上战场搏杀,随时可能丢了性命!”李自成好奇的问他。

    “老爷!小人叫杨大嘴,肚量大,从小到大就没有吃饱过,爹娘就是为了给我们兄弟省口吃的逃荒路上活活饿死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田能吃饱了,小人不想再过那种吃不饱的日子,如果混蛋朝廷要打过来怎么办?所以小人想当兵灭了那个混蛋朝廷,这样他们就不会回来抢小人的地和粮了!家中有哥哥能传宗接代,小人光棍一个有力气不怕死!”杨大嘴仰着头说道。

    “好!是条汉子!咱们就是要打的那个混蛋朝廷不敢欺负我们,才能守住我们的田我们的家!我收下你了,以后就做我的亲兵!”李自成也很事激动。

    紧接着又有十几个村中的光棍汉子站起来也要投奔李自成当兵,李自成将他们都收进了亲兵队。看这还有不少人蠢蠢欲动,李自成连忙制止:“乡亲们,要打败那个混蛋朝廷单单靠当兵是不行的,当兵打仗没有错,但是当兵的也要吃饭不是,都跑来当兵了谁种田呢,没有粮食士兵们饿着肚子没办法打败朝廷官兵的,所以我们更要多种粮食,总有一天我们能过上不受欺负的好日子的!”

    好说歹说才算止住了这些青壮要参军的情绪,整个村子对李自成的尊敬和崇拜已经达到了顶峰,相信李自成说的话很快就会传遍四里八乡,传遍整个延安府甚至陕西。

    第二天,高桂英、王绍徽、常明仁、晏子宾等就都赶来了,后续的官绅、乡老都在赶来,也有附近的百姓得到消息之后赶过来的,陆陆续续的五天时间杨家村这里聚集了得有上万人,为了维持秩序李鸿业又调来延安府的衙役和五百卫军维持秩序。

    到了第五天,李自成请了延安府最德高望重的士绅和乡老,陪同他一起收粮,万众瞩目之下李自成掰了一根玉米、刨出一串土豆和一串红薯,向百姓展示,人群之中一阵惊呼。士绅和乡老也分别采摘了同样是惊呼不断,李自成恭恭敬敬的把几样东西摆上祭坛,然后焚香祭拜,感谢上苍赐下此等高产作物以饱百姓之腹,希望来年继续丰收。

    李自成祭拜完毕站起身来,转向百姓拿出统计好的数字大声的读出来:“诸位乡亲父老,我延安、庆阳、榆林自治以来,我们一直在找能让大家吃饱肚子的办法,天佑我等,今年试种的新粮有了好收成,其一,玉米山地旱地均可种植每亩可收粮两石,青储三千斤;其二土豆和红薯、山地旱地可种,亩产粮八石,青储千斤。稍后大家可以看实际的产量,明年开始进行各地都要开始种植,官府会专门派人教给大家种植。来人开收!”

    李自成就站在祭坛之上静静的看着李鸿业等人带着杨家村的青壮下地开始收割选择过最好的几块地,不是他不想下来,是李鸿业昨晚特意交代过他一定要站在上边不能下去,要时刻保证百姓们能看到他,亲卫们则是把祭坛层层围住,刘山和杨大嘴站在李自成身后。收获民心的时候李鸿业怎么可能让李自成错过呢。

    一个多时辰以后,随着收获和称重的结束,所产的产量比李自成报的还要高,人群之中杨家村的几个老汉带头跪倒对着李自成大喊:“天佑我主,我主天命所归!万岁!万岁!”一时间万人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李自成沐浴在山呼之中有些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