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繁体版

第七十五章、延安府琐事(迎娶)

    山西方面的战斗咱们暂且不提,李自成这里秋收完毕之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

    二爷李鸿业要成亲了!

    古代君王成婚也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诸侯三个月,普通百姓家定亲到成亲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李鸿业的亲事因为战事已经整整拖了半年多了,现在境内暂时还算稳定,于是婚事被提上了日程。

    李鸿业的本意是创业之初一切从简,可是作为一方之主李自成的弟弟,还是势力的二号人物,李鸿业的提议当即被众人否决,为了笼络人心也好,提振士气也罢,婚礼一定要办的隆重,商议过之后,李自成特批了十万两银子让王绍徽和常明仁统领礼房的官吏操办此事,从问吉、采纳、过礼、请期等步骤一样都不能少。还邀请三府官员、将领、知名士绅等一同参加。

    大明朝从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就规定普通百姓成亲时,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而不同的阶层成亲的时候规格也不一样,就拿采纳礼来说: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晶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晶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

    因为哪怕是自己封的,李鸿业现在也是一无官职二无爵位,所以几人为了李鸿业成亲当天穿戴什么级别的衣帽都争起来了,最后还是高桂英拍板确定说“李自成兄弟同为一母同胞,当不分彼此,就按侯爵礼定。”最后才确定下来吉服穿大红蟒袍、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衫、青缘,赤罗蔽膝,革带佩绶,白袜黑履;头上七梁冠,笼中貂蝉,立笔,前后金蝉插雉尾。

    而袁婷芳和晏明月二人同为正妻,礼服同为一品命妇规格:衣服为真红大袖衫,深青色霞帔,褙子,质料用纻丝、绫、罗、纱。霞帔上施蹙金绣云霞翟纹,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金绣云翟纹;头饰为松山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衔珠结。正面珠翠翟一,珠翠花四朵,珠翠云喜花三朵,后鬓珠梭毬一,珠翠飞翟一,珠翠梳四,金云头连三钗一,珠帘梳一,金簪二珠梭环一双。

    就这些东西普通老百姓连见都没有见过,万幸啊李自成这里还是有见过世面的人,根据规制图谱上的样子画出图来让延安城的金银首饰楼和成衣铺加紧制作,终于在成婚前三天都制作了出来,送到了侯府之中。

    婚期前的三天,李自成部除了前线的高立功、李过和张应昌等人不能轻易离开,不过也都差人送来了贺礼。剩下官员的基本上都汇聚在了延安城,这三天李自成忙的脚不沾地,从早上一睁眼就开始会见官员,听取各府县的汇报,做出各种安排,晚上有宴请众臣联络感情,俨然把李鸿业的婚礼办成了一个年会似的。

    主角李鸿业也不清闲。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跟着礼房的官吏学习成亲时候的礼节,再有就是被一群侍女围着叽叽喳喳的试穿各式的吉服;待嫁的袁婷芳和晏明月也同样如此,都是这一辈子头一次,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只是母亲和几家知近官员家的家眷来帮衬着准备一些东西,教授一些婚礼时需要注意的礼节等,直到婚礼前的头三天,礼房的官员送来了一品诰命的凤冠霞帔,她们的母亲连带着那些帮忙的各家家眷才真正意识到,姑娘这是真正的嫁为了一方之主,如果将来李自成真的能推翻大明朝廷登基称帝或者建立一国,那么自家的姑娘可就是亲王妃了。不说飞上枝头,那也是达到了别的女孩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紧张的准备和学习中,三天的时间转眼即逝。

    崇祯五年壬申十月十六,宜嫁娶。

    延安绥德侯府,到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从府门一直到举行婚礼的大殿,一路上用红毯铺就,上边撒着红花,香气扑鼻。从早上开始上门的宾客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由于是同时迎娶两位新娘,而且是主君娶妻,所以李鸿业没有亲自上门迎亲,而是礼房的官吏身穿大红,持侯府规制迎娶,媒婆、吹鼓手前边开路,后跟十六抬红呢大轿,再后边侍女、仆役数十抬迎亲礼,两侧有亲军护卫百人,皆是身着大红披风骑在战马之上,马匹头上顶着绸子做的大红花,护卫每人手里一个钱袋,不时向百姓们抛洒喜钱。

    两队两个方向,晏家自不必多说,晏子宾为延安知府又是老臣,实力自然强劲;袁婷芳一家之前住在侯府,为了体现袁婷芳身后也有娘家人支持,作为之前袁崇焕亲兵现在的李自成骑军主将佘信,将自己家的府邸腾了出来给袁氏一家,佘信、鲍勇、萧风山等更是将自己的家眷都派过来帮忙,最后演变成了李自成派系的文武之争谁也不肯落后,武将家眷一窝蜂的走向了袁家,文臣家眷则是去了晏家。

    得到消息的李自成和李鸿业兄弟俩相视一笑,跟偷了老母鸡的狐狸似的,有竞争才有动力,平时大家齐心协力,无关紧要的时候还是要斗一斗,要不联合起来折腾自己就不好了。当了两年主公又读了些日子书的李自成现在也有点明白为君之道了。

    接亲的流程都是固定的,当众宣读婚书,放聘礼、接嫁妆,折腾了一天傍晚时分才把新娘请上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回到侯府,一路上两边的吹鼓手卯足了劲生怕被对方比过去;花轿一直抬到侯府大厅之前落轿,两边的媒婆、喜娘搀扶着新娘下轿,将新娘手中的绣球丝带递给李鸿业,李鸿业手持丝带一边一个新娘,引着她们进入大厅。

    李自成和高桂英坐在高堂之上,两边尽是宾客。在司礼官的指引之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繁琐的仪式终于结束,有各自丫鬟将新娘搀入洞房之后,就是宾客们开怀畅饮之时了,李鸿业端着水酒,挨桌向前来贺喜的贵宾敬酒之后,在一众文武的起哄声中回转洞房,剩下外边的局面就交给李自成了。

    等李鸿业回到自己宅院之后,站在客厅之中,看着东西两个房间两位新娘都在等候,李鸿业犯愁了,先进那个屋呢?这太不好选择了。其实李鸿业一回来丫鬟婆子都已经提前通报了,袁婷芳和晏明月也都想李鸿业先到自己这里来,但是大姑娘抹不开颜面,又都想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就指使自己的贴身丫鬟来告诉李鸿业先到对方屋里去,这不正在李鸿业愣神的时候,袁婷芳的侍女袁竹和晏明月的侍女晏铃铛来到跟前,先是一个万福:“二爷、我家小姐说了请二爷先到袁/晏小姐那边去。”

    三人同时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