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京华
繁体版

第七十章 扬名立万

    第二日,贾瑄早早写下奏章,快马加鞭送回神京。

    之后便辞别郭登,率军返回。

    郭登亦是知晓贾瑄战后事务繁多,不便强留,便出城十里目送贾瑄归去。

    一路上,天凉气寒,行军多有不便。

    贾瑄索性无甚要紧之事,便缓缓归京。

    山峦覆雪连绵,共长天一色纯白,如银蛇欲舞,清冷绝寂。晴空挂日,红光映雪,万分妖娆。

    时有惊鹿蹦跳留痕,略有青松挺拔傲立。

    轻快处,入人间绝景。情浓矣,缓归途佳期。

    贾瑄心情大好,观大好河山,顿生豪迈之情。

    不由得吟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伟人诗词。

    “沁园春·雪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追斩也先至大同。天降大雪,也先毙。归京途中,山河壮丽,代陛下以述志。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首吟罢,胸中豪气,浩荡而出。

    即便周遭的护卫军是一群大老粗,听到此词之后,豪迈之感无不在胸中激荡。

    赵岩此人尚有文化,听到贾瑄所吟“沁园春”,一时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话。

    脑海之中,诗词不停回荡,透彻心扉。

    沉浸在雄伟异象中,不能自拔。

    之前所见所感,不过寻常。如今再看眼前之景,竟是越发雄伟壮丽。

    王周则是大老粗一个,虽然听不懂,但是读来却也朗朗上口。

    “好!”

    王周直接大声夸赞:“大人不愧文武超凡。如此诗作便是比之什么仙了圣了的,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岩正是沉浸之中,听王周扫兴便是直接垮了下来。

    开口骂道:“你他娘的懂个屁!胡扯什么!”

    贾瑄听得莫名其妙,细细琢磨一下,开口试探道:“你不会想说什么诗仙诗圣吧!”

    王周眼睛一亮,自豪道:“对对对,就是诗仙诗圣。大人我告诉你,别看我没文化,我老王家往上数三代,那也出过大诗人嘞!”

    贾瑄上下打量了一番王周,浓眉大眼,虎背熊腰,怎么看祖辈都不像是个文化人。

    赵岩听到这,便戏耍道:“你说的老王家的大诗人是不是叫王维?”

    王周一听心里更是火热,不住点头:“对对对!就是王维,你居然知道这名字?”

    贾瑄听此,一头黑线。

    “那你这老王家的祖辈怕是要往上数十几代才行,三代哪够?”

    赵岩听此哈哈大笑。

    王周见赵岩此时竟是丝毫不加掩饰的嘲笑起自己来,气愤之下二人又是在马背上你一拳我一脚打将起来。

    贾瑄忍俊不禁,不再理睬这两位活宝,扬起马鞭,继续向前赶路。

    ……

    自瓦剌撤退之后,朱祁钰便下令开放九门。

    神京城短短几日之内,便恢复到昔日的繁华。

    战火所侵蚀的房屋土地,不过一周之内便拔地而起,街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日之后,贾瑄的奏章已是传到神京,呈到了朱祁钰的御案之上。

    朱祁钰打开奏章,细细读来。

    越看越加激动,情急之下直接锤案而起。

    “好!好个一箭定乾坤。”

    自瓦剌来袭之来,朱祁钰从未有今日这般的畅快。

    下面朝臣左顾右盼,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何事?

    又见朱祁钰竟又是捏紧了拳头猛锤了几下案几,激动道:“今日与诸位臣工分享个好消息,真武伯贾瑄之前清风店箭中也先,随后率兵追击至大同,也先不治身亡。而贾瑄不日返回神京。”

    此言一出,朝臣震动。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人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这样一位草原枭雄,如今竟是真的身死道消。

    右都御史杨善此时已是老泪纵横。

    对于经历过土木堡之变的幸存者来说,杨善心里极度清楚也先的凶猛与残忍。

    今日听到也先身死的消息之后,心中万般欣喜,热泪盈眶。

    众人在接受这个事实之后,纷纷开始上言。

    “恭贺皇上!我大明天威,雷霆震利。大明江山永固!”

    “大明江山永固!”

    ……

    朱祁钰此时极度欣喜,大明最具有威胁的对手,如今已死。

    现如今再度审视,也先所带来的威胁与恐惧,不过尔尔。

    高兴道:“来人,择良辰吉日。朕要焚稿祭祖,告知族辈。朕上位不满一年,败瓦剌,杀也先。兴我大明,扬我国威!”

    如此天大的好事,定然要搞些活动。

    礼部等人便开始测算良辰吉日,安排朱祁钰祭祖的事宜。

    待诸多事务解决完毕,朱祁钰在散朝之前又是吩咐道。

    “所有文武大臣,三日之后身着礼服,随朕出城百里相迎真武伯回京!”

    朝堂之上,众人又一片震惊。

    张軏,石亨二人已是惊得快要跌掉了下巴。

    此次神京守卫战,战事虽已打完。但是由于贾瑄尚未回归,所以还未进行封赏。

    而石亨自信不比贾瑄功劳小多少。

    只是如今只见朱祁钰对贾瑄的态度,便已是高下立判。

    石亨心思沉重,散朝之后,回头仰望乾清宫,眼神便也越发坚定下来。

    ……

    而贾瑄箭斩也先的消息几乎是瞬间便在神京传开。

    神京大街小巷,上到白发老翁,下到妇孺孩童,无不称颂着贾瑄的威名。

    市井天桥,茶馆妓院,说唱卖艺者,都开始演绎起贾瑄箭斩也先的传奇话本。

    一时间,贾瑄真真正正是在神京做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随着贾瑄一时风头无两,贾府此时亦是开始热闹起来。

    达官显贵纷纷开始往来拜谒,络绎不绝。不过短短几日,贾府便已收得金银无数。

    更有承爵世家,一日三踏门,前来寻求联姻。

    只是全然被贾府以“滋事体大,不敢擅专”给一一回绝了,并保证待日后贾瑄归来,在问询一下贾瑄的意见。

    按理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贾府,贾母便是天,说什么便是什么。

    但是自从上次之事发生之后,贾母心里终是留下不小的阴影。

    凡是关于贾瑄的事情,不敢过多逼迫,唯恐贾瑄疯魔。

    贾瑄疯癫起来不似宝玉。

    宝玉疯癫起来不过似一个小孩子寻死觅活,哄哄便也罢了。而贾瑄要是闹起事来,真是百无禁忌,万事皆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