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之大文豪
繁体版

第十章 华夏文学最前列

    “多少?千字十块?”

    刘云没忍住,喊了出来,没有接过信封。

    千字十块,很高的稿酬了,四十年后多少网文扑街写手都拿不到这个价格。

    十年后的余华,倒是能拿到这个价格。

    路人们又在议论了。

    “怎么回事?怎么嘶啦啦地喊起来咯?这两人对话的东西我怎么听不懂呢?”

    “是啊,我也听不懂,这两人讲的是什么鬼东西?”

    还得是那位看热闹的老师见多识广,为大伙解读:

    “啊呀,是这样的,这两个人摆谈的是写小说的事情,那个年轻些的写的小说好得很,被人争着要,给的钱还多。”

    “我听说写小说的作家都是了不起的先进人物,看来我们县出了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是啊。”“是啊。”“是啊。”

    ......

    “李哥,我多少知道点行业情况,这稿费标准怎么会这么高?给我这么多稿费?”

    刘云疑惑地问着。

    李陀面露难色,表情不断变化,愤慨、惆怅、无奈最后再到释然,他回答道:

    “这就是我没抢赢你稿子的原因了,他财大气粗。”

    李陀不禁回忆起早上和《山花》主编何锐争吵时的那副情形:

    “李陀啊,这样吧,一直吵也分不出个高下,你今天不是还要回京师吗?

    我们既然一战定不下乾坤,那就二战即决战!”

    《山花》主编何锐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胸有成竹,有绝对胜利的把握。

    何锐挑衅地看着李陀,仿佛在说:你过来啊!

    李陀自然没在怕,有什么好担心的,抢不回来稿子,那就二战!

    “好,一战不行就二战,你想怎么战?”

    李陀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中应对方式,他做好了从泰勒斯战斗到马克思,从诸子百家战斗到变革名家的准备。

    何锐伸出右手,五个手指头缓缓张开,“我出千字五块的稿费!”

    “什么?你要跟我谈钱?”

    何锐回道:

    “没错,我是《山花》主编,有定稿权,也有稿费的定价权!我说给这位作者千字五块,就能给他。

    正常新人作者也就千字一两块钱,你欣赏他,多不过给他千字四块,我比你给的多。”

    说完,《山花》主编怕李陀觉得自己是掉在钱眼里的人,然后以己度人矮化来稿作者刘云,又补充道:

    “你应该没仔细看来稿的作者自我介绍部分,作者刘云家境贫寒,现在又要读高考复读班,参加今年高考,缺钱缺得紧。”

    李陀光注意看稿子去了,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连忙拿过稿纸去看。

    李陀越看,脸色就越难看,他知道自己可能要输了。

    他是要回京师,去当《京师文艺》的编辑,但只是普通编辑,哪怕发稿也要费尽心力,他很难为刘云争取更多的稿费。

    《山花》主编笑嘻了,他就知道,这招绝对有效!

    何锐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拍了拍李陀肩膀:

    “小李啊,我呢,多走几步路,还是有点优势的哈。

    这里面水深,你把握不住,还是交给领导我来把握!”

    何锐比李陀年纪小,也就长得比李陀老而已。一口一个“小李”,拿起搪来,摆领导架子,一副贱兮兮的模样。

    着实把李陀给气着了,“你可不是我领导,过些年指不定谁领导谁呢。”

    这话确实,要是李陀回京师后,要是想在含权量大的位置上干,历练几年,谁是领导还真说不准。

    何锐笑笑不说话,他现在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稿子十拿九稳,亏得是作者家境贫寒啊~

    刘云穷吗?穷!缺钱缺得有那么紧吗?那倒是没有。

    那是《山花》主编何锐说谎了吗?也不是。

    刘云在稿件的自我介绍部分故意把自己写得很惨,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多弄点稿费出来。钱多不压身嘛~

    李陀想了想还是要争一争,总不能敌人一来,自己就怕了,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招架之力。

    “呼~”的一声,李陀长吐一口气说道:

    “我能从普通工人调回去当编辑,你应该能猜到我和《京师文艺》的渊源不浅,我出千字五块五!”

    何锐轻蔑一笑,“也别有零有整的了,我出千字七块!”

    千字七块,是去年,即1977年,国家给出的最高稿酬标准。

    1977年,国家管理出版局定的著作稿的稿酬标准是千字一到七块。

    压力给到李陀,李陀现在肩上感觉如负重山,他思索半天,继续出价:

    “你知道,京师比筑城经济好得多,《京师文艺》的财力也宽裕得多,我努把力,千字七块五!”

    虽然上面有标准,但是杂志出版社如果刻意想多给,上面也不拦着。

    定这么个标准主要是保证最低稿酬不要太低,保护作家利益,让作家们有尊严地活着。

    喊出这个高价时,李陀的心都在震颤,可能发了这一个高价新人稿子的稿费,反响不好的话,他在《京师文艺》编辑部接下来都不好混了。

    反响太好也不行,有危险。

    《山花》主编表面云淡风轻,但是内心深处也有点虚,倒不是给不起,而是怕潜在的负面影响,心道:

    “编辑部下面的其他编辑会不会怀疑这个刘云是我的亲戚,跑去检举我吧?

    要是有人打我小报告的话,恐怕有点吃不消啊。”

    新人作家得到顶格稿酬,就很了不得了。超额稿酬,太引人注目。

    何锐这个《山花》主编,虽然是个领导,但他是那种上面没有领导、下面没有铁杆的领导,出了什么事,上面领导要换下他,没有一点顾虑。

    但转念一想:

    “怕什么,我都豁出去发这样注定要带来争议漩涡的稿子了,我还怕什么?”

    一念及此,何锐果断出价:

    “一点点拉扯没意思,千字九块。”

    李陀手里捏把汗,他是真不能再出价了,他没有说服自家主编出更高价的底气。

    李陀知道,自己输了。心道:“《山花》财大气粗我比不上,但我能为贫困作者刘云争取到更多利益!”

    李陀打算恶意抬价,让《山花》给的更多。

    当然,《山花》不继续出价也没事,李陀是个厚道人,大不了他个人出资补价就是了,绝不坑人遭人埋怨。

    李陀接着出价,为了装得像些,语气里满是破釜沉舟的冲劲:

    “千字九块二!哪怕主编给不到这个价,我来补!”

    何锐闻言笑了:

    “不把你逼得太紧了,我出千字十块。

    不过,小李啊,不要冲动啊,我后面是整个《山花》,你后面可没有整个《京师文艺》啊!”

    李陀点点头,认输了。最终刘云的稿费被定到了千字十块。

    ......

    “事情就是这样。”李陀双手一摊,表示无奈。

    “那李哥你就为送一趟稿费,千里——啊不对,百里迢迢地从省城下来找我?”

    筑城离息烽百里地而已。

    “我想来见见你,在我看来你已经走在华夏文学的最前列了!我得见见你。

    从你开始,华夏未来可能要面临一种新型作家和我们都不大熟悉的写作了。”

    刘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谬赞,谬赞,李哥你谬赞了,我也就瞎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