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山河谣
繁体版

第二章 游子春晖

    琴声悠扬,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一种神韵令人回肠荡气,又如山涧泉水,奔流不息。

    是寨柳,她早早醒来,在厅堂弹起美妙的乐曲。

    李文忠睁开双眼,听着悠悠旋律,心中恰为舒坦。

    以往在曹国公府,每当旭日初升,管家李福便早早安排好一切事务,仆人们悄无声息地开始忙碌。

    今日,亦是如此!

    李福送来那套久违的锦色铠甲,寨柳停止抚琴,协从他伺候李文忠更衣。

    李文忠是武臣,是远征归来的领军大将,依照礼制,需身穿战袍、骑乘战马经午门甬道,由礼部官员迎接进入皇宫朝圣。

    这是朱元璋登位初年既定规矩,无人胆敢不遵。

    寨柳生来心灵手巧,依李福指点,她娴熟地为李文忠束发立盔,整衣敛容。二人不时相望,露出喜颜。

    不久,天色微白。

    李文忠雄姿飒爽,立于府邸正门,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他长相俊秀,这身行头更是增添几分缺失的霸气。

    随一阵恭送声,大宝等家臣在前开道引路,曹国公向紫禁城浩浩荡荡前行……

    午门为皇宫正南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之内便是皇城内苑。

    这里守备森严,清一色的禁卫军,一望无际。

    城门口,礼部大小官员早已等候多时。寒风中,他们神色焦急,只盼李文忠能早些到来,以结束这厌烦之仪式。城楼上,一个将军远远瞧见曹国公府齐整的仪仗队缓缓而来,顿时大悦,呼道:“来了!”

    他这一声吆喝令户部尚书张筹松了口气。

    这个干瘪的老头与李文忠私交甚好,不等曹国公近来,便小跑迎至上去。

    “千岁辛苦!下官奉皇上之命,特在此恭候您大驾归来。”张筹随即行了一个跪拜礼。

    李文忠见得,跃然马下,连忙将他扶起:“张大人多礼,你我不必俗套。”张筹惶恐:“千岁,这可使不得,您平叛归来再添大功,若皇上知我懈怠礼数,定要怪罪。”李文忠点点头,退后一步,抱拳回作一揖。

    此时,午门回荡起震耳口号,便是熟悉的“明军威武”与“将军威武”。

    随后,李文忠卸下佩刀,只身一人踏入内城。

    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一条禁令,皇城之内除皇家亲卫外,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进宫朝圣。

    沿甬道向北,一路上赶朝的文武官员纷纷下跪,高呼千岁。

    多日未见朱元璋夫妇,李文忠心中记挂由久,想到即刻便能相聚,急切之情更甚。面对群臣朝贺,他一一予以回礼同时加快脚步,直奔奉天殿。

    一个身影拦在身前,他行了一礼道:“参见大都督!”来人正是胡惟庸,他作揖拱手,一脸唯命是从又道:“您得胜归来,下官诚心祝贺。”

    在偌大的朝廷,胡惟庸贵为左丞相,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无数人敬服,就连朱元璋也要给其三分薄面。

    而李文忠不是旁人,他乃是大将军,皇帝的亲外甥兼养子,更有曹国公爵位加持,身份显赫。但胡惟庸如此卑躬屈膝,也实属罕见。

    李文忠虽对胡惟庸颇有成见,但顾及他百官之首的崇高地位,只能强颜欢笑,作揖道:“文忠有礼了。”

    二人对话间,继续向前走去,胡惟庸唯唯诺诺跟在李文忠身后,不敢冒头。

    临近奉天殿,只见一个身穿黄袍的老者,前后呼拥着,威严地走出大殿,傲然立于石阶之上,顷刻间,山河万岁,场面恢弘。

    这便是大明开国之君,洪武皇帝朱元璋!

    他从朝堂走出,亲身迎接外甥还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文忠叩首。“吾儿凯旋而归,快快平身,快快平身。”朱元璋匆匆走下石阶,面色和蔼,他轻抚李文忠的背身,目光尽显慈祥。

    寒暄一番,李文忠在殿前左顾右盼,试图寻找一个人的身影。

    “父皇,娘怎么没来?”李文忠眉头紧锁,又巡视开来。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娘听说你进宫,天不亮便下御膳房备饭,想是此刻正在忙碌,无法分身。”

    李文忠微微点头,朱元璋稍作犹豫道:“走,跟父皇去见她,早些叫她宽心。”“万万不可,父皇切不要误了政事,还是等散朝后再去相见不迟。”李文忠语气坚决,神色惶恐。

    朱元璋笑道:“有标儿主持即可!”他说罢,唤来云奇耳语一番,自然是传话朱标如何裁断朝务。

    尔后,他领着李文忠从偏门而去。

    后廷,冷冷清清,只有零星几个宦人在打扫甬道。

    坤宁宫门前,一对宫女正闲聊。

    “你可知晓,那个曹国公生得面如冠玉,英俊潇洒,是不世出的美男子。”其中一年龄稍长的宫女正色说道。“你见过他?道听途说罢了。”另一宫女道。年龄稍长宫女盈盈一笑:“还真叫你说着了,头两年,就在这宫里,娘娘那天设了家宴,我有幸伺候,睹过他的风采。”

    她说得意犹未尽,她听得入神,全然不知危险已悄悄来临。

    平日里,朱元璋要忙至日中才会返回后宫与马皇后相互问安。而这段空暇时辰,宫中各差使们相对松散些,不用太过拘于宫中规节。

    皇帝突然出现眼前令二名宫女始料未及,吓得一时丢了魂,茫然不知所措。

    朱元璋脸色铁青,怒斥道:“尔等不好生当职,偷懒耍滑,妄议是非。”话音未落,他跺脚叫道:“来人呐,将此二人拉出去砍了。”

    君一怒,山摇地动!君一怒,血流成河!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二宫女“扑通”跪地叩头,拼命讨饶,额头鲜血迭出。

    李文忠见得,动了恻隐之心,但后宫之事,外臣无权干涉,贸然说情极易引火上身。可这是关乎两条人命的大事,不能放任不管。于是,他尝试劝谏道:“父皇息怒,过两日便要过年,举国同庆之佳节,不宜杀生见血。”

    朱元璋回头以冷光瞧一眼李文忠。顿时,他只觉森森寒意来袭,不敢再言。

    然而,一向言出如山的皇帝居然改口,这般行径多少让李文忠出乎意料之外。

    “朕今日给吾儿面子,就饶过你们,去告知娘娘,她日思夜盼的曹国公来请安了。”朱元璋撂下话,大步踏入中宫。

    这间陈设简陋的居室,所用居品几乎是陈旧之物,其中大多为朱元璋登基前置办。

    内臣端来茶水。李文忠小心翼翼站作一旁,见他神色谦谨,朱元璋挥手示意就坐。

    “臣不敢!”李文忠低头躬身说道。“这是自己家,不必拘束。”朱元璋说着,递来茶盏。

    “谢父皇,臣受不起。”李文忠深知朱元璋的喜怒无常,他想婉然回绝却犹豫不定。他明白自他坐上龙椅的那天,再也回不去了,从此君臣有别。

    朱元璋瞧一眼李文忠,甚有不悦,叹道:“你长大了,不与父皇亲了!”

    这似意非意一说,李文忠惊出一身冷汗,当即下跪道:“儿臣不敢,今生今世,永不相负。”

    他继续说道:“臣自幼蒙您收教,此生无以为报,惟有肝脑涂地效力朝廷已报皇恩。”

    言语之余,声泪俱下。

    朱元璋听得,嘴角现出一丝笑意,却又问出压抑心头已久的话,他板着脸道:“那两女子怎回事?”

    李文忠不知如何应复,耷拉脑袋,任凭皇帝继续训斥。

    “朕屡次派人去南疆提点你不要出格,你权当耳旁风?你什么身份?娶两乡野女子当妻,我皇家颜面何存?”朱元璋愈发言辞激烈。

    “你吼什么?”宫门外一个声音冷冷叫道。

    马皇后缓缓走来,她一身粗制素衣,和平常百姓妇人一样朴实无华,身为天下之母,在其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丝贵气。

    “妹子,我与保儿闹笑呢?”朱元璋立即起身,朝马皇后赔着笑脸相迎。

    马皇后瞪一眼朱元璋,并未理睬,转而慈眉善目打量李文忠。

    这是大明开国皇后,洪武帝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在他卑微时,她不嫌弃他的出身低劣,毅然选择下嫁,在他低谷时,她不离不弃助他排忧解难。

    纵然他君临天下,她不忘初衷依旧,一心一意辅佐他成为一个开明之君。

    当年,朱元璋尚在滁阳王郭子兴帐下效力。一次,因事得罪郭子兴之子郭天叙,被下狱,眼看便要饿死。这时,马皇后不顾个人安危,利用自己郭子兴之养女身份混进大牢,送去热饼。为此,还烫伤胸前皮肉。

    每每念及此事,朱元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常以言道:“家有贤妻,犹如国之良相!”

    她扶起李文忠,注视他的面庞,略显心疼地说道:“黑了,瘦了,我的保儿一定吃了许多苦头!”

    进门时,皇帝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回首说道:“吾儿婚事,你且说了不作数,他有亲爹,由二哥定夺。”

    朱元璋愕然,连连点头,无法反驳。

    “保儿,快卸下铠甲,怪重的,到娘这来不必依循朝廷那套制度。”马皇后一面说,一面取来一件素袍。

    李文忠换装后,灵便许多,他用手轻抚着衣袖,情不自禁跪地,深深一拜……

    从小,他的个人事务均由皇后操持,她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抚育之恩厚重于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连皇帝都不行。

    而在她看来,所有孩子亦如亲生,她都一视同仁,至于李文忠,无论从品貌到品德,更是令她高看一筹,偏爱有加。

    “保儿,饿了吧?娘这就给你上最爱吃的点心。”马娘娘说罢吩咐内臣着手准备。

    奈何朱元璋在场,李文忠始终发觉不自在,不敢太过表露喜悦之色,低头不语。

    马皇后心知肚明,她朝朱元璋说道:“重八,你去忙政事,我们娘俩有悄悄话说。”朱元璋一脸尴色:“妹子,咱又不是外人,听听何妨?况且标儿正代为坐朝,你叫咱去哪?”马皇后稍有迟疑:“去找徐达,商量棣儿与他家大姑娘的婚事!”朱元璋叹道:“老三背身生个毒疮,昨日太医刚去瞧过,让他好生养病,不便打扰。”马皇后道:“那你找汤和喝酒去!”朱元璋直摇头:“现在想找他可不容易,这家伙近日不上朝,成天躲着咱。”

    马皇后有些不耐烦,催促道:“这天下都你的,你爱去哪都可。”朱元璋苦笑:“妹子撵我走,咱只能去找宁莲。”说罢,他移步门外,直奔郭宁妃行宫而去。

    支走朱元璋,内臣端来一个食盒,小心翼翼取出各式点心和一壶清酒。

    这些都是李文忠喜爱的“美食”,只闻那香气扑鼻,暖人心房。

    不错,此为马皇后亲手酿制。

    他不再拘谨,坐案前狼吞虎咽吃将起来,马皇后则在一旁显出温馨的笑容……

    “对了,听说那俩苗疆女子拥有绝色姿容,啥时候带来叫娘打打眼,我的保儿,可不是一般女子能攀得。”马皇后突出一言。

    李文忠听得,先是面上一顿,不加思索应许称好。

    他在皇后面前从不作隐瞒,历来如此!

    “娘,她们正居我府中,我这就去安排她们来请安。”李文忠说道。

    “不急!”马皇后继续说道:“你刚返京,二哥那去了没有?”

    李文忠摆首否定。

    “那就在你爹那儿见面,叫他也乐一乐。”

    “如此甚好!”李文忠说完便一溜烟跑没了影。

    “你这孩子,吃完再走不迟。”马皇后望着案上一片狼藉微微摇头,却很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