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怎么成辽王了
繁体版

第六章 赵佶的宏伟蓝图

    李师师闺房雅致,墙壁挂了一幅幅画作。

    三道屏风的精美风景画,也都是她亲手所画。

    许松离去须臾,她已练习唱词,声调音色与词中意味相融,寻找那种珍惜美好的情感。

    红萱入房,倾听片刻,眼神渐痴,道:“姐姐,你从周邦彦那得了新词?”

    矾楼中,并不是每一位姑娘都有丫鬟服侍。

    如李师师这般头面清倌人,靠琴书词画养名气,则必有丫鬟,以保养白嫩灵巧的双手。

    “是许郎君给的。”

    李师师俏生生立在窗前,浅浅笑道:“这词作,暗含珍惜之意,还关心我将来的命运,总不能歌舞一生。”

    红萱开心的道:“总之是首好词,唱出去了,姐姐在汴京城的首席花魁无人撼动,许松也算给了你回报。”

    “他人呢?”

    红萱东张西望,跑书房看,扭头道:“走了甚好,多留他一日,恐牵扯进去遭祸事。”

    李师师微微蹙眉:“为这满世繁华,为这汴京城袅袅炊烟不断,也能为我自己过得安宁些,我不愿看到尸横遍地街头成血河,担点风险算得了什么?”

    “我看许郎君是历练之后能做大事的人,有见识有手段,心志坚毅。

    我只叹自己低微无权,若是女将军,或是什么掌权女子,必启用他。”

    红萱听着咯咯娇笑,打趣道:“我看你啊,见到了和书生文士不一般的男子,觉得新鲜罢了。

    你若当个女皇,倒是可以收当男宠,一把抱住你孔武有力,美得死你,哈哈。”

    李师师俏脸透出红晕,瞪了一眼啐骂:“死丫头,净不学好,我岂是那种养男宠的人?”

    ***

    春风吹暖了汴京。

    绿意盎然,宽达二百多步的御街上,李纲大步流星往宫城行去。

    穿过宫殿楼宇鳞次栉比的宫城,由内侍大太监杨戬领着,他进入了延福宫。

    李纲清楚杨戬乃官家身边大红人,路上颇为客气。

    这位掌入内内侍省的官家身边红人,握内廷实权,掌官家出行的护卫军,还历次兼任镇安、清海、镇东节度使。

    如今,杨戬因为监造奢华的延福宫和花园艮岳立下功劳,已然荣升太傅,地位非同一般!

    李纲踏上幽雅地砖路,举目望去,满眼诗情画意。

    一路上,杨戬颇为得意的谈论他居功甚伟的延福宫。

    九大主殿,三十阁楼,宫墙装饰玉石,黄琉璃瓦的重檐庑殿顶,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地面尽铺深灰色金砖,而金砖意指敲上去若敲金属,铿锵出声。

    台、榭、亭、阁星罗棋布,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宴春阁附近开了飞华池。

    另有凿了泉眼开辟的泉湖,湖里筑堤,建亭,堤上又构横梁,粱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俨然鬼斧神工。

    这延福宫,实乃巧夺天工的艺术杰作,俨然深幽的世外仙境!

    杨戬说的唾沫横飞,李纲却暗暗皱眉。

    官家多在这座仙境般的新宫中沉浸书画,嬉戏享受。

    可这天下大势,暗流涌动啊!

    到了会宁殿北,李纲上去硬是用各地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山,山上建有翠微殿、云归亭、层亭。

    翠微殿前。

    他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只见二十多个市井民女,排成两排,如街市摆摊,在身前摆放了各色小吃,货玩,土特产等。

    一个披头散发,破衣烂衫的叫花子,拿只破碗,向那些卖货女一个接一个的弯腰乞讨。

    卖货女无不嬉笑,吆喝叫卖着,如同街市。

    李纲震惊的张大嘴,对杨戬耳语:“延福宫乃深宫大内,怎跑来个叫花子乞讨?还来了如此之多的卖货脑子?”

    杨戬是老太监了,皱成橘子皮的脸庞抽动几下,面无表情,不言不语,只按了下李纲的肩头,踏步走向那乞丐,低语几声。

    那乞丐便停住行乞,抬袖子遮面,往翠微殿行去。

    “站住!你是何人?岂敢祸乱深宫?”

    李纲忍耐不住怒火,提起巴掌冲了过去。

    宫廷重地,岂容叫花子胡来?

    他跑去扯住叫花子手臂,一巴掌拍击其脑袋。

    力道极大,这一巴掌打的乞丐头晕眼花,差点一头栽下去。

    “呔!李纲,你疯了?怎敢殴打官家?!”

    杨戬慌不择乱拽住李纲拉开。

    “官家?”李纲兀自不敢相信,官家荒诞到了如此地步,装成蓬头散发的乞丐行乞?

    待那乞丐扭转头抬起脸,李纲脸庞抽搐,脑袋都蒙了。

    正是赵佶,脸色甚是尴尬,但旋即恢复镇定。

    “是李卿啊,我前些日暗访街头,见小民仍多贫苦,京师还有为数不少的乞丐。

    今日我便扮作乞丐,宫女扮作卖货的,体验一番民生疾苦,以作鞭策。”

    赵佶挺直身躯。

    荒诞取乐的猎奇行径,马上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李纲甚至佩服了,官家果然聪慧,胡弄御史的话术很有一套。

    可惜这点小伎俩瞒不过他的眼睛。

    官家猎奇嬉戏行径多不胜数,此举不过沧海一粟。

    在他心中,以魏征敢于直谏为榜样,换以往说不得揭穿了,言辞呵斥。

    但想到许松提点的话,若不得官家信任,恶了自己,直谏何用?

    官家非唐宗啊,今日正事要紧!

    他死死控制住暴脾气,入殿之后,借一步说话,与赵佶进了偏殿,将门关好,取出血书呈上。

    赵佶展开血书看,脸色渐变,乃至阴沉!

    “童贯欺我,这厮可恨!”

    “谁给了他泼天的胆子,惨败却传捷报?”

    赵佶啪的将血书拍桌,拿起案桌的墨砚砸地上,哐当碎掉。

    李纲心头的怒火也冒起,不过想起许松的话,该在官家面前装点文雅,便按住性子。

    脑海中想想蔡京、王黼、李邦彦等人是如何雅致的言行举止,他缓缓的抬袖,故作从容平静:“太尉想来是要宽慰官家,却着实糊涂,军国大事岂能娱乐心情?”

    “我千里加急,令童贯回京,问责!”赵佶揉揉脑阔,沉思片刻,低声道:“此事不宜宣扬,尤其刘法血书,不可泄露半句,否则朝廷哗然。”

    李纲惊愕不已,眼里满是失望:“血书若公布朝堂,文武大臣知晓了,必劝阻那些力主征辽者,我大宋尚可延缓时日,抓紧练兵屯粮,以备灾厄。

    辽国如狼,要防着。金国似虎,更要防啊!”

    赵佶拉起李纲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李卿远见卓识,我知晓,但金人灭辽尚需时日,且灭辽之后还得稳固多年,即便南侵也得十几二十年之后了。

    而燕云十六州趁机取了,便可作为中原屏障防御金人。

    若失去,空旷中原将如何抵御虎狼金兵?

    伐辽方能杀出活路,若任由金兵尽取辽国之地,大宋无燕云十六州,金兵虎踞此地,马踏中原是早晚的事。

    我要为大宋百年太平,毕其功于一战!”

    言罢,赵佶热血上头,为自己的宏伟蓝图和战略远见甚感欣喜。

    若成功,功业可比太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