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小民兵
繁体版

第29章再入保定(五)

    迎宾楼饭庄是座落于莲池对面的一座木质二层酒楼,主打兼收并蓄,冀菜、宫廷菜、天府菜兼具。建国后改名望湖春,是河北十大饭庄之一。

    松鼠鱼、拔丝山药、过油肉加一个莲藕排骨汤,三菜一汤,两碗米饭。两人吃的大呼过瘾。甜食永远是姑娘的挚爱。

    下楼时,露娜脚下一滑,刘铭下意识的拉住了她的手,姑娘回首一握,眼尾余光一扫,低头浅笑。刘铭脸有点红,重生一回,还不如一个土著小姑娘勇敢。

    两人都很享受牵手散步的感觉,都没提去取自行车,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顺着马路向东走。

    走到天主堂时,两人第一次出现分歧。

    保定天主堂始建于1898年,法国神甫以被清军士兵打了为借口胁迫当时的直隶总督将建于城北的天主堂换到市中心的现址。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三层建筑,最大的厅可容近千人礼拜。

    大门是铁艺圆拱形,拱形正中是天主堂三字。整个建筑美轮美奂,正门左侧是手持利剑与书籍的耶稣门徒圣保禄(又译:圣保罗)雕像,右侧是手持开启天堂金钥匙的耶稣门徒圣伯多禄(又译:圣彼得)雕像,所以这座教堂又称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

    露娜对着楼顶上的十字架,划了个十字,没说要进去,但话题却转到了信仰,露娜满怀感慨的聊着葡萄牙历史上著名的传教士们的事迹,刘铭大多没听说过,当故事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捧个场,气氛很和谐。但当露娜象大多数的教徒一样开始明里暗里劝刘铭信奉主时,开始尴尬了。

    刘铭是真的做不到常凯申先生那样为了利益四十多岁还能受洗改宗。前世他的态度就一直很明确,尊重所有人的信仰,无论多么小众。是个无神论者,但也从来不说上帝、神、鬼等超自然力量不存在,认同鬼神之事存而不论,相信不沾因果,则不惹是非。再好的寺庙、道观他也就是远远看看,绝不上香。

    但在露娜纯真眼神下,只好装傻充愣,转移话题。

    少女的心是灵透的,明显读懂了少年的心声,也顺着少年转移话题,聊起保定的前世今生,聊起保定的历史定位和未来走向。

    回到旅社,听说刘铭要约朋友吃饭,露娜很有眼色的拒绝了刘铭的邀请,约好明天上午的行程,就自己上楼了。

    刘铭将自行车交给保镖,就到了位于二楼的餐厅。

    轩敞的大厅,枝形吊灯,锃亮的木地板,透明玻璃后边的操作间。包间、隔间和大厅里的四人桌、六人桌。原来早在这三十年代高档餐厅的布局就定型了。

    来的早,但包间已经没有了。隔间感觉太闷,就要了个靠窗的四人桌。

    拿起菜单,没有后世经典的水煮鱼、毛血旺、鱼香肉丝等必点川菜,以鲁菜为主,也有保定特色的白洋淀杂鱼乱炖贴饼子和直隶官府菜中的炸烹虾段、鸡里蹦、阳春白雪、荷包里脊、清蒸炉鸭、芙蓉鸡片、直隶海参等。

    喝着茶,看着菜单,李梅带着刘华也来了,看到刘铭已经到了,连声道歉。

    刘铭微笑示意不在意,将菜单递给李梅,“这儿你熟,你来安排吧。咱们也该吃顿好的了。”

    李梅头次享受这种待遇,有些无措,更多的是欢喜,被人重视的欢喜,不断咨询着两人的意见,捡着刘铭应该爱吃的点了九转大肠、直隶海参、油爆双脆和一品豆腐。主食馒头,三瓶青岛啤酒。

    刘铭为李梅加了阳春白雪和拔丝芋头。换来姑娘一低头的温柔。

    头一道上的就是阳春白雪,刘铭夹起只虾仁放到李梅餐碟里,绘声绘色的向两人介绍起当年慈禧太后庚子年事变回銮经过保定,如何的没胃口,但这道鸡蛋青豆虾仁上桌后如何眼前一亮,吃后如何神爽食增,当即将此菜定为御膳,就此成为保定菜一姐。跌荡起伏,好象他当时在场一样。两个菜鸟听的如痴如醉。

    每道菜上来,刘铭都有故事讲,两人边听边吃,感觉这不是吃饭,这是在吃文化。

    喝着啤酒,吹着牛,看着眼前的姑娘俏目含春的看着自己,刘铭有种回到飞扬青春年代的感觉。当然没有那个电灯泡感觉可能更好。

    电灯泡还不自知,一会笨拙的敬东家杯酒,一会驴唇不对马嘴的吹捧下师傅的博学,还恬不知耻的和师娘喝酒。不行,明天早晨训练量必须加倍。

    将那个多余的踢回去收拾,准备明天退房搬家。刘铭拉着姑娘回了自己的房间。

    一通忙碌,在姑娘翻着白眼连连漱口后才结束。

    近十点才将人送回李家。李母在门口明显已站了好久。

    晨练、早饭、退房、搬家、安置,吃上李母做的午饭时已经快一点钟了。准岳母的厨艺不惊艳,但吃的很舒服,很符合刘铭的期望。

    四人明显都很兴奋,虽各有原因。但房子于中国人的安心作用确实是骨子里的。

    下午将东厢房的一间布置成教室,安好黑板,设置好课桌和椅子,李梅正式开始了第一堂日语教学课,学生两人,但分中级班和初级班。

    是的,刘华也开始学日语了。他的中文扫盲课程在刘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督促下,竟然有很大进步,已有近百的识字量了,还是能读能写。

    天赋这东西真的没话说。刘铭估计至年末,刘华读写就能基本过关。为此重奖了他一只钢笔和两个本子。

    五元一只的钢笔绝对是重奖了。民国年间的物价在后人看来很魔性,有的高的离谱,有的又低的离谱。但说开了,又很简单,与2024年比,所有工业品都贵的离谱,所有纯人工的都便宜的离谱。归根结底,定价权在谁手中是关键。教员的工业化的伟大就在于此。

    从年初开始创业起,刘铭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耐烦,实操能力弱。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都学不来。这也是金融人的通病,说起来头头是道,实操,一地鸡毛。

    那就退一步,充分分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充分发挥自己指路人和资金池的作用。将复杂的事简单化。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手下人的积极性,最大的隐患是尾大不掉。但刘铭只有三年时间,快速发展起来才是重中之重,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所以才有将种植相关交王大春,将养鸡交张大贵,将运输交赵大明,将保定商贸交李梅。刘华是他的储备干部,现在家里训练的保安队人员就是他的储备池。他希望能给所有人机会,希望让周边人都动起来,先是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再是为保护这个国家、民族尽点力。

    刘铭一直信奉大浪淘沙始见金,试了才知道行不行。努力在我,成败在天。莫问前程路,昂首自逸行。

    所以前世就特别讨厌因阶层固化、卷之类的原因就选择躺平的说法。你行动了才有可能成为你想的,当然很大可能做不到。但你不动,一点可能都没有。人生百年,做了没成不后悔,躺平了,最后离开一定是后悔,因为你连可能都没给你自己留。

    刘铭的日语从最初开始就要求李梅按她掌握最好的关东腔严格纠正他的发音,因为这是日本的官话,官话对土语有天然心理优势。前世他就信奉细节决定成败,你碰到一个说普通话的人会高估他的出身,但如果是一个说着乱七八糟口音的人一定会怀疑他的来处。

    晚上的乔迁宴,客人只有应邀而来的露娜兄妹俩,他们带来了一瓶据说产自他们家乡的葡萄酒。

    刘铭出主意,刘母准备的晚宴主打一个中西结合,烤牛、羊肉大串、铁锅炖小鸡蘑菇、猪肉豆腐粉条大白菜乱炖、酸辣土豆丝、油炸花生米,配上豌豆黄、驴打滚两个甜点,红酒、啤酒、烧锅任选。

    就餐方式一改中餐的合餐,执行分餐,一人一个餐盘六个小碟子,露娜兄妹是筷子加刀叉,其它人是筷子。

    一张餐桌设在屋里,刘母仍是不习惯抛头露面,是为她和李扬准备的。两张餐桌设在院子里,烤架支在旁边。

    李母负责中餐,李扬打下手。

    切肉、腌肉和烤肉都是刘铭开头示范,李梅、刘华学会后接手。

    露娜兄妹被刘铭迎进来时看到的就是院子里的人兴高采烈的忙碌景象。刘铭让刘华负责招呼两个保镖。

    刘铭陪着两人就坐,李梅打过招呼后就开始烤串。兄妹俩很快就融入进去。吃了没几口,菲利普就有点看不上李梅的笨拙手法,在刘铭的微笑鼓励下,上去大秀了一把自己的烤肉技巧,获得了大家赞誉。露娜不服气,将哥哥赶过去喝酒,开始自己动手烤肉。李梅一直笑着在旁配合,众人其乐融融。

    一声“CHEERS”,一大杯啤酒进肚,嗦一把烤串,两个男人相视而笑。也许就是从这刻,两人从心里接受了这个异国伙伴,开始他们的合作之旅。

    酒桌上的话题很杂,从国际局势到经济危机,从巴西、澳门到东北,从军火买卖到鸡蛋出口。是的,在刘铭的引导下,终于谈到了向欧洲出口鸡蛋,向中国进口军火的可行性。菲利普可以负责寻找欧洲渠道,刘铭可以负责中国方向。都稍露了些自己的实力,但都未深谈。

    露娜听着两人说的热闹,也参与进来,三人越说越觉得可行,酒也喝的越来越快,“干杯、CHEERS”声不绝。

    好在几人都有自制力,七八分醉意后,兄妹二人谢绝了挽留,在保镖护送下回了通华。

    刘铭两世的习惯都是酒后就是想睡觉,没有一点酒后乱性的自觉。曾有过真正喝了大酒就是不行的尴尬。

    坚信所有酒后乱性的故事,都只是一方或双方用酒遮脸,干了些不喝酒不好意思干的事。酒是色媒人,不在因,在对因的解释上。

    醒来看到身边和衣而卧的姑娘,床边凳子上放着的水杯,很欣慰,又有了心疼自己的人了。

    真的想来个晨操啊,但身体是第一位的,自胜者雄!

    叫起姑娘,来到院里,和刘华一起开始晨练。刘铭一直有个很朴素的想法,战争来了,能跑好于不能跑,身体好强于身体弱。让身边人全民健身、全民练武将是他一项重要工作。

    早饭时给两人布置任务,今天开始走访BD市区的土杂店、日用百货店和大小菜市场,一是从中找出可用于销售的能从刘庄周边收购的东西,二是询问如果有货谁愿意收购。

    走访过程中,在西城门或北城门附近找一处交通便利、面积较大、租金便宜的地方准备用来开店。首重交通便利。

    刘铭今天的任务仍是陪好露娜。

    第一站,大裂瓜。给露娜讲述的是二郞神版本。

    据说太阳在天上呆腻了,看到人间繁华,就降落人间来玩。热的河干了,树枯了,人都快活不下去了。二郞神刚好经过,看不过去,就担来了两座山想给人间遮阴纳凉,但高山遮不住太阳。

    二郎神急了,擎起大枪就要和太阳拼命。太阳知道自己打不过,要求和二郎神换个玩法,让二郎神担着那两座山和他赛跑,哪天追上太阳了,太阳就回去。二郎神同意了。但太阳跑的太快了,二郎神追呀追,追了十万八千里才追上,太阳只好又回去上班了。

    二郎神这时刚好到了保定上空,累坏了,再也无力将两座山还回去了。正犹豫时,扁担的一只楔子掉了,二郎神就势将两座山安放在了保定满城县,两山对立形成龙门。据说龙门两座山上现在还有当年为方便扁担担山穿的孔。那只楔子就掉在保定南大街,形成了大裂瓜。

    看着地上不足一米高的石头,露娜很觉不可思议,问刘铭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刘铭说曾经有过一个很大的官也想知道,曾经组织上千人挖了十天,也没挖到底,大家都说它是一座地下大山的山尖。

    虽不明觉厉,但旅游人的通病一直是我来了,我见了,就结束了。话题很快转到谁是二郎神。于是三圣母与刘砚昌的不容于世的爱情、哮天犬偷盗宝莲灯的惊险、沉香劈山救母的大快人心故事又是徐徐道来。

    爱情加复仇的惊险故事明显比英雄救百姓吸引姑娘,二郎神又回到了受人唾弃的大反派位置。

    中午的三罩二的牛肉罩饼外宾很满意。两人很是争执了一番东西方谁更会吃牛肉,露娜说晚饭一定要用牛排好好教刘铭体会一下西餐的美食。

    下午逛马号又是女人最爱。一再申明不许刘铭插嘴,就用她二把刀的中文对各类感兴趣的商品询价、砍价,砍价之狠,让刘铭一直做着挨打的准备,一旦碰到狠茬子要动粗,第一时间就跑。好在最坏的情况没出现。也许大家对一个说中文的漂亮外国小姑娘的下意识的更包容些。

    逛累了,在刘铭一再要求下,进了茶馆。看着伙计用近半米长的壶嘴背身冲茶,露娜一阵大呼小叫。很多人转过身来要呵斥二人,但看到是外国人,就只好装作看不见了。

    这年代对外国人的优待,是后世人想象不到的。别说是西洋人,就是中国人的仇人小鬼子,也没几个人敢惹。

    中国人从天朝上国视一切外邦为蛮夷,到二次鸦片战争后逐渐低下高贵的头,先是西洋人,后是东洋人,一次次的证明是真的打不过,是真的不如人。

    民国后的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乃至要废除汉字,到胡适1937年还在宣称一旦开战三日就会亡国。说明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自认不如人的。

    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是代表中央的蒋介石和代表地方最强势力的张学良的共识。说明当时的中国军方是自认不如人的。

    全民面对外敌的共识是忍以待变。

    后来的先烈们也大多是忍无可忍时的拼命,并不是真有战胜的信心。所有的数据对比都那么明确的告诉你打不赢,是那种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血性,激励着他们走上抗战的战场,很多的历史资料都证明他们是去死的。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所以他们才是民族脊梁。

    他们是真的英雄。

    任何污蔑这些先烈的行为都应被所有中国人唾弃。

    这是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向外国人弯腰的年代。中国人真正能做到从心里平视外国人,还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今天说书的曲目是《三侠五义》,正说到颜查散进京赶考,路遇一很谈得来的陌生青年,结为朋友。但连续几天,这位新朋友都很不客气的点很贵的菜,让书童很抵触,但颜查散却相信朋友之道就在于有通财之义,自己节省点,但不能让朋友不满意。抑至极处,锦毛鼠白玉堂显露真身,啪啪打脸,场中叫好声不绝。

    前世看《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初识郭靖几番试探,感觉可能金大侠就是取材于此。

    露娜明显听不太懂,但仍是兴致勃勃的在收钱时打赏。是的,现在听书,进门付的是茶钱,说书人一场会分好多节,向听众收了打赏再说下一段。听了三段,感觉比前世的单田芳、刘兰芳等差的太远,就拉着露娜去了下一家茶馆。

    这边是相声,说的是《扒马褂》。三个演员前世都没听过,段子也和前世听马季、郭德刚的出入较大,新鲜感十足。虽边听要边给露娜解释笑点在哪,仍不妨碍跟着拍掌、叫好。

    两人回到旅社餐厅时已近六点半了,菲利普早就在订好的包厢中等候多时了。

    虽然客随主便吃西餐,刘铭没有委屈自己,要了全熟的牛排,要了筷子备用。

    菲利普很懵,和中国人吃了那么多次西餐,这是第一个这么不顾及面子的客人。但想想昨天的中西合璧的乔迁宴,也就不奇怪了。

    露娜虽然很遗憾不能教刘铭用刀叉,但仍努力的想让刘铭明白,牛排全熟不如三分熟更能体现出牛肉的鲜美多汁。结果就是自己反而吃了好几块他切好后叉过来的的全熟的牛排。

    菲利普看着刘铭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劝着妹妹吃着之前碰都不碰的食物,妹妹虽偶有小抵抗,被镇压后还甘之如饴,只能是摇头苦笑。但远没到中国哥哥看到自家小白菜快让猪拱了时的坐立难安。

    刘铭看着菲利普不怀好意的笑,略感不好意思,赶紧举杯与未来的大BOSS拼酒。

    两人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闲聊合作的可能。各自阐述能提供的条件。

    刘铭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了中国对于欧美军火的强大需求与较弱的支付能力的矛盾;因各国财政吃紧,欧美军火商严重滞销的窘境;欧美小军火商与中国市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他坚信他们两个人可以参与进去,占一个小份额。主打用较低的价格把不是太先进,但性能稳定的小批量单兵武器引入中国。两个人各有优势,刘铭负责国内市场,菲利普负责国外货源,天作之合。

    中国鸡蛋曾经是世界第一,现在仍是世界前五的出口国。刘铭有信心提供成本低于国内大部分养殖户的鸡蛋。双方合作在保定建厂,从天津出口,可以规避掉大部分税负。如果再引入军队关系,成本、流通优势会大的多。

    菲利普家族有自己的远洋船队。小批量的军火进来,小批量的农产品出去,刘铭销售武器回收资金,菲利普销售鸡蛋回收资金,如调度得宜,成本优势会更大。

    两个年轻人越聊越兴奋,从大略到细节,最后达成共识,上半年刘铭扩展他的养殖业,菲利普搜集国外武器信息、鸡蛋需求信息和家族船业能配合的力度。两人约定,及时沟通,最晚1934年10月初双方在保定敲定合作条款。

    刘铭商业帝国的第三块基石确定。

    露娜积极参与两人的筹划,虽屡遭镇压,但屡仆屡起,一再挑衅两个男人的酒量,终于先把自己喝倒了。三人聚会也只能提前结束。

    第二天刘铭终于见到了李梅帮他约的堂兄、《河北日报》记者李子文,将写好的《射雕英雄传》第一章给了他,笔名金庸。对方直言自己的报社肯定不行,但会向平、津各地的朋友推荐。现在是文学青年遍地的民国年间,也是文学杂志忽起忽关的年代。没个内行人引荐,刘铭还真没信心能尽快推出自己的作品。琼瑶的小说准备交给李梅,这种题材还是女孩子更适合。

    之后的两天,上午陪露娜逛保定街景,最大收获是英语口语逐渐流利,葡萄牙语也初步入门。中午请她吃美食,到三晋会馆吃刀削面,去四川会馆吃川菜。这都是前世刘铭的最爱,能讲的就多了,从菜与当地气候环境的契合到当地的民生风俗。这才是刘铭的强项,什么都能聊出个一二三来,什么地方都能讲个四五六。吃着美食,听着其中的故事,让来自美食荒漠的露娜崇拜不已。

    下午听李梅、刘华汇报走访保定各农产品、土畜产品、日杂产品门市收集来的供需和价格信息,探讨自己可能介入的领域。

    吃完晚饭先是陪李梅探讨人体秘密,待其睡熟后,换上夜行衣,带上望远镜,到莲花胡同的大树上值班至十点后,待对方全部进入梦乡才回到家中记录下所见。

    不着急,还有三年呢,有的是动手的机会。

    第三天,一早吃完早饭,就带着李梅、刘华来到火车站与露娜兄妹会合。他们从北平转车,要去天津,刘铭想去逛逛大北平。

    菲利普让保镖将自行车推过来,说带着也麻烦,就送给刘铭了。刘铭表达了谢意,让刘华接过去,推回家。

    愉快收下别人真心要送的礼物是一种礼貌。接受一辆自行车而不表现出惊喜,让菲利普对这个未来的合伙人更信任了一分。

    但真实情况是,百十块钱的自行车在刘铭眼中真不算大物件。

    火车开了,古都,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