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小民兵
繁体版

第4章赌场风云(二)

    弯着腰快步越过小桥,上了大路后向西来到村南门。高高的门楼,大门紧闭。早太阳出开门,晚太阳落关门,是更夫的固定工作。

    老人们说这大门直到日本鬼子来了后才不再关了,一是挡不住那股禽兽,二是不方便抗日队伍行动。

    南门楼经年风吹雨打,风化严重,刘铭实在没信心爬上去不留痕迹。想想明早有人看到有痕迹,集体开始破案,那是何等一种合家欢?!

    前几天就确定了南门向东第二家是无人住的院落。借助飞爪窜上院墙,戴着手套在墙上一借力,翻过墙,轻身落地,尽可能保证在石头院墙上不留下痕迹。好在手没受伤。然后边清理脚印,边倒行至北墙,仍是借助飞爪来到院外胡同。

    细听没有任何动静后,快步走出胡同,进入南北向的大街,溜边向北走,来到韩家赌坊东房墙下。

    当地习惯,院门与前院人家后墙间会有个一、二十公分的空隙。即使没有前院,大门也不会借用院墙。这个空隙多是作为排水口。赌坊的狗舍就建在距大门不到十米的地方。

    刘铭蒙上特制的很类似口罩的遮面巾,将迷香点燃。先是将准备好的特制兔肉从排水口轻轻扔进去,扔的很近,再将迷香放在排水口,用手套开始向里边扇风。

    听到里边的狼狗有了动静,并没叫,有向这边移动的声音,有明显的嗅那块肉的声音,然后就是呜咽一声倒地的声音。

    真正受过训练的狗听到动静并不会马上大叫,见到扔过去的食物也不会吃,但会嗅,这是本性决定的。但如果食物有明显异味,狗马上就会逃开。所以还要加上迷香。吃与不吃,在这不是选择。只要过来了,结果就已注定。

    收起迷香和手套,再次收拾一下身上的装备,在东屋后墙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手脚并用,从后墙与大门间的空隙翻上房顶。院墙是不敢直接上的,大户人家几乎没有不在院墙上搞事的,碎瓷片、玻璃片甚至铁刺。扎到你服为止。

    趴在房上细听,院里、北屋、西屋、东屋都没有动静。从后房檐爬到前房檐,一个鹞子翻身轻落地上。

    先到仍躺在地上的狼狗那,对准脖子一切,不会死,但三五个小时也不会醒。

    四肢着地,从院东头爬到西屋窗下,听见里边两个人在此起彼伏的打着呼噜。找到纸糊的窗户特地留下的防煤气中毒的风口,将迷香点燃,伸进风口里。不到十分钟,就听不到任何呼噜声了。

    用匕首划开门闩,快速闪进屋里,轻关上门,在里屋门外细听了半分钟,确认没异常,也适应了屋里的黑暗后,掀开门帘进入里屋,借助星光,看到两个被窝,一在炕梢,一在炕头。摸过去,分别在两人的百会穴用力一点。

    仔细回顾一下,看到没留下痕迹,转身出门,借助匕首从里边锁上门。矮身向北屋爬去。相同的配方相同的操作:熏香、开门、击打百会穴。

    看到韩家哥俩没了动静,摸到床头柜上的火柴,打着火,点亮蜡烛。借助烛光,看到屋里南边是一条大炕,北边是一张长条方桌。方桌有三个抽屉,中间那个锁着。也没有费事去找钥匙,三两下打开挂锁,将里边的东西顺序拿出逐一摆在桌上,有帐本、两卷大洋、一些零钱和十几张有红手印的纸,应该是借据。

    翻翻帐本,典型的流水帐,详细到记录了今天买了一斤猪头肉和一坛酒。价值不大。先将借据收入怀中,再将帐本、钱放回抽屉,抹去痕迹,重新锁好。再拉开另两个抽屉,都是些杂物。重新关上。

    看到炕下的煤炉坑用煤泥封的很严实,只有中间有隐隐的火光。

    这种用煤取暖的方式,在刘铭小时候的河北农村仍在使用。在炕前边的的中间位置向地下挖坑,在地下用土坯或砖砌煤炉,有烟道与炕下的烟道相通。这烟道另一头与外屋的炉灶相通。在煤坑、炉灶与炕的主烟道的连接处都各有个可移动的砖块,拉开,则火、烟向炕里抽,取暖。合上,煤火向上,用来做饭和向屋里供暖。外屋炉灶冬天不会合上,只有在夏天会合上,烟则从另一个不走炕的烟囱出去。

    冬天睡觉前,先是将火门拉开,将煤块填满炉膛,用活好的煤泥封住炉口。待煤稍干,扎个小眼,最后在上边盖个盖子。所以冬天的河北农村,屋里较冷,但炕上真的很暖。虽然没有后世的铁皮烟囱向外抽烟,也真的很少有煤气中毒的事发生。

    刘铭先是将火门合上。将煤炉盖子放在一边,将煤泥中的眼扎大点,让火明显变旺,再从水缸里用碗舀水,向炉口的煤泥上洒水,将炉口的煤泥慢慢阴湿,盖上盖子。起身用水将窗户风口处掀动的窗纸与窗框粘上,再将水碗挡住风口。湿煤燃烧产生烟和煤气。

    煤气足够,中毒亡。煤气不够,大脑受损严重,生产痴呆儿两名。

    清理了痕迹,从外边控制着门闩将门从里边闩上。

    走下北屋台阶时,终于伸了个懒腰。

    该到收获的季节了。

    秘密是当年抓捕韩老大时发现的。当时只在屋里搜出不到100块大洋,多方搜索,枪、弹等都未发现。如果不是内线情报确定他是日本特务,大家都要怀疑这就是个小老板了。

    搜到第三天,就要放弃时,两个年轻人打打闹闹的去上厕所,一个年轻人不慎跌入猪圈里,咚的一声,才发现了端倪。盖板是空心的。

    河北乡下养猪的猪圈多位于院子的东南或西南角。在最南边砌墙,围成一个厕所,与厕所相连是个较大面积的深坑,最北边是个上边盖了房顶的高台,高台一般都是用大石块砌就,以利于保洁。多会在上边铺些麦秆之类。在高台的靠院子一侧设置猪槽和小门。高台是猪吃食和休息的地方,下边的深坑是猪活动的地方。人和猪的粪尿都堆积在深坑里,时不时的向里垫土,保持基本干燥,一般半年一起,就是最好的肥料。

    韩家从未养过猪的猪圈里供猪睡觉的猪台,是用一块大石块和几块小石块铺就的。但实际那块大石块只是一块石板,掀开石板,下边埋着一个大箱子,箱子里有什么就有很多种说法了,反正肯定是好东西。

    韩家猪圈在院子的西南角。距北屋近三十米的距离,想想,好东西藏的这么远,这胆也真大。

    从猪槽外就看到那块大石板了,非常显眼,这也就是所谓的灯下黑了,真的是将心理学用到了极致。

    用匕首撬开石板,下边是一个大约30×50×50CM的木箱。

    打开箱子,里边的东西很规整,最上边的是两把手枪和两个铁盒,边上有三个圆球,应该是手雷,下边长条卷成圆筒的应该是大洋。条状应该是金条。块状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最底下的还有几个小本子。竟然还有本书。

    将箱子里的东西逐一塞入带来的布袋,一个能装50斤粮食的袋子装了多半袋。系紧袋子,拎到边上,好重。

    将箱子盖好,将石板复位,洒上旧土,倒退着用刷子去除痕迹后,回到院里。先打开大门,将袋子放到门外,再回身栓好大门,收起兔肉,将狼狗拎回狗窝,布置成睡觉的样子。

    刚好西屋房檐上靠着个梯子。应该是护卫们用来观望警戒用的。爬上西屋房顶,伏下身倒退着爬到距北房最近的房檐处,边走边清理脚印。脚尖一蹬,轻身跃上北屋房顶,伏下身踩着石板清扫着痕迹倒退着向东,到距东屋最近位置,一跃而下回到东屋屋顶。轻身跃下,将袋子背上刚要走,就听到前院大车店有人说话。

    屏住呼吸,紧贴着院墙,抽出手枪。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没发出一点声音。

    细听,才发现是老板要赶早出门去保定办事。正在吩咐伙计准备干粮和给牲口喂料。

    确定大车店的人回屋后,刘铭快速返回南村口,从里边顺梯道爬上门楼,飞身向下一跃。轻身落地,静听没有异常后,返回桥头,快步过桥。

    找个僻静处放下布袋,仔细复盘一下整个过程,判断没有疏漏之处,决定不再向东走,以伪装是东面来人做案。直接转身向西走。到刘庄,沿村边向南上山,找到前几天准备好的山洞。脱下夜行衣、丝袜,将不方便带回家的东西和袋子一起放入提前挖好的坑里,盖上石块,将枯草松松盖在坑上。再伪装好入口,才轻身回家。

    东边天空已有亮色。翻入院里时,已有零星鸡叫声起。

    到东屋窗下细听,发现妈妈和小婵都呼吸匀称,仍在熟睡。轻推屋门,闪身进屋。终于长出一口气。

    盘膝坐在炕上,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又细细将今晚整个行动进行了复盘,没有发现大的纰漏,才最后放松精神,躺倒休息。

    在运城小成后,师傅带他摸过几次财主家,摸过两次土匪窝。他犯过无数错误,有的低级的想抽自己,他就是在师傅指导下,靠着严格扏行事前的预推演和事后的认真复盘,补上自己的一个个短板,终于让师傅赞为奇才,引为骄傲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信矣。

    这是刘铭第一次独立作业。他给自己打了八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