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造黄谣,我反手一个起诉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仲裁庭上

    “下面由我宣读庭审纪律。一、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期间不得走动……”

    在苏芊芊的坚持下,她的案子终于正式开庭仲裁,前面程序性的内容都走的很顺畅,双方很快就进入了举证、质证阶段。

    首先由申请人举证,公司质证。

    “证据一,劳动合同。公司和我当事人的劳动合同中规定,上下班时间是早上8:00点至晚上18:00点,证明公司有固定的工作时间。”

    “证据二,上下班打卡记录,根据打卡记录,我当事人入职两年九个月零四天中,下班打卡时间在18:00~20:00的,17天。20:00~21:00的,145天,剩余均为21:00点之后下班打卡,证明我当事人存在长期加班情况。”

    张景听着对方律师的举证信心满满,这和他提前准备的一样,于是直接说道:

    “真实性无异议,关联性有异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承认这两份证据是真实的,但不认为它们能作为加班费的依据。

    “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安排员工加班的情况,才需要支付员工加班费。”

    “申请人律师列举的两份证据,只能证明申请人离开公司的时间,但并不能证明申请人在公司做什么。”

    “我公司不禁止员工在非工作时间进入工作场所,下班后申请人完全可能是在工位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打卡记录不能作为加班的依据。”

    李程笑了笑,他也早知道对方会这么说,于是接着举证:

    “证据三,我当事人在公司所谓的下班时间后,常态化、高频率、长时间回复客户、领导和同事的聊天记录。”

    “如果公司仍然主张这属于我当事人自愿加班的情况,那我们不妨看的更细致一些。”

    “多数情况中,如果我的当事人超过5分钟没有回复这些工作群中的信息,我当事人的前领导郑航,就会在群里@我的当事人。当然,少量情况下,也出现了2分钟不回复就@,或10分钟才@的情况。”

    “这证明,我当事人在下班后回复微信的行为,确实为公司要求。”

    “那些聊天记录都是真的吗,你不是说没有文字记录吗!”

    张景看到这份证据有点傻眼,连忙转头和身边的郑航确认。

    大家别以为律师都多严谨负责,其实律师和其他打工人也没什么两样,有认真负责的,也有糊弄事的。

    张景就属于其中中不溜的。

    要说他很认真负责,在开庭前能把所有苏芊芊整理提供的证据都看一遍,那是不可能的。

    三四百页呢,而且大半都是微信聊天记录,有的群有人名备注,有的没有,他哪有时间一一分辨。

    但要说他完全不负责呢,倒也不是。

    他也知道这种加班费的仲裁关键点在哪,所以他提前和郑航确认过。

    只是没想到,郑航居然到这时候还说一半藏一半,只捡有利于自己的说!

    “不,不是。这,这也算安排工作?!”

    郑航也一脸委屈,在他看来,微信群里让员工回复各种信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别说在默认的工作时间里,就算再晚点,12点,员工已经回家了,那该回消息也得回消息呀。

    张景抿了抿嘴唇,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是在以前,这个问题还有辩论的余地,但今年某中院已经出了最新判例,下班后回复微信属于加班行为,这个案子要难了……

    稳住,别慌,能不能翻盘,就看我的举证环节了。

    “下面由被申请人举证,申请人质证。”

    “证据一,由申请人签署过的《人事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要求,如果员工加班,需要事前审批,但对方申请人从未做过此类审批,证明对方申请人不认为这属于加班情况。”

    “真实性无异议,合法性有异议。”

    李程早就等着对方举这个证据呢。

    他之前和苏芊芊沟通的时候,苏芊芊就把这份管理规定给他了——

    “李律师,我签了这个东西,会不会影响仲裁结果呀。”

    “可是这东西入职的时候就要求我们签,说如果不签,就不能和公司签劳动合同……”

    而李程看完之后,却只想说,这什么玩意,完全不合法呀。

    “这份管理规定中,有多个内容不合理,不合法。”

    “比如,这份管理规定中,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接受公司的转岗安排。但劳动法中规定,公司安排员工转岗,必须和员工达成一致。”

    “以及,这份管理规定中还提出,公司有权根据工作安排,随时变更员工的工作时间、地点,但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根据对劳动法的司法解读,用人单位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法律后果是:这样的规章制度不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劳动者可以不遵守。”

    “同时,劳动者一经发现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法违规,可向当地的人社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所以,关于这份管理规定,我们后续还会向有关部门投诉。”

    张景听的目瞪口呆。

    他做劳动仲裁律师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对方律师质疑证据合法性的。

    这,这不按套路出牌呀,仲裁人会支持么。

    然而,仲裁席上赵慧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她认可了这个主张。

    事实上,仲裁人赵慧现在其实在想,这场仲裁可比她预想的要精彩,申请人提出的几个主张,尤其是加班费这一条,最开始她还觉得是和公司赌气,随便提的呢,没想到人家都找到了法理支撑。

    确实,类似的案子,国内其实早有判例,只是他们当地的申请人和律师,还没有在实践中提出过类似的主张罢了。

    这么一想,这个案子对全市,全省的劳动仲裁案,都很有指导意义,她得再多上点心……

    至于说郑航,他现在整个人都已经傻了,怎么回事,现在是什么进展?

    不仅要给苏芊芊加班费,公司的规章制度还不合法?他们还要去举报?

    “赵梅,怎么回事,公司规章制度怎么会不合法呢,你这个法务怎么干的!”

    赵梅白了他一眼:“郑经理,你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公司出人事管理规定前,有问题的地方,我都是和领导反馈过的,至于公司听不听我的建议,又不是我能控制的。”

    “倒是你,要是仲裁庭连加班费都支持了,那补缴社保——”

    郑航的脸色瞬间变得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