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带他兜兜风

    “好,我答应你,北进,寻找白波军主力决战。”

    崔祺攥了攥手中的马鞭,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种邵留下口实。

    现在自己的实力还很弱小,做事还要冷静一些。

    听了崔祺这话,种邵也跟着吐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崔宜之,我不是有意为难与你,只是你若想担得起名望,必然要经得起质疑。”

    “在下明白。”

    崔祺感觉,种邵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让自己主动寻敌作战,根本就违背军事常识。

    敌强我弱,情况不明之下,贸然北进,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但若是依了种邵的话,把徐晃交出去,徐晃不死也要剥层皮。

    这个时期,朝廷对自身的实力还很自信,认为可以碾压农民起义军。

    皇甫嵩、朱隽等将领,平定黄巾起义时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很多义军即使投降,也难免一死。

    按照崔祺的想法,既然自己招降了徐晃,就有责任保证他的安全,绝不能让他死于牢狱之中。

    种邵站起身,对崔祺一拱手:“崔都尉,自今日起,在下在你帐下听命,参赞军务,大小机宜,还望都尉不要隐瞒。”

    崔祺目光冷然:“既然如此,还望种大夫遵守军规。”

    种邵笑了笑:“那是自然。”

    崔祺知道,自今日起,自己就算被种邵监视了,所有的军务也要向他公开,对于种邵,自己也会留心,防止他暗中有什么动作。

    事情说定,厅堂中剑拔弩张的气氛稍稍缓解。

    此时,刘节来到都尉部,一问卫兵才知道崔祺刚刚和种邵争吵。

    “什么?寻找白波军主力再打一仗?”

    “刚刚听都尉是这么许诺的,否则就得把降将徐晃交出去。”

    崔祺和种邵当堂对峙,也没有屏退左右,两人争执的内容,已经传开了。

    “郎君果然是重情重义之人。”

    刘节迈开脚步,甩着空荡荡的袖子,快步来到厅堂。

    “都尉。”

    种邵已经让出了主位,让崔祺坐下,这会儿坐在下首旁听。

    “有什么军务要上报,不必避讳。”

    刘节看了一眼种邵,手捂胸口道:“刚刚接到探报,长子城方向,有大批白波军。”

    种邵闻言,半坐而起:“你说什么?长子城也有白波军吗?”

    长子城是上党郡治,也是连接雒阳和太原的节点,如果落入白波军手中,太原和雒阳之间的道路将很难打通。

    “根据探报所言,长子城很可能已经被白波军攻下。”

    种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印象中,白波军只不过是小股流贼,攻击县城还有可能,攻打郡治简直不敢想象。

    “军中无戏言,你不要乱说,白波军才几个人?打郡城?”

    “上官恐怕不知道吧,白波军已经不下十万人众,而且他们和南匈奴叛军已经结盟,北边又有黑山军策应,试问这并州的州郡,哪个能抗衡这许多叛军?”

    听刘节这么说,种邵一脸铁青。

    “并……并州的郡县兵马呢?”

    “你问我?你是朝廷使者,不知道并州的郡县兵在哪儿吗?”

    这一句话,把种邵问得哑口无言,并州军到底在哪儿,在朝廷中枢为官的他,也一时说不上来。

    “这,要是知道并州是这番景象,朝廷该如何震动?陛下该如何震惊?”

    崔祺看种邵面露惧色,心忖可以借机吓吓他,让他打消督促自己进兵的想法。

    “刘节,种大夫要看看咱们的战力,你组织一下兵马,即刻北征,寻找白波军主力决战,种大夫要随军,你安排一下护卫。”

    刘节急道:“都尉,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咱们的士兵都分散下去了,新招的士兵还没有训练好。”

    “不,现在正是时候!”

    种邵冷冷一笑,冷眼看着崔祺和刘节,心忖这主仆二人演的一手好戏,所有的军情都是他们说的,自己有可能完全被蒙在鼓里。

    “长子城如果真的落入了白波军手中,我们更应该出兵夺回,否则打通到太原的道路,不就成了一句空谈。”

    按照种邵的想法,长子城或许根本没有白波军,自己跟随大军北进,自然能戳破谎言。

    崔祺叹了一口气,感觉还是打一仗给这个钦差看看吧,只要筹谋好了,打一场小胜仗还是不难的。

    “刘节,将邹方、徐晃、赵云、崔武、崔广叫来,准备北进。”

    刘节犹豫了一下,看崔祺目光坚定,拱手道:“诺!”

    种邵看着刘节远去的背影,回想他刚刚行礼的姿势,身体猛然一绷。

    “这是个匈奴人?可信吗?”

    崔祺不耐烦道:“看他的胳膊,是给朝廷平乱时丢掉的,你说他可不可信?”

    种邵看崔祺有些不高兴,也不再多说了。

    在种邵这种中原士族的固有印象中,崔祺是边将,边将的特点就是反复难养。

    况且崔祺对于暗杀他的刺客,下手十分毒辣。

    据说王芬莫名其妙自杀,跟他也有关系。

    在种邵眼中,崔祺是個凶险之人,他不能确定,把崔祺逼急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不多时,众将齐聚正厅。

    这次崔祺要动用两个步兵百人队,两个骑兵队,共计二百六十人参与作战。

    崔武、赵云,分别统领游骑队和突骑队,每队三十人。

    崔广、徐晃,统领两个步兵队,分别是一支长枪队和一支弩队。

    这些兵力,向北进攻,属实有些单薄,但崔祺决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求速胜,只求遭遇贼兵时,有些战果。

    本身这仗也是打给种邵看的。

    ……

    “并州的核心地带在太行山脉之中,主要区域被山脉隔成四个小平原,分别以高都、长子、太原、定襄为核心,并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区域。”

    “咱们占领了高都,实际上已经手握四分之一的并州核心区,形势其实不算太差。”

    崔祺对着简易的地图指挥道。

    “下一步,我们要进攻长子城,增加我们的控制区,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虽然知道这次进攻未必成功,但还是要鼓舞一下士气,告诉将领战略目的,而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

    “诸位各自回去整兵,明日出战,前进三十里。”

    种邵不太懂行军,只能听个大概,总感觉三十里太少了。

    “能不能再往前一些。”

    随即,种邵迎上了众人奇奇怪怪的目光,有冷视,有鄙夷。

    大家伙儿好像在说。

    不懂就闭嘴。

    步兵一日行军三十里,算是正常的速度,即便是骑兵,一天的行军速度也只有六十里。

    很简单,人要吃饭,马要吃料,行军中还要探路、安营,速度不可能快。

    种邵拱手:“好吧,一切听都尉的就是了。”

    崔祺继续吩咐道。

    “崔武、赵云。”

    “在。”

    “你二人领骑兵队,护卫军阵两翼,每位骑兵携带一面汉军旗帜,平时藏在身上,遇到敌军时,包抄至其后方展开旗帜。”

    “诺。”

    “崔广。”

    “在。”

    “伱领枪兵前出,逢敌不可冒进,原地摆下拒马阵,待敌军进攻就好。”

    “诺。”

    “徐晃。”

    “在。”

    “你领弩兵在后,注意和枪兵配合。”

    “诺。”

    “这次出兵,总指挥还是刘节,战场上一应事务,刘节全权处置。”

    刘节手捂胸口:“诺!”

    “种邵。”

    种邵愣了一下,平日里直呼姓名算是不敬,自己名字很少被这么叫出来。

    这会儿刚刚反应过来,自己在军中听令,要直呼姓名。

    “你跟随刘节,负责记录军功,记住,多看,少说话,若犯军法,刘节可斩你。”

    “你!”

    种邵想说点什么,但跟随军队出战是自己提出来的,如今也不好多说。

    “诺。”

    种邵满脸不情愿地一拱手。

    “邹方。”

    “在。”

    “你负责督运粮草。”

    “诺。”

    “各自回去准备吧。”

    众将齐声:“诺!”

    众将正要离开,被种邵叫住。

    “慢!”

    “崔都尉,我们都作战,你干什么?”

    崔祺冷眼看着种邵:“这话你就不该问!若有迟疑者,斩!”

    众将再次唱喏,按剑离开。

    再回头时,崔祺也不见了踪影。

    种邵气呼呼地站在厅堂中,想发怒也不知道该找谁发。

    正巧,一个侍从自门外匆匆走来。

    “主人,在下有要事相报。”

    看这侍从神色怪异,种邵把耳朵贴了过去,听完那侍从说话,种邵的眼睛瞪得溜圆。

    “你可查清楚了,他真的是真定人?”

    “这还有假。”

    种邵一拍手:“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这句话出自周易,果然是太平道余孽,都说他所向披靡,原来是作假!”

    种邵微微一笑。

    五年前黄巾之乱,起始于一场太平道游行。

    按照张角所宣扬的,这场游行起于邺城,目的地为真定,寓意“大业真定。”

    幸亏太平道弟子唐周向朝廷举报,戳破了这层寓意,朝廷立即派兵镇压。

    张角未来得及等徒众集合,便在巨鹿起事。

    彼时,太平教众分布在八州之地,被朝廷各个击破。

    真定作为太平道人心中的圣地,自那里来的人,是什么信仰,值得商榷。

    崔祺竟敢容留此等人,还作为先锋武将,可见其居心叵测。

    “咱们的人能不能抓住赵云,若是从他口中审得实证,我即刻向朝廷奏报,查办崔祺,也省得麻烦。”

    侍从摇了摇头:“咱们的人故意找茬,试了他的身手,根本进不了身,还被他拿了,送进了大牢,等着主人捞呢。”

    “废物!”

    种邵怒骂一句。

    “主人教训的是,要不要给雒阳送信,调一些精干护卫。”

    “算了,估计我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崔祺的监视之下,书信往来,也瞒不过他。”

    “这个崔祺,真是越想越不对劲!”

    ……

    月上中天,星辰闪烁。

    马厩中,战马发出阵阵低鸣。

    赵云扛着一带粟米,来到马厩,明日要出战,得给战马喂一些精饲料。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子龙果然在行。”

    赵云一回头,见崔祺来了。

    “都尉。”

    今天一直被种劭缠着,崔祺刚刚知道。

    白天种劭的侍从曾秘密抓捕赵云,还好有惊无险。

    崔祺看了看赵云:“今日,街上有人故意寻衅,说你是太平道余孽,还出手抓你,没伤到你吧?”

    “没有。”

    崔祺抿了一下嘴:“和你起冲突的那几个人都招了,他们是种邵的侍从,和你冲突,是想暗中拿你问话。”

    “问什么话?”

    赵云依旧淡定地喂马,只是表情有了一丝丝变化。

    “你和太平道,有没有关系。”

    赵云动作一停滞。

    “能有什么关系呢?”

    崔祺笑了笑:“没有关系就好,名字里有道家典故很正常,我有三个兄长,也和你一样。”

    “是吗?”

    赵云的表情显得轻松了一些。

    “我大兄刘备刘玄德,道德经中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二兄关羽关云长,本字长生,有羽化长生之意。”

    “至于三兄,张飞张翼德。”

    赵云急问道:“他的名字里也有道家典故吗?”

    “他姓‘张’啊,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赵云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这种表情,在他总是冷峻的面容上,很少见到。

    “确实有不少人跟随大贤良师,改姓张。”

    崔祺笑道:“这种质疑,根本没必要理会,不过是掌握话语权之人,借故打压罢了。”

    赵云眼睛里有些闪光的东西,又瞬间消失了。

    “当年,家家信奉太平道,包括朝廷官员也不例外,太平道的初衷是辅佐天下,为帝王师,谁知道一夜之间,竟然成了乱党,我有好多亲朋,也是无端死于屠戮……”

    赵云说的是实情,太平道一直被朝廷推崇,而中平元年,三月五日,忽然被列为乱党。

    很多百姓在不知情下,突然成了反贼,家业被掠夺,首级成了军功。

    各地豪族武装,杀戮的所谓黄巾军,不下数十万。

    而这些所谓的黄巾军很多没有武器,也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

    崔祺忽然想到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子龙,让种邵跟着你的突骑行动吧。”

    赵云摇了摇头:“不行,他的骑术我不放心。”

    “你可以把他绑在你的身后啊,让他跟随你体验一下,什么是飞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