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小乡村
繁体版

第20章 用钱贴的“奠”字

    叶亨的姥爷去世时,大妗子嫌老叶花钱少,没在祭桌上用钱贴出一个“奠”,出殡早晨双方掰了几句,从此往来渐少。

    这时候农村老人去世还用土葬,出殡的前一天叫“正吊”,这一天“最热闹”,吹鼓手的哀伤小唢呐吹起来,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前来吊孝,俗称“吃席。”

    这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谁家有老人去世,唢呐声一响,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去看热闹,说人山人海也不为过。

    那真是孝子孝女哭断肠,吃大席的划拳喝酒忙。

    风俗就这样,人们也习以为常!

    当天晚上,吹鼓手要表演节目,什么百鸟朝凤,魔术之类的节目,很吸引这个时代的老农们。

    晚上送程【亲朋好友送死者最后一程】,扎纸人抬纸轿子,两边分立牛头马面,火把林立,好不热闹,场面越大,主家面子越大。

    不知从何时兴起,农村老人去世后办丧事,嫁出的女儿要一包承揽请吹鼓手,竖幡,摆祭桌,并在祭桌上用钱贴出一个大大的“奠”字,以示孝道。

    就是用大头针,把几百块钱别在一张大白纸上,贴出一个大大的“奠”字形状,其中光那个笔画“一”,就得用五、六张十元纸币。

    这些“奠”钱,最后归死者的儿子所有。

    这个时候家家经济都不宽裕,贴“奠”字用的是十元纸币,一百元面值一般人家承受不了。

    即便如此,贴出一个完整的“奠”字也得三四百元,都够买头小牛犊了,很多家底稍薄的女婿,为了这个面子而负债。

    老叶对岳父岳母的孝心那是没得说,岳父去世,他内心沉痛,心甘情愿用钱贴一个“奠”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正吊”当晚之所以没贴成“奠”字,是因为时处寒冬,西北风如刀,刮得呼呼叫,钱刚别到白纸上不久就被大风刮跑,晚上黑窟窿洞的看热闹人又多,连续几张十元纸币被刮入人群后消失,老叶无奈只能放弃。

    因此,在出殡的早晨,大妗子当着众亲朋的面,说老叶小气,让她家没有了面子,少了排场。

    老叶百口莫辩,一恼之下在给岳父下葬后直接离开,两家从此断了来往。

    “你姥爷不在了,你姥姥在你大舅家生活,你大舅生性老实懦弱,管不住老婆,你大妗子这个人太强势,尖酸刻薄,对你姥姥也不是很好,我看她就来气,送节礼你姥姥也吃不到多少,都便宜她那张大嘴了。”

    老叶沉默了几秒说道,每每想起那天自己被大舅嫂当众奚落,他就来气。

    “大妗子的为人我所知不多!”叶亨知道父亲性子倔,在这件事上不能释怀,“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六岁那年,她给我们家送来一袋玉米!”

    闻言老叶忽的不语,坐在后座上想着什么。

    回到家,叶亨将两条大狗栓好,每条狗奖励一张煎饼。

    老叶刚进后院,就大喊孙子:“子枫,看你二叔抓到什么了?“

    叶子枫听到声音跑了出来,见老爹手里拎着个大兔子,他开心的大叫:“俺奶,俺妈,大兔子,俺老爹抓回来大兔子!”

    此时,北方部分地区的孩子,管父亲的父亲叫老爹。现在也是。而书面语的“爷”,在这指的是父亲的哥哥,比如大爷,二爷。当然,这只是部分地区的称呼,不是全部,但其意相同。

    闻声,叶利和叶贞也跑了出来:“哇,好大的兔子啊!”

    “你二哥带着咱家两条大狗抓到的,这只兔子挺机灵,跑了无数圈,最后还是被大狗逮到。”

    老叶拎着兔子又掂量几下,笑道,“得有五六斤!”

    见老叶带回来一只大野兔,全家人都挺开心,晚上又能改善伙食了。

    周玉彤正在给大黑马投放草料,大黑马见老叶回来,冲着他“咴咴”叫。

    马最通人性,它一岁半来到叶家已数年,老叶夫妇对它照顾的很好。

    叶亨把狗拴好,来到小屋里:“嫂子,油沓子好了吗,我快饿死了!”

    童苏云穿着高领毛衣,烙煎饼时腰身拉得很直,胸脯挺的很高,二十四五岁小妇人,正是风华正茂时。

    “饿死了,就先吃张煎饼垫垫。”童苏云说着烙好一张煎饼,双手捏着煎饼的一边轻轻揭起,甩到竹篾上,同时甩的还有胸。

    这个时候,农村没几个女性戴胸罩,大都穿着小背心,几乎没有什么约束。

    叶亨真不是故意看嫂子的,尬了一下说道:“才不干呢,我要留肚吃油沓子!”说着对叶子枫道,“子枫,你手里的山芋给二叔吃呗?”

    叶子枫把吃剩下的,粘着口水的山芋递给二叔,叶亨也不客气,接过来全部放到嘴里。

    “败类鬼,连侄子的口粮都抢。”童苏云哪里知道叶亨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她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挺开心,叶亨不嫌弃子枫的口水,说明叔侄俩感情深。

    “二叔,咱们吃好饭,到街上去玩,好不好?”叶子枫昨天在集上看中几样玩具,心心点点想着。

    “今天不逢集,街上没什么好玩的。”叶亨知道侄子想要什么,揉了揉他的锅盖头,“等会儿你在外面玩,看见有卖糖葫芦的,二叔给你买。”

    听说有糖葫芦吃,小家伙高兴了:“二叔,吃好饭咱们打枪好不好,你演坏蛋,我演八路军。”

    叶亨道:“二叔等会有事,吃好饭你去找二虎和四毛他们玩。”

    “二虎昨晚跟我说,今天去他姥爷家,四毛说今天跟他爸妈去窑厂拉砖。”

    童苏云道:“你二叔天天修长城都忙死了,哪有时间陪你玩。”

    叶亨……

    黄文秀道:“叶利,你去南家把炉子上的玉米稀饭端来,叶贞你把切好的菜端来,叫上奶奶,咱们做油沓子吃。”

    叶利,叶贞很快端着玉米稀饭和白菜,豆腐,粉丝回来,老太太一手拿着碗筷,一只手拎的小竹篮里有几个鸡蛋。

    童苏云先烙一张煎饼,打两个鸡蛋摊开,三根手指捏起一小撮五香粉撒匀,然后把加好调料和油的白菜、豆腐、粉丝均匀摊在上面,伸手取过一张烙好的煎饼盖住,用刷子在上面刷了一层清水。

    过了两三分钟她直起腰,双手拎着煎饼的边缘轻轻一拉,把煎饼翻个身,这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看的叶亨在边上连连称赞:“嫂子的手艺比俺妈强多了,俺妈每次做油沓子翻身时,不是掉馅就是撕破煎饼。”

    黄文秀在一边不乐意了,故意板着个脸:“你这个小混蛋,你妈做的煎饼、油沓子不好吃,你咋长这么大?”

    叶亨道:“嘿!做的不好吃,还不允许人讲了?”

    母子俩说话间,童苏云的一个油沓子已做好,叶母拿过来放在桌子上,用刀切成五块,让老太太,叶子枫,叶贞,叶利和周玉彤先吃,童苏云还在做。

    叶亨手快,把叶贞那块油沓子抢走,叶贞跺脚:“妈,叶亨又来抢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