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小乡村
繁体版

第18章 去田地里看看

    叶家十口人十五亩地,分在三处。

    自留地和打麦子的场地另算。

    叶亨所来的这块地在东湖,有六亩黑土地,种着小麦。

    南湖还有四亩黄泥地也种小麦。

    西湖有五亩沙土地,过年三、四月份种花生。

    这五亩在地上冻之前就被耕好,俗称“冻地”,过年开春种花生时地力足。

    老叶把两个儿子分出去,但土地却没有分,耕种收获还在一起。

    因为农户的庄稼每年都有配比,三分之二的地秋收后种小麦,夏天种玉米,还有三分之一的地种花生和黄豆。

    花生和黄豆杆是牛马最好的草料,玉米叶次之,麦秆最差。

    山芋叶也是好东西,喂猪增膘快,茎可以喂羊,利于母羊产奶。

    这个时候的花生号称“油果”,卖高价钱三毛多一斤,小麦一毛六、七,玉米一毛左右,但种花生很累人,而一旦在收获时遇见连绵秋雨,收成就会大减,且花生果实在土里,容易生虫而不知,很难管理。

    如果把这三块地再各分成三份,不好管理也不好搭配种植,毕竟每年要交公粮,小麦和玉米是必须要交的。

    老叶把叶元和叶亨分出去,是想让他们在土地之外赚钱。

    比如叶元。

    如果不分家,叶元出去赶马车赚钱的热情,可能就没有现在足。

    再怎么是亲兄弟,也不能你天天睡到自然醒,我早出晚归赚的钱跟你同享吧!

    还有就是老叶上有老母赡养,下有两个女儿要培养读书,将来嫁人还得陪嫁妆,这些都需要钱,所以他不能把地分出去。

    这个时候,女孩子出嫁娘家要给陪嫁,不是后世结婚,男方一肩挑。

    庄稼收成卖的钱由老叶掌管,三家吃饭,喂牲口的开销,都从土地收成上支出,年底按照人口分账,合情合理,还能鼓励两个儿媳妇生育。

    至于各家吃饭外的开支,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多赚你就多花,没钱你就不花,想要土地的收成,门也没有。

    老叶跟两个儿子说的明白,等将来我和你妈都不在了,土地你们兄弟俩一人一半,现在我活一天,土地的收成都由我管理,年底去掉开支,按各家人头多少分账。

    看着蔓延向前的车辙,叶亨暗说重生的感觉就是好啊,曾经极其讨厌的乡村水泥路,现在看着都很亲切。

    路两边杨树参天,叶子早已落完,那些巨大的喜鹊窝,在光秃秃的树杈里格外显眼。

    刚才大嫂说的那句“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句谚语,说的就是这些家伙。

    两条大狗出来放风,跟着叶亨一路奔跑,引来很多草狗的狂吠,农村家家养狗看门,有时一只狗咬,很快就会引来大面积狗叫,不知道的人还不知道啥事呢。

    但叶亨家两条狗太大,且恶名在外,一路上不停地翘腿对着树木野草撒尿,宣誓自己的到来,众狗退避。

    因此,很多狗只敢远远叫两声虚张声势,不敢真上,只等它们跑远后才装腔作势的跑到树边,撒尿盖住前者的尿,宣誓自己一直在这里存在。

    出了庄子,就能看见大片的麦田,冒着青白色的雾气,老人说这是地气,也是庄稼在呼吸。

    此时的小麦看上去显得稀薄,长势也不甚好,这是因为冬天万物敛势,为来年积攒能量。

    到了自家地北头,远远看见戴着瓜壳帽的老叶,在地南头蹲着抽烟,叶亨将自行车停好,走了过去。

    两条大狗撒了欢,飞也似的先跑到老叶身边。

    老叶回头见是叶亨,又是一愣,这小子每天都要睡到日出三杆,一年更是不下几次湖,今天真是田间稀客了。

    叶亨远远就问道:“俺爸,你看俺家麦子长势怎样?”

    “麦子稍微有点厚,过好年追肥时要加量,不然后劲不足。”见儿子虚心问,老叶也挺欣慰,叶亨能下湖看看庄稼,态度挺好。

    “庄稼的苗儿是宁滥勿缺,苗厚好过苗稀。当然了,我说的苗厚也要有个度,过多就适得其反了。”

    老叶刚才从田北走到田南,把麦苗看了八九不离十,坐在田头抽烟,盘算过年该怎么施肥。

    农田施有两种肥料,一种是提劲儿快的化肥、尿素,适合庄稼早期提苗;还有一种是肥力悠长的猪、马、牛、羊、鸡和人粪,掺着烂草枯叶发酵过的肥料,适合庄稼后期发力。

    这两种肥料配合使用效果更佳,但配量是个技术活,少了力不够,多了青苗。

    青苗的意思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人家的粮食进粮仓了,你家的庄稼还在地里继续生长,没熟。

    叶亨讨好的道:“我看有的地方麦苗有点稀,要不把厚的地方的麦子拔去给补上。”

    老叶嘴角一抽,这败家子对农活简直是一窍不通啊,要不是见他昨天表现良好,真想拖鞋用鞋底揍他一顿,反正在湖里也没人看见。

    “你见过有人给玉米,高粱,稻子,山芋补苗的,见过有人给小麦补苗的吗?”

    闻言,叶亨知道自己这是不懂装懂了,隔着火车头帽挠后脑勺,谄笑道:“我以为小麦也行的。”

    老叶吸了几口烟:“小麦也不是不能补苗,而是补苗后会造成到了收获时候,别的麦子熟了,补苗的还青嫩。等它成熟吧,怕大雨来了因小失大,满盘皆输,不等它熟吧又怪可惜。”

    “收麦子的季节是抢收抢种,因为那时雨季将至,快速收好麦子放场上晒干,用轱辘碾压脱壳,扬干净后装袋拉回家,入仓为安,以免遭雨。”

    “接着抢在雨季来临之前,把玉米种下去等雨。如果雨季来临而玉米未种,那么秋季的收获又得推后,直接导致小麦晚种,入冬前麦苗不壮,如何御寒?”

    叶亨点头,老爸说的简单易懂。

    “这期间每个步骤都不能错,稍错一步,那就是步步错,秋收就会被耽搁。所以,小麦苗缺就缺了,没人补苗。补的苗最后收不成,还拔地力,得不偿失!”

    老叶端着烟锅吸了几口,才知烟烬,将烟锅翻过来,在田间的一块石头上敲去烟灰,然后捡起那块石头,朝田南的枯草丛里扔去。

    这种石块很容易伤倒耕牛的蹄子,也可能会崩坏犁尖,有经验的老农见到地里有石块,都会随手捡起。

    “嗖!”

    一只躲在草丛里的野兔,被石头惊起,箭般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