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政
繁体版

任贤第三

    魏徵,河北钜鹿人,前不久又迁居到相州的临黄。武德末年,担任太子洗马一职。当他看到太宗与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帝位的时候,常劝李建成早做打算。

    唐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徵叫来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徵的安危担心,魏微却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答道:“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唐太宗听后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重,并提升他为谏议大夫,还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其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徵素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又刚直不阿、不屈不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时候。魏微也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君主,便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唐太宗又抚慰他说:“你所直言劝谏前后共有二百多件事,都称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心为国,怎么能这样呢?”

    贞观六年,唐太宗驾临九成宫,设宴招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徵,他们过去侍奉隐太子,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同在一起参加宴会。”太宗说:“魏徵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尽心尽力地侍奉主人,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我能够不计前嫌提拔重用他,和古代圣贤相比也毫无愧色吧?魏徵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许我做错事,我因此而器重他。”魏徵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提意见,我才敢直言不讳。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去犯龙鳞、触忌讳呢?”太宗听后心情大悦,赏赐每人十五万钱。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就任命魏徵做太子太师,仍旧管理门下省的政事。魏徵陈述自己有病在身,恐难胜任。太宗对他说:“太子是宗庙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师傅教导,所以挑选你这样中正无私的人来辅佐他。我知道你身体抱恙,不妨躺在床上来教导太子。”魏徵便接受了这一职务。不久,魏徵得了重病。他家里的庭院原先没有正厅,太宗当时本想给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因此停下工来,把材料给魏徵造正厅,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又派宫中的使者赐给魏徵布被和素色的垫褥,以顺从他的喜好。过了几天,魏徵因病去世,太宗亲自到他的灵柩前痛哭,追赠他为司空,赐谥号“文贞”。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在石碑上,还特赐给他的家属食实封九百户。

    太宗后来常对身边的大臣们说:“用铜来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来做镜子,可以知道朝代的兴衰更替;用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犯错。如今魏徵去世了,我就失掉了一面镜子啊!”因而哭了很久。于是,太宗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徵经常指责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后,我虽有过错,却没有人敢公开指出。难道我只在过去有错误,而今天做事全是正确的吗?显然还是臣子们对我苟且顺从,不敢来触犯龙鳞吧!所以我再次虚心征求他人的意见,以便排除假象,反省自身。如果你们直言劝谏了而我不采用,我愿承担责任。如果我准备采纳忠言而大家却不进言,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呢?从今以后,大家都要竭尽忠诚,如果我有不对的言行,你们要直言劝谏,不要有所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