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繁体版

第139章 蒙古人进犯大同

    过了一会儿,皇上出来了。牛玉上前禀报说:“皇上,两宫太后传过话来,今天早上的谢恩礼免了。后天,慈懿皇太后在皇太后宫里,请皇上和皇后去皇太后宫里。”

    “哦,朕知道了。”

    牛玉又说:“皇上,那奴才伺候您上朝。”牛玉帮皇上整理了衣装,请皇上登上软辇。软辇走了一段儿,朱见深说:“走错路了吧?这是去上朝的路吗?”

    在旁侧的牛玉说:“皇上,我们绕段路,去接皇后娘娘。今天大朝,皇后娘娘要接受百官朝贺。”朱见深很不耐烦,说:“那就去接吧。”

    到了皇后寝宫,吴皇后已着全套冕服,收拾停当。“参见皇上!”

    “免礼,快上来吧,大臣们都等得急了!”朱见深伸手,牛玉扶着吴皇后,登上软辇。对于吴皇后来说,这是几天以来,皇上态度最好的一次。吴皇后心中,还有一丝欣喜。

    软辇咯吱咯吱到了奉天殿外,今日参朝的大臣人数和皇上即位大典有一比,该来的都来了,锦衣卫袁彬和王喜都亲自在现场执勤。

    皇上和皇后的软辇在奉天殿北侧门口停下。朱见深从软辇上下来,并没有去扶皇后,而是自己径直要上殿。牛玉在后面小声说:“皇上,稍等,一同上殿。”

    朱见深回过头去,皇后的冕服太长,下辇不方便,好不容易下来,几个太监、宫女忙着整理。整理好了后,牛玉大声喊:“皇上驾到!百官早朝!”

    文武大臣跪地,皇上和皇后进殿。朱见深像往常一样,在御座上居中先坐下,看了一眼皇后,又挪了挪。虽然皇上对她“很没兴趣”,但吴皇后的心中还是充满了喜悦,一种“登临”的喜悦。吴皇后慢慢走近御座,在稍微居中一点坐了。

    “拜!”礼官一声唱赞。文武百官在孙继宗和李贤的带领下,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三叩首。

    “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谢皇后娘娘!”

    百官起身再次站好,吴皇后惊奇地发现,她爹吴俊就在武官的队列里,排位还非常靠前。可她爹目视脚尖,规规矩矩站着,根本不往上看,好像不知道女儿就在御座之上。反倒是她的舅舅孙镗,各种小动作不断,瞅瞅这个,再瞅瞅那个,但是也不往上看。

    朱见深小声对牛玉说:“问,有没有军报。”

    牛玉说:“皇上,应该先行颁诏。”

    “颁什么诏?”

    牛玉说:“皇上大婚,册封皇后,昭告天下。”

    “哦,那就先颁诏。”并不是朱见深不知礼,而是他根本不关心这些事。

    牛玉上前一步,将准备好的诏书,当场朗声读了一遍。又将诏书交给礼部的官员,由伞盖护送到午门,再次宣读,并将副本传送两京十三省,以此昭告天下:大明中宫之位已定!

    礼部的官员捧着诏书,刚离开大殿,朱见深也不用牛玉替他说话,直接问:“李阁老,有无军报?”

    李贤出列,拱手,说:“臣禀皇上,宣府方面传来谍报,孛来拥兵六万向大同方向移动;瓦剌另一支,扯只八部,拥兵七万,准备截杀孛来。两支人马,真实意图不明。万一两家合兵,进犯宣府、大同,情势对我不利。”

    “哈哈哈,想给朕玩声东击西,他们还没这个水平!传令大同、宣府、蓟州,整兵备战,以防万一。派人再探,两支人马到底是何目的?还要搞清楚,朵颜卫是什么态度?总不能,刚吃了朕的赏,再来砸朕的锅。”

    “是,臣领旨。”李贤入列。

    “会昌侯!”

    “臣在!”孙继宗出列。

    朱见深问:“如果孛来进犯大同,你京营的兵马,如何应对?”

    孙继宗没想到皇上会这么问,支支吾吾,说:“回皇上,京营正在操练,尚未成军。对付孛来他们,还得靠边军。”

    “还在操练?操练到什么时候?孛来兵临城下,京军就没有应对之法?”

    京军的问题非常多,孙继宗随便想了一条,说:“皇上,京军虽说改制完成,但缺马严重。操练没有马,臣就是派出兵来,也打不过孛来的骑兵。”

    “太仆寺卿何在?”

    “臣在!”太仆寺卿余谦出列。

    “朕问你,太仆寺现有多少马匹可用?”

    余谦说:“回皇上,太仆寺在册马匹两万五千余匹,除仪仗、宗室用度外,可用马匹仅在四成,约一万匹上下。”

    “荒唐!大明百万军队,太仆寺在册马匹,可用者仅有一万匹?”

    余谦立马跪地,说:“皇上恕罪。自皇上整顿京营以来,太仆寺也整顿了马政,马驹入槽数量正在增加。再给臣三年时间,在册马匹有望达到三万五千匹,可用马匹有望达到两万匹。”

    “朕给你三年时间,孛来也给朕三年时间吗?三年时间,你才给朕两万匹马?你太仆寺卿是干什么吃的?”朱见深大怒,吓得旁边的皇后不敢轻举妄动,乖乖坐着。

    “皇上恕罪,臣回去,再想想办法。”

    “罚俸三月!限期十天,拿出改革马政的成案!下一次大朝,先议马政!”

    “谢皇上隆恩,臣领旨!”

    “不要着急领旨!可用的一万匹马,先给京营拨出八千来,用于日常操练。”

    “是!”

    孙继宗本想谢恩,但皇上很无奈地一挥手,两人都各自入列。

    “兵部,广西剿匪的军费,是何进度?”

    兵部尚书王竑出列,“回皇上,广东回报,五万两全额筹齐,还多出五千两,共计五万五千两。”

    “其他各省呢?”

    “浙江两万两,也已筹齐。广西一万两,还没回报。”

    “户部,两万两,有没有?”

    户部尚书马昂出列,说:“回皇上,臣东拼西凑,两万两已尽数筹齐。”

    “朕不管你是如何东拼西凑,一期两万两够了,就要想二期的十五万两。朕的大婚和生日用度,已经替你省了九万两,朕又从工部库里给你拨了四万两,差额也是两万两,你继续想办法筹划。”

    马昂说:“是,臣领旨!”

    朱见深又说:“广西应该有难处,但一万两,应该不难。朕以为,过几天,就会筹齐、上报。兵部,广西的匪情如何?”

    王竑说:“回皇上,广西匪情仍是相持状态。前两广总兵陈敬已奉旨交割公务,广东总兵欧信已接任,尚未接到欧信的军报和用兵计划。”

    “好,朕知道了,入列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