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殊
繁体版

第十九章迟则生变

    一连几日,孔令辉接连上了几道请安折子,向皇帝陈情辞官,只是还没等到皇帝的批复,另一个消息便到了。

    早上孔令辉便去了母亲的衔草堂,今天已经是第三日,府里各房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傍晚便出发,天黑了看不清楚,正好可以遮掩太傅的遗身,以免被人看出端倪,虽然天色渐凉,但太傅卧房里还是用了很多的冰,冷的厉害,哪怕孔令辉自诩身体健壮,也不过待了一会便觉得骨头缝都疼。

    老夫人年事已高,为了不被发觉,每日都在房中诵经礼佛呆到很晚,若是再不离开,只怕就要出个好歹了。

    母子两个人正说着话,老管家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还气喘嘘嘘的,“老夫人,四老爷,宫里来人了。”

    “什么?”孔令辉径直站立起来,有一瞬的慌张,他以为皇帝又微服私访来了。

    倒是老夫人虽然心里发慌,但面上还不显露出来,“别着急,慢慢说,宫里来了什么人。”

    老管家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好半天才把气捋顺了,这才说道:“回老夫人的话,是上次来的那位公子,身边还有一位公公,说是替陛下来传口谕的,请您尽快去前厅接旨。”

    老夫人对皇帝身边的年轻人很有印象,那是个很俊俏的少年,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狐狸一样,年少有为,看着倒是极好的,只是皇帝身边的人哪有简单的,虽然年纪小,却任谁也不敢小看,若不然,老夫人还真的有心想跟他攀一门亲,家里小辈中正好有适龄的姑娘,只可惜不知他的底细,而如今孔家又想远离这是非之地,所以这想法只是在脑子闪过一下便被否定了。

    “既然如此,就请管家再跑一趟,好好招待二位贵客,老身收拾收拾便来。”

    虽然只是皇帝的一道口谕,却也是金口玉言,不可不敬,哪怕传话的是一个太监,可传达的却是皇帝之意,老夫人既有诰命在身,便得装扮妥当再去面见接旨。

    老夫人说:“谭婆子,伺候我换洗梳妆。”

    “那儿子也先回去换官服,便先行一步了。”

    孔令辉也离开了,他在路上便叫人通知各房准备面圣,装扮好仪容仪表都去前面侯着,叫人看顾着点小辈,切莫出错。

    下人赶紧去通知,不敢有片刻耽搁。

    孔令辉火急火燎的回房,四夫人正焦急的在门口等着,一见到他回来便迎了过去,“当家的,可是出什么事了,该怎么办?”

    “夫人莫慌,不过是一道陛下口谕,我们接旨便是,快替我更衣。”

    夫妻二人边换衣服,边简要的交谈几句,“皇帝既然只叫人传达口谕,那未必是什么坏事,更何况只来了三五人罢了,想来若是大难临头,岂会这样消停,恐怕锦衣卫就把孔府的大门踏平了。”

    四夫人的心才算安定了些,她总怕公爹的事情被人捅出去,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抄家灭族的大罪。

    “夫人莫慌。”夫妻二人相携离开。

    此时孔府前院,李澈和郑都管已经喝了不少茶水,等的都有些着急,眼前乌压压的一片脑袋,是孔家的小辈们,他们早已经跪在外边,秋风凛冽,不少女眷都衣着单薄,他这个阉人看着都心疼,如今只差老夫人和孔大人还没到场。

    郑都管在宫中这么多年,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何况现在跪在冷风中的人也不是他,自然不会催促,他早看出来眼前这年轻人心气浮躁,已经不耐烦了,吹了一口茶沫子,这才问道:“李侍卫可是有心事,咱家见您总是心不在焉,魂游物外。”

    李澈当然有心事了,苏苏失踪那么久都没有消息,他早就想回家去看看,好找点线索,可眼下皇帝身边事情多,没有合适的机会开口,他私心里就不想跟皇帝提起苏苏,总觉得提了就会出事,每次话到嘴边都拐了个弯咽回去,所以他不想跟这老货说,跟他说了就等于跟皇帝说了,“郑都管好眼力,近来是有那么点烦心事,唉,不提也罢。”

    李澈没有昧着良心说没有事,他知道骗不过这老货的眼睛,索性就承认了,却又不肯提起事情由来,他料想这老货也不会多问,只不过是想借着他的口传递给皇帝,若是皇帝恰好问起,他也可顺水推舟,回家看看。

    为了这事儿,他嘴里都起了好几个燎泡,吃不好也睡不好,整日里抓心挠肝的闹挺。

    果然如他所料,郑都管没再追问,而是放下茶盏站起身来,“呦,孔大人到了。”

    李澈放眼望去,孔老夫人被人搀着走在前面,而孔大人正一溜小跑的往这赶。

    “郑都管,既然人都来了,我们也出去吧。”

    二人不疾不徐的站定在台阶之下,老夫人和孔令辉也正好就位,看着眼前的一大家子,出于严谨,郑都管还是问了一句,“孔大人,家里人可是都到齐了?”

    “回都管,都到齐了。”孔令辉答到。

    “咳咳,”郑都管清了清嗓子,李澈也往一旁退了半步,只听他尖细的嗓音说着,“既然都齐了,那便请老夫人,孔大人接旨吧。”

    “微臣礼部员外郎孔令辉,带领孔家上下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齐声叩拜。

    “圣上有旨,太傅之疾朕深感悲痛,但感念孔大人一片赤城之心,躬亲孝行,仁孝至极,朕虽不舍,却不能阻止为人子女的孝敬之心,是以虽深感痛惜朝堂社稷缺少卿之大略,朕仍忍痛恩准卿之所求,盼君早归,为国分忧,钦此。”

    郑都管说:“请孔大人接旨吧。”他手中的分明是一道明晃晃的圣旨,哪里是什么口谕,

    “臣领旨谢恩。”孔令辉接过圣旨,心里的彷徨已经被欢喜替代,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大费周章的叫人把圣旨送来了,刚要搀着母亲起来,却被人打断。

    “哎孔大人先别急着起来,陛下还有一道口谕,您不想听了么?”李澈语气颇为挪耶,不知怎的,他心里不舒服,就也看不惯别人喜形于色,不过是恩准辞官就高兴成这样,要是再听了这道口谕,岂不是要笑死。

    “这……”孔令辉动作一滞,母子俩相视一眼,而后看向郑都管。

    “却是如此,皇上确实还有一道口谕,请您接旨吧!”

    无法,孔令辉只得再次跪好。

    “圣上口谕,朕感念太傅昔日之教导,无以为报,亦感念太傅当年舍身救父皇之恩情,朕深感愧疚,自想弥补一二,遥闻太傅病中时常惦念七小姐,朕亦有缘得见,心中甚喜,遂感姻缘天赐,朕欲缔结秦晋之好,两姓之缘,欲纳七小姐为妃,常伴身侧,以慰太傅。”

    “啊……”,这道旨意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老夫人和孔令辉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而郑都管传达完口谕,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变得平易近人了,此时笑的满脸褶子,堆在脸上跟朵花一样,还有心调侃两句,“孔大人还不领旨谢恩,怕是高兴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