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卖笑人
繁体版

第15章 这才是格局(求收藏、求推荐~)

    清河山顶,白玉广场,众人屏住呼吸,四周寂静地仿佛掉落一根针也能听见。

    唧!

    一只黑色的鸟儿从茂密的林子里飞出来,它振翅滑翔,一只脚轻轻落在石碑上,梳理几下羽毛,忽地移动脑袋,看着目瞪口呆的人们。

    “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

    “这...这才是格局!”

    众皆骇然。

    石碑上的每一字、每一句映入眼底,都让人们升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

    下一刻,雷鸣般的掌声从人群中爆发开来,甚至连吴、辰二位大儒也都击掌叫好。

    周应环顾四周,待掌声稍弱之后,方才傲然地抬起头。

    “这就是格局!!!”

    ......

    论道大会不止有诗词,更有棋道、绘画、纵横之术的行家,但此刻最惹人注目的,当属白玉广场上的儒道学者。

    “快走,听说有人写出一首惊世骇俗的大诗!”

    “赶紧看看,连吴瀚章、辰季高两位大儒都对此赞赏有加。”

    广场本就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又来了一大众人,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周晓梦激动地跳跃起来,每遇一个人,都要兴奋地介绍:“你知道周应是谁吗?他是我三哥。”

    小胖则呆立原地,一脸不可思议。

    应哥遭遇雷劈之后竟会变得如此厉害!早知道这样,我也得被劈一次。

    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杨父看着台上傲然而立的周应,心中好不是滋味,身子微微倾斜,向儿子问:“周家老三什么时候有了如此才学!”

    “谁知道呢。”杨刚的语气很酸。

    同为凤辽城两大恶少,如今的自己泯灭在人群中观望,周应却在高台上享受着众人的喝彩。

    这让他颇有些妒忌和恨。

    甚至不得不怀疑,这首诗到底是不是出自周应之手。

    台上,吴瀚章伸出双手,掌心向下,示意大伙安静。

    “各位,老夫今日得见此诗,实慰平生。周贤侄之诗不仅写出硕果丰收的场景,更揭露了现实存在的民生问题。

    虚实结合、风格虽然质朴却又立意高远,实在是我等读书人学习之楷模啊!

    当年,怀宇兄所著《悯农》,震惊中州四境。虎父无犬子,贤侄的这一首悯农之诗与其父相比,也不遑多让!!!”

    听了这番话,众人鸡皮疙瘩掉了一地,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其中还有姑娘家的喝彩声。

    见人群中的女子们羞答答地看着自己,周应心中美滋滋的,看来封建社会的人要想找老婆,不能光靠钱,还得有点文化。

    等等...封建世界!

    他忽地一怔,踏前数步,脸色煞白地解释:“我要说明一下!我所写的这一首诗,实是想唤起各位对农民真挚的同情,提醒各位时刻关心底层百姓的安危。可不是...可不是批判朝廷啊。”

    说话时,冷汗直冒,生怕有人状告朝廷,将他打入文字狱。

    大家点头认可。

    文人关怀百姓、防患于未然本就是正常不过的,但人群中却突然冒出一句不合时宜的声音。

    “谁知你这话是真是假!”

    此言一出,大家四处张望,想看看是谁人说话。

    杨刚从人群中走出,戟指周应。“无凭无据,谁知道这首诗到底是不是你所写。”

    听到有人质疑爱徒,辰季高登时不悦。“杨公子慎言!这首诗是老夫亲自见周应所写,还能有假不成。”

    辰季高性格偏执,不受官场所容,但反倒迎合了文人们清高的脾气,在文坛中声望极高。

    他的话,自然无人不信。

    换做平时,以杨刚外强中干的性格,早就认怂。但此刻心中嫉妒和愤怒的情绪一拥而上,令他失去了理智。

    “辰老的话,学生自然相信。可...可是周应此人素来信口雌黄、低头折节。

    数月前,他行卑劣手段闯入我府,行径败露后就磕头求饶,根本是个软骨头。今日他又在众目睽睽之下作诗批判朝廷,到底意欲何为。”

    磕头求饶一事,吴瀚章有所耳闻,在他看来不过是少年人争风吃醋,无伤大雅。

    正待他准备圆场时,人群中又走出一人,正是当今北境商会会长:杨老爷。

    他轻捋衣衫,拱手说道:“诸位明鉴,犬子与周应素来不睦,二人争执倒也无碍大局。不过...”

    话锋一转。

    “今日论道、冬令论武,所为的是纪念人间驱逐魔族。千年前,魔族入侵之乱,便是由北境而始。咱们虽未曾亲眼见过,却应该也听过世代相传的故事。魔物残忍,杀人如麻。老夫斗胆一问:便是当年面对魔族,我北境子弟可曾怕过!”

    “北境人岂能低头。”

    “莫说是挨顿打,刀架脖子上,老子也不向仇人低头。”

    “吾血尚热!”

    当年,魔族从北境入侵人间,严寒之地成了第一战场。

    其时,战火不断,峰烟四起,东、南二境率先臣服;西境尚武,在见识到盖世魔功之后,亦有投诚之意。

    人间界,唯有北境奋死反抗,任尸骸成山也不肯低头...

    大战之后,魔族被逐回地下,【吾血尚热】就成了北境世代相传的箴言。

    它不仅是一个口号,更象征着北境人骨子里的坚韧以及顽固。

    杨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北境,自然知道当地人的脾气秉性。

    在北境,什么人都可以容得下,唯独容不下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果然...

    这番话激起众怒。

    在人们眼中,周应私自闯府不过是少年意气,不值一提。但他被捕后,磕头求饶可就不能容忍了。

    眼见计谋得逞,杨老爷再次发声:“诸位,他周应摧眉折腰又胆小如鼠,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够真心地怜悯百姓!如何能够写出此等格局的诗词!”

    振臂高呼,开始怂恿:“今日,若不将事情调查清楚,难以平息天下悠悠众口。这不单单是文坛之耻、更是我北境之耻、是朝廷之耻。”

    听到这里,周应倒吸一口凉气。

    杨家老儿不愧是商会会长,城府颇深,一句话便将自己说成了过街老鼠,受众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