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首辅
繁体版

第50章 四海货运的扩张

    经过半年的发展的,皮蛋的出货超过了其他全部货物。这天陆成正在家里看书,大舅苏海带人过来又来拉货,看到陆成,对陆成说道:“成娃,来,我有事情和你说。”陆成听到,马上把舅舅带到客厅,泡了一壶茶,和舅舅一块喝茶。

    舅舅坐在沙发上,笑道:“还是这沙发舒服,你姥姥现在就是喜欢坐这个。”

    舅舅专门货运这些货物,给家里也置办了一套,家里老爷子喜欢躺椅,老娘喜欢沙发,每天下午都惬意躺上面。陆成道:“姥爷他们身体好吧。”“都好”

    苏河说道:“今天找你主要是商量一点事情。”

    陆成道:“这舅舅有什么事情要我决定的。”

    “是货站的事情。”

    “货站怎么了。”

    “是这样的,现在我们主要来往省城和县城,每次都是走陆路,但这两年发展,我们货物运送越来越多,发现一来费力,二来费时,我们想买船,把货物走一部分水路。”

    “嗯,这个可以啊,水路肯定比陆路方便,而且节约费用。”

    “是的,买船这个是大事,船比较贵,我们这下要全部本投下去。”

    陆成道:“货站能有实力买船不。”

    “货站运行这么长时间,可以买一条船,我们打算买2条船,做来往用,而且可以兼顾外面的货运,准备在省城设立一个货站,所以要投入,这个事情就想来和你商量一下。”

    陆成道:“嗯,这个可以做,如果钱不够,到时找我这边借。现在我们的货物也卖到各个地方,省城是需要有个位置,你们到时去省城建立货站,准备安排那个去。”

    苏河道:“打算让你三舅去,你二舅负责路上的,我在家里做各种协调。”

    “嗯,这个事情就按大舅的想法办理,船到时看情况可以做多买,江南那地方富裕,到时我们肯定要做那边的生意。”“好的,那就这么定了,我去送货了。”

    大舅走后,陆成想到,现在天工坊做的家具大部分都是卖到外面了,再从县里发货确实不方便,陆成就有一天找到陆义民,和陆义民说道:“爹,我们最近天工坊怎么样。”

    “天工坊的货物都卖的不错,没有看到我们木枋又扩充人手了。”

    “爹,您看,现在货物主要是外地占大头,这样每次送货都不及时,我看我们在省城也开一家天工坊,舅舅他们的货站准备自己买船走水路,这样我们直接把货物运到省城,在省城天工坊直接出货,到时方便很多,而且那里消费能力强。”

    “我也想过,现在就是不知道让哪个去负责。”

    “这个,大哥不是可以去。”

    “你大哥现在不行,他现在要在县城照顾你嫂子。你嫂子又怀了,我打算现在就让他在家里。”

    “是吗,这个是好事啊。那让吴成去吧,我觉得吴成可以做好。”

    陆义民道:“你觉得吴成可以,那我明天去和他谈谈,听听他的想法。”“嗯,好的,我们还是要多找几个人培养,不然这以后扩张,都没有人手了。”“谁说不是了。这次我也打算给掌柜和吴成都说说,觉得可以的人多留心一下。”

    第二天陆义民来到天工坊,先去找了掌柜,说了想在省城开新店的想法,掌柜也是比较同意,店里货物出到哪里,毕竟掌柜非常清楚。陆义民说了想让吴成去当掌柜,掌柜也觉得吴成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和掌柜商量后,陆义民专门找到吴成,和吴成说了想到省城开店的想法,打算让他去当掌柜,这把吴成高兴坏了,没有想到直接让自己当掌柜,东家这么信任自己,自己还有什么说的,立马同意。

    由于货运也也要到省城发展,陆义民让吴成准备一下,到时和苏海一起走,大家同去省城,先熟悉一下,以后打交道的时间多。

    最近陆成家里的喜事也是一件跟着一件,先是大嫂传来消息,又怀上了,接着陆成的二姐也传来消息,也有了身孕。苏氏现在是天天给菩萨上香,要菩萨保佑二姐这胎是儿子。

    苏氏本来要去照顾陆成的姐姐,但家里实在走不开,而且家里还有陆成要照顾。陆义民直接在县城找了两个老婆子,直接照顾两人。

    陆婉这个时候也在大嫂身边,一直都在学做账本,现在直接让陆婉做天工坊的账本。

    这逐渐进入秋天,陆家的泡菜种类也越来越多,萝卜、白菜、豆角、柴笋等等。杨越又来了一次,准备再次去岭南。和岭南合作客商很多想要家具,为此杨越为这个都准备了半年,加上各种泡菜,皮蛋弄了不少货物。

    杨越直接包了一艘大船,从省城出发走水路,去岭南。

    村里这阵子皮蛋卖的非常不错,家家手上都有点闲钱了,现在是农忙的时候,村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人开始赌钱。里长看势头不对,马上召集各个族长,开始给村民训话,告诫大家不要赌博.。

    但还是不放心,直接让没有事情的村民都出去收鸭蛋,和各个族长商量过后,建立一个学堂,让村面每家出人去做工,然后说明每家有小孩要去读书的,村里的工众出钱。学堂没有夫子,直接和李夫子商量,让李夫子来负责,李夫子的孙子这次考试又没有考过,但好歹也是童生。

    李夫子听了这个事情,非常热心的应承下来。自己本来是教书,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虽然这里面很多人以后未必可以走上科举之路,但多识字总是没有坏处。李夫子不想孙子走自己的老路,让孙子去学堂教书,一边教书,一边备考。

    村里的村民也高兴,给自己小孩读书以前是不敢想,太贵了,现在只是做个工,就可以让小孩去上学,不用出钱,大家也是干劲十足。好多家里这几天都赶紧去买布匹,给准备上学的孩子做两身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