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恶人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会面严嵩

    杨轻收到话语便抱拳离开,走出北镇抚司后院的时候,还在考虑。

    小卓见少爷的神情不是很好,一路上也没吱声。

    忽见少爷停下了脚步,便问道:“少爷,是身体不舒服吗?”

    杨轻道:“对杨一清来说,私盐案就像是有枣没枣试探着,打一杆子,他的目标是背后的主使,想要的是银子,对牟帅来说科举舞弊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朝局。”

    小卓点头道:“嗯,他们都是人精。”

    “牛大哥!”

    杨轻已习惯了在北镇抚司大喊大叫,一群杀才混着的衙门,不大声一点,就没人听得到你讲话。

    牛三快步跑来,行礼道:“杨千户,有何安排?”

    杨轻整了整自己的衣襟,正色道:“告诉兄弟们有活干了。”

    “明白。”

    当天晌午,杨轻便带着一队人手走出了北镇抚司。

    内阁首辅刘健的家并不难找,牛三混迹京城多年,在他的带路下拐了几个弯。

    众人脚步不停,又过了广宁门大街,到了南仁门街一处宅院外停下脚步。

    杨轻吩咐道:“四周街道布置人手,兄弟们日夜轮守,十个人值一班。”

    “卑职领命。”

    牛三转身面向众兄弟开始安排事宜。

    而杨轻则带着小卓在刘阁老家的街对面坐了下来,盯着人家的大门。

    下午时分,杨轻看到了这位内阁首辅,他须发皆白,走路的步子并不快,身边跟着两个文吏。

    等刘健走入自己的大门,送他来的两个文吏也离开了。

    小卓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囊,打开布囊便是两张饼,“少爷,一定饿了吧。”

    杨轻接过她的饼,饼是小卓亲手烙的。

    “你平时都会带着干粮吗?”

    “嗯,从小就这样。”小卓吃着饼点头,又打开水囊递给少爷。

    杨轻三两口将饼吃完,找街边的店家要了两把椅子。

    店家见是锦衣卫,也不敢多问,便给了椅子,而后早早关了店铺。

    牛三布置很不错,刘健的家门口偶尔还有三两个穿着便服的锦衣卫路过。

    牟斌担心刘健会将刘瑾逼急了。

    于文官来说,太监是不堪一击的。

    文官有功名在身,就算是皇帝想要将其革职,还要考虑再三,尤其是要考虑会不会引起朝局变动。

    但对太监来说,他们的前程就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他们与文官斗,优劣太明显了。

    不多时有个年轻人快步走来,他穿着一身绿色的官袍,敲响了首辅家的门,走入院内。

    又是过了片刻,那人又走出院子,径直朝着街对面来。

    杨轻看着这张熟悉的面孔,作揖道:“敢问可是严编修?”

    严嵩有些诧异,再一想,就尴尬笑道:“想起来了,当面就是工部侍郎杨山海的公子?”

    “正是。”

    “当初你我在刑部见过,听闻杨公子身手了得,又能断案,得到陛下赏识如今任职锦衣卫,久仰了。”说着话,严嵩也是作揖回礼,又道:“只不过杨千户的行事作风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

    严嵩摇头拱手道:“过于彪悍,初任锦衣卫千户就这般得罪人,实在是不该的。”

    “严兄说的是,在下以后会收敛的。”

    “杨千户你在这里是……”

    杨轻笑道:“锦衣卫办差。”

    看了看街道四下的人,严嵩思量片刻,低声道:“是担心阁老?你们北镇抚司费心了。”

    杨轻站起身道:“例行公事。”

    严嵩气馁道:“朝局这般动荡,多是身不由己的事。”

    比杨轻年长七八岁,注意到对方观察的目光,还是觉得不舒服,严嵩皱眉道:“杨千户这般看着在下,为何?”

    “没什么,只是你与我心里想的模样,差距挺大的。”

    严嵩神色更是不解,道:“下官不过一介编修,杨千户觉得在下应该是什么样。”

    “没什么。”

    杨轻勉强地笑着。

    严嵩邀请道:“阁老请杨千户入屋内一叙。”

    “也好,确实该交待几句。”

    小卓连忙跟上少爷的脚步。

    阳光照在这处院内,一张桌子,三两把椅子,家具陈设很简单。

    刘健正吃着一碗面,筷子示意严嵩过来。

    “阁老?”

    “让杨千户坐下吧。”

    杨轻回道:“我站着就可以了。”

    刘健抿着嘴咀嚼着口中的面,良久才咽下,用袖子擦了擦嘴,低声道:“是牟斌安排的?”

    “是的,牟帅担心东厂的番子,会狗急了咬人。”

    刘健怒目道:“他们要来尽管来便是,明日老夫接着向陛下进谏,刘瑾之患已有端倪,此时不铲除他,将来必成大患。”

    说话的时候,他须发随风而动。

    老人家换上了打着补丁的便服,官帽放在屋内的桌上。

    他老人家吃力地站起身。

    严嵩见阁老要去拿茶壶,连忙三步并两步,从一旁的泥炉上拿下水壶,沏上一杯热茶。

    刘健只好重新坐下来,沉声道:“惟中,你去帮老夫将兵部的批文整理一番再拿来,端茶送水的事不用你来做。”

    “学生明白了。”

    等严嵩走入屋内,刘健扶着花白的胡须,低声道:“严嵩是个心思很重的年轻人,心里藏着事的人都这样。”

    “我与严编修一见如故。”

    刘健回头看了一眼,见严嵩还在屋内整理着一张张的批文,再回头双手放在桌上,那吃光了面的空碗还在面前,低声道:“严嵩不会和任何人一见如故的。”

    “这年轻人心思重,如今朝中形势不明,他也在摇摆不定,也罢……如今朝中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心思,若刘瑾掌权,他们在考虑是去是留,他想要上进,所以特意来照拂老夫。”

    “兵部的刘大夏,杨一清与王守仁并不欣赏他,倒是杨一清很看重你。”

    “牟帅已和我说过了。”

    刘健抚着花白的胡须,道:“虽嘴上从来没说过,可李东阳他们也看得出来牟斌已有了退却之意,他若走了,锦衣卫再落入刘瑾手中,往后该如何是好……”

    言罢,这老人家又拿着茶杯,也不喝,声声叹息着,“老夫该如何面对先帝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