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嘶鸣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困于长安(1)

    那日下山阿丞没来送行,玄戈以为她只是在赌气,没成想,自那日以后阿丞便闭门不出。起初老阁主以为她不过是闹一会儿小孩脾气,过几日就好了,谁知阿丞竟一连数月不出门。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阿丞从小爱玩爱闹,什么时候耐得住这般寂寞?老阁主慌了神,这才想到阿丞和哥哥从小一起长大从未分开过,这一下陡然分开,自然受不住。老阁主见她茶饭不思,怕她怕积郁成疾,只得松口道:只要肯吃饭,便准许她下山。谁知阿丞却不肯了,哭道:不去不去!哥哥已经走了这许久,一个人下山甚是无趣,不如老死在山上算了。老阁主一听更慌,忽然想到自己的徒孙中有个叫开舒的,是六弟子开阳早年下山时捡回来的弃婴。因是开阳的第一个弟子,甚是悉心栽培,开舒天生聪明伶俐,将开阳的一身本事尽学了去。他生性活泼,与少丞甚合得来,阿丞除了兄长,便是与开舒最亲近。老阁主便将开舒找来,让他开解阿丞,待她病好后便陪同她下山。阿丞得的本就是心病,一听爷爷果真愿意让她下山,病顿时就好了大半。又将歇了些时日,就痊愈了。

    出得崎蔚山,阿丞就像就关于笼中的小鸟被放了出来,心情大好,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师兄,天下如此之大,你说,哥哥会去哪里?”

    开舒问:“你可知道我们三垣阁的来历?”

    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阿丞虽然是阁主的嫡亲孙女,对读书习武却不感兴趣,藏书阁书虽多,她却极少看,倒是对机关玄学极有兴趣,经常去找开舒问这问那。

    开舒想了想,说:“三垣阁创教祖师爷是大汉飞将军之玄孙李飞,李家本是大汉边关守将,祖师爷的父亲在一次与匈奴之战中被俘,从此便生活在匈奴,一生未归,祖师爷便是出生在匈奴。祖师爷的父亲日夜思乡,却不能回来,于是临终前嘱咐祖师爷,将来要回归大汉,在大汉安身立命。祖师爷历经艰险才得以回来。是以立下教规:三垣阁虽远处江湖,历代掌门及弟子却须以国家为重。”

    “所以,三垣阁历代掌门在继任阁主之前,必须下山历练,若是遇到国家危难之时,便不能袖手旁观。”

    “你看我们这一路行来,百姓哀号遍野,可知天道不昌、正逢乱世,玄师弟想必是在最乱之处。”

    阿丞未听说过这些事,不禁啧啧称奇道:“我怎么从未听爷爷说起这些,师兄你是怎么知道的?”

    开舒把脸凑过来,一脸神秘地说:“天枢阁里有一本书......”,话说到一半故意停住了。

    阿丞急道:“什么书?藏书阁里还有这么好玩的书?你快说书上写了什么......”。

    不一会儿,就听她“啊”的一声喊出来,“不对不对,天枢阁只有阁主才能进去,你是怎么进去的?”

    开舒哈哈哈笑了起来,“你忘了我师父是干什么的啦?”

    阿丞竟忘了六师叔专门研究玄学机关的,此时恍然大悟,追着开舒要打,“好啊,师兄你可犯了门规啦,快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不然我告诉爷爷去。”

    开始边跑边求饶道:“我说我说,你可不能告诉阁主,不然师父会打断我的腿。”

    “快说!”

    “祖师爷到了中原后突然对星相玄学产生兴趣,便开创了三垣阁。祖师爷又根据二十八星宿变化创出天极剑法,其中最厉害的一招叫‘鬼使神差’,你知道为什么么?因为崎蔚山正对应着鬼宿。”

    阿丞听后喃喃自语道:“祖师爷这么厉害,原来我祖上竟是朝廷重臣。”

    其实阿丞的祖上并不是朝廷重臣,开舒还看到一段话,上说祖师爷并无子嗣,他从匈奴带来了一位侍从,侍从跟着祖师爷定居在中原,后来祖师爷为他取了一个汉名,叫李胥。祖师爷死后将阁主之位交给李胥,这位李胥应该才是阿丞的先祖。这些话他没有说,阿丞年纪还小,不知道也罢,让她觉得自己的先祖乃是朝廷赫赫有名的人物岂不是更好?而书中还记有另一件事,这件事更为隐秘,开舒更不敢说——“曾收一子”,在书的某页最后一行,用很小的字写了这么几个字。仅此四字,再没有其它解释。

    开舒沉默了一会儿,整理好思绪,问她想去哪里,阿丞说:“当然是去找哥哥。”

    “你知道上哪里去找么?”

    阿丞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去长安。”

    也好,长安乃帝都,要说乱,哪里能乱得过长安呢?开舒想道。

    “我们就这样来到了长安,果然在这里遇到了你。”开舒对玄戈说。

    玄戈笑笑,道:“阿丞虽性格刁钻,倒也机灵得很。”

    “你们又是如何遇到胥兄的呢?”玄戈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