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王朝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在下不才,一人可抵十万兵

    卧龙岗经历过那场风波后,内部看起来更加团结了。

    季全安与朱延军做成了买卖,带着军用物资回到山寨,听完了那场冲突事件后,季全安向山贼老大告罪,因为季全安是哈沙基他们直属上司。

    郭藏真知道季全安一直劳心劳力,山寨中的小摩擦他并没有时间去察觉与处理,所以没有责怪他。

    但是事情发生了,想要杜绝就得找原因,有季全安在,郭藏真就不费这个脑子了。

    季全安思索了一会说道:“钱权色名利,世上的人渴求的身外之物不过这五样,权是地位的象征,权利可以把人的地位分个三六九等,分个高低贵贱。而打压实力不如自己的人,能够给人高人一等的错觉。简单点来说,就是过着没有目的的生活,闲着没事干,吃太饱撑着的,才会让这群人琢磨怎么压对方一头。”

    这算是郭藏真学习到管理之道的第一课,人太闲不是好事。

    其实季全安并没有说全,因为在他的立场说不出口。如果只是当初那个小小的卧龙岗,一百多号人只需要对郭藏真马首是瞻,便可吃喝不愁。大家伙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有啥事也都可以直言不讳,所以其乐融融。

    可现在人手多了,地下的小喽喽们就会发现,头上不止一个山贼老大,他们离郭藏真中间还有好几个小头目呢,选了边站就会打压异己,不选头上没人罩着爬不上去。这就是人一多了,就会有人想做人上人,对人性的把握需要用制度来制约。

    而卧龙岗就是没有一套完整的约束制度,和能让人看得见的晋升机制,建立这一套规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现在的卧龙岗付不起这个代价,除非快刀斩乱麻砍掉所有小头领,郭藏真牢牢把权利握在手里,或者转移视线,把内部矛盾嫁接成外部的冲突,以此来凝聚人心。

    “老大,我在外面还打听到一件事,南方闹饥荒引起了兵变,反军已经占领了十几个省,现在在徐华省外围与朝廷军对峙着。”

    季全安觉得眼下更为重要的是山外的大局变化,继续说道:“乱世已至,对我们而言,却是一个好机会,我们现在可以安心壮大自身,等待自身实力雄壮起来,可以选择加入到反抗军,或者自立门阀,我觉得老大你会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郭藏真想起了赵疯子,当初他说逃荒过来遇到人吃人的场景,郭藏真还不大相信呢,现在南方人都选择造反这一条大逆不道的路,估计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我出去看看战况,山寨的人你替我看着点,别让他们乱跑。”郭藏真交代完就牵着他的白马出去了,此马名为白龙。

    季全安归山了,他又乐得当甩手掌柜。季全安劝阻不能,只能眼睁睁看着山贼老大一骑黄尘而去。山贼老大真的是心大,哪有一个山匪头子敢这么放权给手下,卧龙岗的人分了好大几派系,可就是没有属于老大亲兵的一派。换句话说,山贼老大只负责管头领,然后让头领管下面的人。丝毫不怕下面的头领会造他的反,真不知道是心大还是艺高人胆大。

    红巾军兵打徐华省,先遣飞天神将罗刚领一万兵马做领头部队,后面十五万军队运输着攻城利器。

    罗刚部队还没进入徐华省,就已有探马来禀报李奂林,李奂林早已等候多日,大令一挥,五万兵马倾巢出动。

    以往红巾军攻省,兵力相对较少的朝廷军都是龟缩在省城之内,借助城墙的高坚来抵抗敌人。但李奂林反其道而行之,兵力不足却敢主动出击,人手是比不过你后面的大部队,就以多欺少来杀一杀你的先头部队。

    罗刚率军行至一山丘,忽然从两侧杀出骑兵,中间弓箭手轮番射箭。红巾军大惊,一时间被杀个马仰人翻。

    罗刚见势不妙,一把抄过军旗,一手挥舞着关刀直指前方,大喊道:“兄弟们,跟我冲,从前面冲出去。”

    罗刚一行人冲上山坡,眼看就要把这群弓箭手给砍翻,这时军令号角一吹,弓箭手从两侧让开道来,滚滚山石劈天盖地砸下来。红巾军此时骑兵在前,并没有任何盾牌阻挡,巨石硬是滚出一条血路和肉泥,李奂林剩余人马在群石后面杀出,即使罗刚再勇猛也于事无补。

    不一会副将严于海向总帐中悠然坐着的李奂林汇报:“红巾军的先遣军已经诛杀得差不多了,只可惜罗刚实在骁勇,重重包围之下还能带着几十骑人逃跑了。”

    “无妨,区区一介莽夫,让他逃了也无伤大雅,吃下这一万兵马,以红巾军的底蕴,现在想必没有多少骑兵了,而且这先头战打赢了还能增加我方士气,让士兵们觉得即使反军人数众多,实际战力也不足为惧。有信心是好事,但你还是要记得监督他们一下,别犯骄傲自满的错。”李奂林点醒副将。

    “是,属下谨记。”

    “什么,遭受朝廷军埋伏,先头部队全没了?”天父陈广拍案而起,罗刚浑身血污跪在地上请罪。

    何计在一旁听闻这事也是一阵心疼,那可是起义军几乎所有的骑兵啊。以往攻城,罗刚就喜欢带着骑兵在那些守城的朝廷军面前耀武扬威,仗着自己能打能跑,还起了个飞天神将的名头。何计不是没有劝阻止过,告诫这样做并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可是罗刚是陈广的义子,对何计的告诫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事已至此,只能着眼当下。不过何计敏锐得捕捉到问题所在,与陈广献计道:“听罗将军的描述,这一次围杀他的军队足有四五万人马,岂不是徐华省的全部步兵都出动了?我们只要咬住这些兵马,徐华省就是唾手可得了。”

    对啊,陈广眼前一亮,这就是为什么之前那些省的军队都是守着城墙作战,这一次徐华省的将领这么冒进,不就是白给的吗,用一万骑兵换一个鱼米之乡也是很赚的。

    现在也没空指责罗刚了,陈广当即命令三大将军合力出击,必须死死地咬住这几万人马,不可以让他们逃回到徐华省城内。

    铁锤将军王大开,飞天神将罗刚和东正将军张克安上一次联手还是在上一次的几省之围,三大将军携手出击必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传言也是风行一时。

    可是这一次却吃瘪了,李奂林的部队非但没有着急班师回朝,反而在丰田县就地部署阵地,丰田县是徐华省最外围的县城,看来李奂林不打算让红巾军踏进徐华省一步。

    三大将笑了,如果朝廷的军兵据守省城城墙作战,他们可能还会觉得头疼,区区一个县弹丸之地,怎么能拦住他们的步伐。

    不用等陈广和何计他们赶过来合流,三大将就开始发兵攻县。冲击了好几轮却还没拔除掉李奂林部署在外围的战车和士兵,三大将才发现有所不妙。

    其实当初何计去说服清风山的时候,李奂林就开始部署在徐华省外围县城的军事阵地了,都是蓄谋已久的了,并不是临时匆匆忙忙才部署的防守战线。只不过高手过招,各谋其策,而何计的谋划要到攻打徐华省省城才会展现效果,他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能遇到了困难。

    等到陈广和何计率众赶到,看到当下战况,也是吃了一惊。何计瞅着朝廷军队摆出来的阵法,像是圆车阵,又像是龟甲缚。何计暗暗叫苦,打仗并非他所擅长,军事上充其量也不过是读过几本兵书而已,让他出谋划策还行,要是练兵布阵这种实打实的功底,可太为难人了。

    朝廷军中走出一个身材修长,虽穿戴着厚重的盔甲,却颇有儒雅之风,高声阔喊道:“在下徐华省参军李奂林,在此等候红巾军各位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