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王朝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民难

    红巾军即将攻打徐华省的传言很快就众所周知,饥民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流言蜚语也惹得满城风雨,一时间徐华省内人人自危。

    形势日益焦灼,每多待在徐华省一天,就多一分不安全的危机感,刘文华催促起了父亲说道:“爹,红巾军就快打来了,南方十几个省都守不住,咱们徐华省也肯定守不住的,我们赶紧逃吧,现在往北方迁家还来得及。”

    刘大财人看着世世代代的祖宅很是不舍,踌躇道:“可这宅子和那些田地怎么办。”

    “爹啊,你别犯糊涂了,这些可是都搬不走的,我们留在这也守不住啊,我们只要带上地契,如果到时官府赢了,我们就可以凭借地契拿回我们的地,我们的家也自然无恙。”刘文华苦口婆心地劝导。

    “一旦迁家,舟车劳顿的,哪是这么容易的事。要不我们先看看严家人的动向吧,如果他们都撤了就说明徐华是真的不安全了,还在的话我们就不用太担心。”刘大财人还抱有最后一丝幻想。

    刘文华只能听从父亲的吩咐,老总管差使小厮跑去探明情况,不一会回报,严府的人早已人去楼空了。

    这下轮到刘大财人坐不住了,同意了刘文华去安排北迁事宜。

    “爹,今年地里丰收的粮食怎么打算,运是运不了的,现在大家都在换金银珠宝等方便携带的珍贵物品,粮食想卖都卖不出去。”

    “一把火烧掉了也太可惜了,都送与省城备守的军队吧,多一分助力,希望能够打退反贼,保得我祖宅和田地不失。”

    “还有那些替我们耕作的农工,我们走后,他们没工没田的,怕是要闹事,管家你跟他们说,粮食都捐给了官府,想要吃的,就当兵去打仗,打退了反贼,我们日后还可以招他们作工。”

    徐华省官府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捐赠的物资,报名参军的人也增加了许多,巡抚严复光还觉得是因为自己治下有方,众望所归,民心所得才有这样的场面。

    徐华省内有头有脸的人,谁不是消息灵通,自上而下,消息传遍了也不过两三日的时间,除了此时闭门关山的卧龙岗,正在消化过度扩张带来的恶果。

    郭藏真骑着他的白龙在山间溜达一会儿,还射了几头野味,正美滋滋地回到山寨准备开小灶时,发现卧龙岗的人分为两伙人,唇枪舌战地对骂着。

    山贼老大皱着眉头,季全安和朱延军这时候出山去买军用盔甲和武器了,季全安负责商谈,朱延军则去掌眼。郭藏真就让山贼们乖乖待着山头上,以免惹事处理起来手忙脚乱的。

    没想到这一关门就出事了,卧龙岗最主要由两种来源完全不同的人组成,一方是原本就是山匪贼寇,习惯了为非作歹,代表势力有六爷和狼首山幸存下来的人等,一方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的弱势群体,以吴建德为代表头领。

    卧龙岗建立起一套新的奖励规则,抢夺到的财物和收到各个地主的孝敬钱,拿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实行论功行赏,每次出力的大小,功劳越多的人,赏得的银钱越多;一部分分给那些没有能力战斗,却为山寨的日常运行做出贡献的人,按照每个月的表现领取工钱;还有一部分存储起来作为山寨的备用金。

    山寨中的势力一强一弱,强者持强,弱肉强食。原山贼一派觉得自己劳苦功高,辛辛苦苦抢夺来的物资,那些老弱病残分得一口吃的都算他们很仁义的了,居然还能分钱?于是没少敲打压榨吴建德一派的人。

    吴建德底下的人本来就是受到了压迫活不下去才来投靠卧龙岗,现在发现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受欺负罢了,顿时不干了。这些人当中多有偷鸡摸狗之徒,趁着原山贼一派不注意,就把他们私藏的钱财洗劫一空。

    这一下子闹翻天了,六爷带着原山贼一派的人跟吴建德讨要说法,原山贼一派大部分人都是归季全安管,不过眼下季全安不在山上,只能勉强认六爷也是属于他们这一派的人。六爷是什么性格,给顶高帽就敢乐呵乐呵地带上,于是一头扎进这摊浑水。

    吴建德一派耍无辜,说是我们偷的,你们有证据吗,你们就是急了,跟疯狗一样逮住谁就咬谁。

    两派的人就在山寨大门互相对骂,就差点大打出手。王佰山看到卧龙岗内部闹矛盾,恨屋及乌,乐得停下练功看热闹,杨子健等人新来的也不好插手,朱芳雪陪着母亲躲在楼上关紧房门,心想哥哥不在山寨,下面的人一旦打起来自己跟母亲会不会祸及池鱼。

    郭藏真赶回来看到这一幕,立马出声喝断,论声大,还没谁比得过山贼老大的。

    人多嘈杂,郭藏真让两边人马都派一个代表随他进厅协商。吴建德原本也只是抽着大烟,看着手下与对面互骂,等到了被挨骂的时候,倒也不含糊地跟进去,而六爷一看到山贼老大露面立马就焉了下去,季全安的手下只能另让一个小头目哈沙基作为代表。

    郭藏真了解完事情原委后,也是一脸头大,问吴建德道:“你手底下的人到底偷没偷钱。”

    郭藏真即使不吸烟也叼着烟杆,装着糊涂道:“我年纪大了,手底下的人干了什么我实在没精力晓得,不过他们说自己没偷,我选择相信他们。”

    “那你有具体到怀疑是哪一个人偷的吗?”郭藏真转头问向哈沙基。

    “他们当中有一个叫小宝的小贼,平时就油头滑脑,听说也是个惯偷了,这次偷窃一定有他的份。”哈沙基咬牙切齿。

    “哎哟,你这就是偏见了,你那边的人,看我这边任何一个人都是不爽的,何必就拿一个小孩出气。”吴建德插科打诨道。

    “行了,让这个小宝进来,问一问不就明白了?”山贼老大打断吴建德,暗想,这个小孩不会姓韦吧。

    不一会,一个衣衫褴褛却有一双狡黠眼睛的小孩被带进厅。

    郭藏真问道小宝:“小宝,你诚实地对我说,你有没有参与这次偷窃,或者是你认识的人有没有偷。”

    小宝年纪小小就能在乞丐堆里活下来,自然有他的本事,出口便能鬼话连篇,再配上小孩真诚的模样极有杀伤力,无往而不利。

    小宝正想弄虚作假,一抬头看见山贼老大那深邃的眼睛,却被吓得不由得说道:“我……我偷了。”

    听到小宝的坦诚,吴建德眉毛微跳,郭藏真伸手摸着小宝的头,头顶的温暖止住了小宝颤抖的身体。

    郭藏真看向吴建德,说道:“自从你的人上山以来,山寨就未曾缺过你们一口吃的,有吃有住,有穿有喝的,也没有让你们干什么很劳重的工作。我自认为没有亏待过你们一分,这就是你们报答我的表现?”

    吴建德老脸一红,微微低下了头,卧龙岗的山主的确没有亏待他们,虽说他们这些人出身不太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也知道,无情无义的人也会遭到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虽然对哈沙基一派的人有所不满,但这样子做也确实亏欠了山主的仁义。

    小宝却跳出来将指责扛了下来:“不关吴爷爷的事,是我们自己去偷的,吴爷爷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郭藏真看着大字不识一个却学会了偷窃之道的小宝,问道:“小宝啊,你觉得偷盗这个行为好还是不好?”

    偷有啥不好的,去求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只会挨一顿揍,学会偷盗就能养活自己,养活好多人。但小宝知道,大人都会认为小孩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这次没有看向山主老大的眼睛说道:“偷东西是不好的,小宝知道了,下次不会的了。”

    郭藏真摇摇头说道:“偷,其实也分好和不好的,不好的偷,只是为了自己一人的私欲去偷,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觉得这样就能让自己富有起来,这是很可悲的一种人,也是没有好下场的一种人;好的偷,是为天下而偷,是为黎明百姓而偷,是劫富济贫的侠盗,他们轻功高强,来无影去无踪,虽盗得的钱财数不胜数,却不占分毫,受到千万人的爱戴和敬仰。小宝,你想要做哪一种人?”

    大侠,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梦想中的存在,是未来人生的榜样,小宝也不例外:“小宝要做侠盗,要为千万人才去伸张正义。”

    “小宝居然还懂得伸张正义,很好,但是这一次你是为了什么而偷的呢?”郭藏真话锋一转,回到现实。

    “我……我也不是想要那些钱,可是他们太欺负人了,叔叔阿姨们挣钱不容易,他们一来就威胁要钱,叔叔们不给就挨打,小宝气不过,就和大家去把他们的钱偷了。”小宝眼圈红红地说出实情,吴建德也叹了一口气。

    “嗯,我知道了,小宝去把偷的那些钱拿出来,你想要做侠盗,这就是你要做的第一步。”郭藏真处理完小宝的事,面带严肃地看向哈沙基。

    听到小宝哭诉,哈沙基顿时感觉不妙,但是听到山贼老大还是帮他们追回钱财,心想老大还是帮自己人的,而细看老大的脸色又瞬间感觉不好了,难道是因为自己敲竹竿没给老大一份好处了么。

    “哈沙基,我们卧龙岗的山训是什么。”郭藏真劈头盖脸地问。

    “忠……忠诚,勇敢,仁义,勤劳,一切都听老大的,老大最棒。”山寨上的山贼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是口号倒是记得很牢固,因为山贼老大抽查到不会念的都得去开荒几天。

    “进了山寨的,都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不求你们能够和和和睦睦团团圆圆,但是胆敢欺压自己兄弟姐妹的人,你说这种人有没有情义,连自家的兄弟姐妹都不放过,你说这种人是不是人。”山贼老大暴怒,指着哈沙基的鼻子骂道。

    哈沙基大气不敢喘一下,羞愧难当,被老大骂就是难受。

    等郭藏真骂完,小宝也带着大把大把的钱回来了。

    山贼老大吩咐哈沙基:“拿着这些钱,向你们曾经敲诈过的兄弟姐妹们还回去,还有老老实实道歉,从此以后还是一家人,其他的处罚等季全安回来后由他安排,别以为会是很简单的惩罚。”

    遣散完众人,郭藏真坐躺在椅子上,按揉着太阳穴,管理着区区几千人就有这么多的问题,要是几万几十万,乃至以后整一片天下的人,岂不是更加难为。

    出了门后,吴建德拉着小宝到一旁,笑道:“小宝你不是很会说谎话的吗,怎么这一次这么老实。”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山主老大看着我,我就不敢。”小宝感觉做错事连累到了吴爷爷。

    “其实这样也好,去洗个澡换上好衣服,没听到山主说了有穿的吗,还穿着这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出来。”吴建德打发完小宝,心想,不知道卧龙岗山主这一手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属于那种这年头极其少见的人。